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及方法
2021-04-03潘传明孟祥宇刘彦伟
潘传明,孟祥宇,刘彦伟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设备科,山东 泰安 27100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其市场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因此,医院必须保证医疗设备的精准有效,才可以推进医院的后续发展,实现现代化进程。就我国目前的医疗领域而言,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完成规范化管理,医院可以实现有效的贴合作用。重视医院器械的现代管理,科学有效的维护整体维修成本,使医院能够健康、稳定、高效发展。我国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以往相比,已经实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必须就其维修现状以及方法进行有效分析。
1 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
1.1 缺乏明显的技术资料支持
就设备而言,设备在加工当中,其可以根据记载的资料进行技术加强。同时,相关的维修人员也可以根据其资料记载,对设备进行有效检修。在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针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而言,即便掌握了最全面的技术资料,但在后续运行维修当中也面临着一定困难。如在检修过程中,相应的技术资料缺失,维修人员便无法对医疗设备的硬件设施、软件设备进行有效维修。在现代医疗设备发展中,其内部零件极为复杂,部件极多。就电路集成度而言,与以往相比,电路集成度提升62%。因此,医疗设备具备极低的可维修性,对各生产厂家而言,关键的核心技术均被厂家所控制。医院内部技术人员只能对大型设备的常规故障进行检修,缺乏有效的维修技术支持。
1.2 未能掌握先进的维修技术
在过去的检修方法当中,其检修的模式主要根据医疗设备的整体功能,对其进行有效划分。之后对划分的区域进行故障点排查。通常使用万用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仪器为主,进行测试维修。在后续发展中,由于医疗设备均使用贴片元件,因此传统的维修工具对贴片元件的维修未能产生足够的应用,导致后续维修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其配件库存并没有对设备检测装置进行加强,在设备配件库上,其整体的维修进度与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1.3 相关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模式不足
在运行中,根据我国现有的医疗设备维修现状分析,可以得知绝大部分医院均没有专门构建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因此,在实际检修工作中,相关的维修人员缺乏有效的成长机会。虽然部分医院在后续发展中,对培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其缺乏实践设定,仅通过培训,简单的向技术人员介绍相关操作以及相应的新技术。技术人员未能够有效的得到实践机会,因此维修技术缺乏应用性。医院在对技术进行引进过程中,其医院仅重视设备的更新,忽略了人才体系的培养。此外,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当中,维护、维修等环节遭到了忽略,医院自身未能形成完善的内部培训机制。使工程师缺乏相关的工作机会,无法实现有效的学习交流。
2 医疗设备的维修解决方案
2.1 积极有效的采取自主维修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医院可以将两种维修方式进行有效运用。首先,厂商将相关的维修技术、配件等提供给医院,以方便医院自主开展有效维修。在遇到难度较大的维修项目时,厂方给予必要的协助;其次,医院开展自主维修的基础上,额外聘用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工程师进行有效咨询。在相关故障确定后,对第三方服务技术提供的维修服务进行单独购买,将相关的研究数据分析。自主维修具备一系列的应用优势,可以将双方的特征有效发挥,对维修设备可以完成及时且高效的维修。有助于医院经济支出有效减少,且维护保障得到全面优化,可以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积极性,改善其维修进度。
2.2 有效培养相关的维修人才
在维修过程中,医院以及相关科室大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培养。将整体的成长体系有效的进行实施,并根据医院设备的管理情况以及其设备的整体类型,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调整进行有效细化。例如,医院可开展轮岗制度,促使维修人员有效参与,使其知识面得到有效拓展。维修技术人员结合自身的水平以及特征,拓宽专业深度,实现技术人才的针对性培养。
2.3 开展相关的技术加强培训
在进行设备的招标以及实施中,必须重视技术的整体培训条件,将其医疗设备进行有效分析,优先采购医疗设备。维修人员需要对常用的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实现有效认知,应用全新的高科技技术。现代医疗设备涵盖领域极广,因此在培训中,医疗体系相对复杂,难度也将得到增强。对于维修人员以及维修技术而言,这种提升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可以全面加强相关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准。在医疗设备启用前,培训工作必须贴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培训内容进行有效制定,帮助维修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环境、方法等具备明确的掌握能力,避免设备在维修中受到额外影响。技术维修人员应积极向厂方工程师有效学习该设备的后续养护以及日常检测,对设备的工作原理完成有效的判断,以便设备在出现后续问题时便于进行自主维修。在设备保修时间内,技术维修人员需要充分发挥相关职能,对各科室的设备运行情况充分了解。如发现异常,及时记录报备,提升综合的养护机制。
2.4 应用全新的维修管理模式
在医疗设备的后续检修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的质量管理方法。例如,在使用中,可以采取“PDCA”模式。其中,“P”代表计划在相关计划内,医院对于维修配件的整体构建,完成有效丰富。对设备以及常用耗材进行购买、储备;“D”代表执行,结合相关的计划要求,完成深度量化的管理工作,实现定期培训。保障工程师的维修水准,得到全面增强;“C”则代表检查在相关指标内,对P阶段的各项目标进行有效分析;“A”则是总结,总结维修时期的整体工作情况,完成反馈,实现有效调整。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的长期运行,必须针对其现有的故障进行有效解决。分析出现故障的相关原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维修方式。与厂方、第三方维修管理机构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实现全面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