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09-13苗祥玲
苗祥玲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6100
胃肠疾病,是由肠粘膜和胃黏膜发炎所导致的,人体与自然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脾胃受凉,经脉气血不能分布,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受遏,因此导致胃肠疾病[1];夏天多雨潮湿,脾胃易困,会导致脾失健运,从而也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而患了该病,会出现多种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还可能伴随发热、失水等严重症状[2]。常规护理模式简单单一,护理质量一般,护理过程中易出现风险事件,比如跌倒、坠床、用药错误、护理投诉等风险事件;这就要求在护理管理上要有所强化,如介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因此本研究中以胃肠疾病的患者作为对象,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胃肠外科患者17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8例)和观察组(n=88例)。对照组88例,男61例,女27例,观察组88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6±4.76)岁,病史(1-3)年,平均(2.23±1.35)年;观察组88例,男60例,女28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5.34±3.78)岁,病史(1-4)年,平均(2.45±1.24)年。
1.2方法 在护理方法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3];观察组患者按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要求护理人员学习胃肠外科的风险护理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2)评估患者护理层面的风险。比如在药物管理方面,采取定时定量给患者用药,避免患者出现错服多服的情况。(3)对患者进行病情宣教。为患者讲解胃肠疾病的引发因素等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4)心理护理。观察留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便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心态。
1.3观察指标 (1)护理效率 对比两组患者干涉护理后的护理效率,以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表;(1)反映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显著、有效以及无效人数占比,总有效率数值越大,则护理效果越好。
(2)风险事件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干涉护理后的跌倒、坠床、用药错误、护理投诉风险事件发生率,跌倒率、坠床率、用药错误率、护理投诉率越低,则护理效果越好。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处理计算后发现护理有效率显著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1.36%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护理有效率对比表 [n(%)]
2.2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3.40%与对照组10.22%,两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观察对比[n (%)]
3 讨 论
胃肠疾病,是因为胃黏膜的防护因子及攻击因子失衡,从而导致胃肠道黏膜内的防护因子弱于攻击因子而产生的疾病[4]。常规单一的护理模式虽然有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护理效果不明显。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跌倒率、坠床率、用药错误率、护理投诉率,效果理想,同时,护理有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介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中,介入风险管理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经的护理有效率经数据处理后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1.36%,差异明显;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6.82%,两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说明介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可以提高护理效率,有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