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几点探讨

2021-04-03陈英裕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6期
关键词:后浇带房屋建筑构件

陈英裕

广东耀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中山 528463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安全质量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现代工程上普遍应用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混凝土结构在凝固硬化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湿度等,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体积收缩,在大体积混凝土中表现尤为明显,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裂缝,并且在修复上有一定的困难,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有严重的不良影响。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处理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房屋建筑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后浇带是为解决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后受到温度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裂缝,而使用混凝土进行修补的预留缝,通常用在墙体、横梁以及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上,通过预留带型缝后再进行填充修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屋建筑的安全和美观。后浇带施工适宜在气温较低时进行,通常选择比构件浇筑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并在水泥中掺加少量铝粉,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在混凝土结构底板施工中,后浇带填充混凝土的硬度应比原结构更高,对防水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上根据后浇带施工作用不同,将常使用的后浇带技术主要分为温度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以及伸缩后浇带。为解决混凝土构件受温度作用产生的裂缝问题所使用的后浇带为温度后浇带;沉降后浇带能够解决建筑主楼与裙房连接部分的沉降问题;伸缩后浇带在解决大型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上有显著成效。在实际施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后浇带技术[1]。

2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2.1 裂缝防治

现代建筑工程中最主要建筑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等影响,混凝土体积会出现膨胀或收缩,而硬化后的混凝土塑性较差,容易发生开裂,影响施工质量,使工程质量难以达到相关要求。利用后浇带技术,施工时在混凝土表面预留施工缝,将整体混凝土合理分割成较小的区域,使每个区域的混凝土分担整体收缩程度,待到所有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再使用强度更高的混凝土填充预留缝隙,将所有分割开的区域再度合为一个整体。这种施工技术既避免了整体施工过程中出现难以修补的不规则裂缝,又使得整体结构强度得以提高,有效提升了建筑施工质量。

2.2 释放应力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混凝土微观体积变化造成的应力集中,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不均匀分布,混凝土构件内部水化程度不同,体积变化有所差异,而水泥的胶结作用会对体积变化起到阻碍作用,随着时间增长,混凝土内部积攒的应力越来越多,当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时,就会通过开裂释放应力,从而产生裂缝。使用后浇带技术,根据混凝土构件的硬化条件,合理设置后浇带位置可以有效释放应力,并及时填充预留缝,使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有良好的整体性。

2.3 解决沉降差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和温度变化等因素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现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明显,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混凝土设施不同部位在沉降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别,若相邻部分出现较大的沉降差,则在交界处极易产生沉降裂缝,为避免沉降裂缝的产生,现代工程施工设计上采用后浇带技术,将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上设置挡板,添加预留缝,使混凝在凝固时的沉降差减小,有力地控制沉降缝形成。当大部分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使用新拌混凝土灌入预留缝,让后浇带连接相邻两个部分,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沉降裂缝问题,同时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持完整[2]。

3 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要点

3.1 后浇带施工准备

后浇带在设计阶段需要对后浇带位置做出详细标注,保障施工精确。此外,后浇带施工浇筑时间、浇筑材料和浇筑工艺等都会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在设计阶段应当后浇带施工前要在浇筑过程中设置预留缝,而通常预留缝较深、支护结构复杂且含有密集程度较高的钢筋等材料,浇筑施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做足施工前的准备。首先,在混凝土构件浇筑时,施工人员要注意预留缝位置,确保与设计相一致,避免后浇带位置发生偏移;其次,预留缝接口处要设置防护层,避免异物落入缝隙难以取出,导致对后浇带施工强度产生影响;最后,施工人员要注意避免踩踏硬度未达到标准的混凝土区域,以免对混凝土内部结构造成破坏。

3.2 安装模板

在了解后浇带的施工位置后,施工人员需要提前设置相应的模板,避免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塌陷、泄漏。安装时要注意同时安装底座和侧边模板,并及时固定。在房屋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构件体积大,混凝土用量多,而模板相应的要承受较大的压力,为增强模板的抗压能力,在模板之间可以使用方木作为支撑,还可利用铁丝网加强模板的抗压能力,保障后浇带的施工效果。此外,由于后浇带施工所使用的模板往往会在工程上反复使用,其质量问题也是影响后浇带施工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在放置模板前要仔细检查模板上是否存在孔洞,如果存在孔洞及裂缝等,在浇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凝土浆体渗透,从而对预留缝造成污染,影响施工效果。如果存在孔洞和裂缝,要及时进行更换[3]。

3.3 后浇带成型

模板安装完毕后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要注意避免将混凝土溅到模板内侧,浇筑完后立即开始养护,等水泥养护周期达到要求后,检验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若以上情况均满足,则可以开始拆卸模板。拆卸时不可以使用蛮力将模板撤出,以防治对混凝土构件造成破坏。应按照先侧模后底模的顺序进行拆除,拆除后两壁平整为宜,若存在缺口、裂纹等,要及时使用水泥浆抹平截面,保证光滑。

3.4 后浇带浇筑

后浇带浇筑前还要观察两侧混凝土浇筑情况,沉降量不低于50%后,方可准备后浇带浇筑工作。为保障后浇带浇筑后与原浇筑面有良好的黏结效果,在浇筑前要对混凝土断面进行清理,必要时借助高压水枪进行喷射,将浮灰和其他杂质清理干净,排出清洗后的污水方可开始浇筑。后浇带浇筑是后浇带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浇筑效果直接影响后浇带施工效果。确定各方面工作无误后进行混凝土搅拌,要求新拌混凝土比原浇筑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并掺加一定量的铝粉用作发泡膨胀,防止因混凝土收缩产生新的裂缝。搅拌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浆体注入后浇带中,当混凝土注入量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使用振捣棒等设备进行振捣,边振捣边浇筑,直到浇筑完成。

3.5 后浇带养护

后浇带养护工作是后浇带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对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养护时要注意在低温条件下,做好后浇带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冻裂,高温时进行洒水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缩。此外,还要注意做好防水处理[4]。

4 结束语

后浇带技术对于保证房屋建筑安全稳定有很大作用,合理使用后浇带技术有效减小了温度因素给房屋建筑带来的裂缝问题。施工企业应当对后浇带技术加以重视,不断完善和发展该项技术,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后浇带房屋建筑构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