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多元思维下的中职机械教学创新与发展
2021-04-03刘艳
刘艳
(江苏省邳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邳州 221300)
针对中职院校而言,向社会输送高水平、高素质且可同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技术型人才为重要教育目标。对于中职院校专业体系而言,机械专业作为重要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机械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较为特殊,对人才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水平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教学策略的创新,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为基础,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即围绕基于多元思维下的中职机械教学创新与发展展开探讨。
1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中职机械教学活动中,为推动中职机械教学发展、创新,提高中职机械教学效率,则需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为启发性原则。启发式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即指教师借助启发及引导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的调动,促使学生借助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勤于思考等方式实现专业知识的掌握,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为实践性原则。机械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存在一定特殊性。针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而言,除应掌握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外,能否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拥有良好的机器实践技能也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理论、实践二者的有机融合,最后为主动学习原则,分析机械专业理论知识发现,知识较为呆板、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多样性教学方式的应用,以实现学生注意力的吸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状态转变。最后,为循序渐进原则,分析中等生发现普遍存在以下特点,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知识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尚待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难度的循序渐进,通过难度的逐步提升,综合提高人才能力。
2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现状
2.1 教学思维陈旧
分析现阶段中职机械专业课堂教学情况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照本宣科,健全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学生在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身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难以得到调动,课堂教学效率自然难以得到提升。此种被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间及师生间难以形成高效的课堂互动,使得教、学二者相脱节,由此可见,陈旧的教学模式难以同学生自身实际学习需求相满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教学策略的转变,将理论知识教学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二者结合,推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2.2 实践与理论脱节
分析现阶段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发现,所设置课程体系同社会改变速度、科技发展速度难以匹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实践应用、理论知识相脱节。经数据分析,大部分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选用“2+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即指学生利用两年在校时间学习技术专业课程、理论专业课程,在第三年时进入岗位展开实习。此种教学模式,已在教学活动中沿用多年,此种教学模式所隐藏的问题已日渐暴露,此种知识掌握、实践应用二者互相独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过程形成阻碍,学生难以将所掌握知识应用至实践,致使学生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 基于多元思维下的中职机械教学创新策略
3.1 创新课程设置
中职机械教学活动中,创新课程设置的核心即为可对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知识接收能力、学习能力相符,以社会需求为参考完成多元分层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中职学生生源特点发现,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学生在认知方面及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在学校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基础上,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同国内同类院校共同展开现代化、科学化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需重视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融合,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实践技能,借助CAD机械制图、机床操作应用、计算机应用等内容的融合,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3.2 引入电教多媒体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电教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职机械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分析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活动而言,所涉及的内容多为抽象复杂的概念类知识,如凸轮机构的应用、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等,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凭借语言描述,则学生难以对此部分抽象知识形成透彻理解,加上部分教学内容需实践操作,出于多种因素限制,教师无法一一展开实践操作,而借助电教多媒体的应用则可将实践内容,借助网络搜集及视频播放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及抽象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除此之外,电教多媒体的应用还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等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全方位展示,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此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电教多媒体的应用仅可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不可过度依赖电教多媒体的应用,忽视教学活动开展的本质。
3.3 改进案例教学
分析机械专业特点而言,此专业同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关系尤为密切,大部分教学案例均以生活实例为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生活元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生活案例二者间的契合度,不可随意应用。教师所引用的生活案例需具备一定启发性,促使学生可积极展开思考活动,借助问题的发现、分析,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以推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教学案例时,可以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为主要参考,创新并二次加工教学案例。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大部分案例虽具备代表性,然而,案例内容多存在与市场发展、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情况。因此,教师需以原有案例为基础展开再次加工,促使教学案例可同学生实际生活更为贴合,借此除可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外,还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3.4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职院校的机械专业课程,为切实提高专业教学实效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重视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二者的结合,推动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技能的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为学生展开实践操作提供充足时间,促使学生可借助实践训练活动的展开,发现自身所存在欠缺之处,并加以弥补,深化学生知识掌握,推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理论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设计部分内容时,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各组独立展开研究、思考,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借助三维机械绘图软件的应用完成机械图纸的绘制,最终实现教学任务的达成,教师借助此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除可帮助学生对机械制图绘制技术进行掌握外,还可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理论知识应用至实践中,实现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迁移,此过程中因学生参与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所以无论对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均形成深刻印象,此种教学模式下,除可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外,还可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同相关企业积极达成合作,实现学校教育渠道的拓展,借此除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场地、实训机会外,还可为企业输送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职院校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提高教学实效性,需将教学策略的创新作为重点,结合人才发展需求及市场需求,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及实践技能教学,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创新课程设置、引入电教多媒体、改进案例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模式的改进,推动人才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