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试析
2021-04-03刘志超
刘志超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对电力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我国大众日常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电力系统的电气技术水平,是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的关键。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在电气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技术,对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管理智能化具有显著作用。
1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能够自动对电力系统的电力输送等活动进行调控,从而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转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收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数据参数等,并且利用分析技术进行深入探究,能够自动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在出现电路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采取措施,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此外,由于电力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因此当遇到故障等问题时,对电力系统的维修工作十分烦琐且困难,并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采取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整体的数据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出现故障的部分电路,从而显著提高维修的效率,节约了电力企业的资源与成本。为了更好地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优势,电气企业还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发电厂及周边的变电站等产生的数据信息自动化采集,并进行统一的分析和管理,保证电力资源的输出、变电还有配电等的统一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同时也为带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帮助。目前,我国在电力系统中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大的进度与提升空间,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提升与结构优化,以促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科学合理应用。
2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1 进行自动化信息采集工作
目前,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的技术提升十分重要。而由于目前电力系统庞大繁杂,数据采集工作对电力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将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与电气工程电气化技术相结合,通过调整参数,能够灵活地进行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工作,能够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还能够对维修维护过程的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显著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维修效率。此外,通过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分析等技术,还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管理与分析,这能够大幅度提升数据的利用效率。计算机技术也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通过自动化配电、自动化调度等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也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借助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对发电站及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控,将数据进行智能化传输,从而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转效率。
2.2 进行故障检修等工作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维修与检测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并且电力系统是一个由许多设备、模块等构成的整体系统,一旦出现某个设备故障,将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能。传统的电力系统维护方式往往是采用人工维修的方式,不仅检修速度慢、检修过程烦琐,甚至可能会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在检修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切断电源进行操作,这就会造成停止供电等问题,对区域的工业及消费行业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还会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通过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的故障快速、精确地定位,不仅能够代替大部分人工工作,提高检修效率,还能够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不仅如此,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对故障信息进行收集,为后续的维修工作等提供数据分析的信息基础。通过引进自动化技术,能够模拟故障情况,从而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数据比对等,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检修过程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系统对出现问题的故障部位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将区域的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从而提高故障排查效率。并且通过自动化技术能够将故障信息等迅速传递到维修人员手中,方便维修人员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案,不仅节省了不必要的维护成本,同时也节省了维修所用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加快供电速度,减少由于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
2.3 进行电网协作生产
电网是指构成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电线、电路以及变电等,我国电网分布区域广、电网构成相对复杂,电网设备也受到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电网升级速度相对缓慢,电网的协调问题也存在已久。要想最大程度上合理利用我国的电力资源,就需要进行科学的电网调度工作。电网调度工作的正确开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稳定。如果利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开展电网调度升级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会对维修人员造成一定的人身危害。在电力系统中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建立起电网调度智能化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电网调度效率,并且科学地根据各个区域的用电需求对电力资源进行调配,避免出现供电不足及供电过剩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此外,除了能够建立电网调配系统外,还能够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建立设备自动化调配平台,对电力系统中需要进行合理调度的设备资源等进行整合,根据变电站或发电厂的实际需求进行自动化的合理调整,以此提高整个电力供电、用电系统的高效性。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够取代传统的借助人力进行的电网调度工作,还能够保障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运行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借助自动化技术替代人工操作,还能够保障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工作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2.4 进行电力系统的结构提升工作
智能化、自动化是当今社会各个行业共同追求的建设目标,如何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也是电力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而对包括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等现代技术进行充分运用,能够对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逐渐促进电气行业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优化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系统结构,带动电力系统良好发展。此外,借助自动化技术还能够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优化电力系统的内部管理结构,提升整体的企业运转效率。而在以往的传统电力系统管理中,生产部门、检修部门、管理部门等各个部分之间具有不连续性,这就可能导致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通过自动化技术建设智能化数据管理平台,能够使电力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实现快速的数据共享和情况互通,显著提升企业的统一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此外,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包含多种技术,能够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多种方面相融合,全面发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有效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电气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保障我国民生生活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我国供电稳定,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巨大影响。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稳定、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