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疗效
2021-04-03徐国玉
徐国玉
大庆市第四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ITP属于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并且该疾病好发于儿童群体,发病前患儿一般会患有病毒感染史,致使ITP患儿血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上升,进而导致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块收缩不良、自发性出血等临床症状[1]。并且该种疾病还有复发性高、出血时间长等特点,并且基于患儿依从性低的特点,也对临床治疗ITP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为了提升临床治疗ITP的效果,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就需要对ITP患儿辅以临床护理干预,以促进与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2]。而本次研究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应用在ITP患儿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ITP患儿的治疗与护理提供临床参考。现将开展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均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其中男患儿34例,女患儿26例,年龄2个月-12岁,平均(5.17±2.93)岁。研究分组按照患儿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需对其展开相应的临床治疗与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增加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并安抚其不良情绪,提升二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从而增加患儿的配合度。同时开展健康宣教,使二者正确认知ITP,并配合护理人员对患儿开展临床护理与治疗工作。并指导患儿进行合理用药、饮食,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给与其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需以亲切活泼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通过发放玩具安抚患儿不良情绪,增加患儿对护理人员的好感度,促进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2)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医嘱,及时地调整静脉滴注速度,并合理的为患儿添减药物剂量;(3)患儿若存在消化道出血症状,则要禁止患儿进食;患儿出现颅内学出,则需要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并开展紧急治疗[3];(4)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儿皮肤状况,确保患儿皮肤的清洁度,每天为患儿更换被褥并叮嘱患儿尽量穿着纯棉质类食物,以减少皮肤与布料之间的摩擦。若患儿皮肤出现出血症状,要及时使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其破溃部位进行擦拭消毒。
1.3指标观察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后患儿紫癜症状全部消失,经便潜血显阴性为显效;症状得到改善、经便潜血呈阴性为有效;症状无好转为无效;(2)比较两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3)比较两组住院相关指标。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21/30),观察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后X2=7.680,P=0.00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消失时间平均为(3.25±0.52)d,对照组患儿症状缓解消失是时间平均为(5.85±1.07)d,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11.970,P=0.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相关住院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5.21±0.22)d与(7.49±0.78)d,组间对比t=15.409,P=0.000;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259.67±310.88)元与(4167±397.13)元,组间对比t=9.854,P=0.000;两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ITP极易发生于儿童群体,属于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之一,该疾病存在复发率高、发病率高等特征[4]。并且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切,有学者认为其发病诱因与疫苗接种、感染、食物过敏等因素相关[5]。并且现阶段仍未有特效药物治疗ITP,而具部分研究表示[6],对过ITP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并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7-10]。因此,本院将综合护理应用到ITP患儿的临床干预中。并且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住院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干预在ITP患儿治疗阶段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ITP患儿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与提升患儿的预后质量,同时还有还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