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1-04-03陈兴禹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心区域经济

陈兴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37

引言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在区域经济范围内所形成的经济大市,中心城市往往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获取一线经济讯息,并且可以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完善的交通和通信网络来实现全面的经济规划,所以中心城市会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的经济枢纽,尤其是随着现代化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经济影响下,中心城市的功能价值进一步突出,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中心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将赋予中心城市新的发展功能,对区域经济所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具有指挥性的价值,也包括能够调节区域经济发展,并且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1 中心城市的建设特点

1.1 经济规模大

中心城市之所以被称之为某一区域内的中心,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在该区域内往往占据着大比例份额,我国许多中心城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居民消费能力较大,进而也可以更好地带动该区域内的经济产业发展,这是中心城市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建设。我国几乎所有中心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规模的扩大,城市管理者希望通过不断加强经济建设来为中心城市内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更好的收入吸引周边的居民涌入,进而逐渐促进中心城市成为该区域内的人口聚集地。中心经济城市由于将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会提供大量的政策优惠,能够打造出较为优越的投资环境,所以,便可以吸引到区域内大量实力很强的企业参与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心城市将不仅是居民涌入的聚集地,更将成为资本涌入的聚集地,人口和企业的集中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心城市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进而使中心城市的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大。人口、企业禹城市之间会形成互动效果,中心城市随着快速发展建设,会不断地吸引人口和企业的涌入,而人口和企业的不断涌入,也将促进中心城市经济活动的繁荣,尤其我国现在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些资源优势将直接影响到中心城市经济运行状态会促进中心城市逐渐完善市场体系,构建起循环型的经济结构。

1.2 城市产业结构化

一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和竞争实力。中心城市在进行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会特别关注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在中心城市内,第三产业往往会占据着较大比重,由于在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上往往较高,需要产前和产后都给予一定的服务,所以在这一进程中,也将促进中心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会改变中心城市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使原有的商品竞争逐渐转换为商品和服务在内的全链条竞争,现在行业内已经将其称为服务型的竞争;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具备产业结构自我升级的能力。中心城市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会不断加强产业技术的研发和组织的创新,所以也将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自我升级。

1.3 基础设施完善

由于中心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所以往往需要建设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够保障中心城市高效、顺畅、有序的运行,使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条件与基础。这些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较为舒适的人居环境,这些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提供基础保障,更能够成为城市与周边地区联系的途径,使中心城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

1.4 对外开放程度高

在我国中心城市作为某一区域甚至是整个国家发展中的重心,常被视为国家对外开放的交流窗口,因此这就意味着中心城市对外开放的程度往往是最高的,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对外贸易依存度高,投资依存度也较高。中心城市为实现经济的更进一步的提升,在进行政策制定时,往往会按照国际惯例来进行建设,进而也使得中心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十分繁荣,可以灵活的利用各类外资资源对城市进行发展建设。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也十分宽广,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上,文化领域、公益领域、科技领域、教育领域等等开放程度也十分突出,中心城市会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以及国际合作,而且在进行国际合作时,层次往往也较高。

2 中心城市有聚集性的功能作用

中心城市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能够实现对于城市资源的聚集,聚集不仅可以使中心城市成为各个资源要素的采集地,更可以成为某一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中心,使该城市可以带动周边区域实现更快速的发展,而且其效率也较高,规模也更大。中心城市具有城市聚集性效应能够带来经济的快速成长,中心城市作为剧集的核心在资本上、技术上、人才上、信息资源上、基础设施上、交通运输上、城市容量上、文化生活上以及民生条件等方面都会比周边地区有更多的优势,这些资源聚集在一起,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升级,也能够实现生产活动的活力不断,这些充满生命力的资源聚集在中心城市内,能够逐渐地形成新一轮的聚集规模和全新的经济效益,使中心城市逐渐成为该区域甚至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所以中心城市的聚集性功能相较于其他区域的城市有更为突出的优势,能够带动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

3 中心城市具有扩散性功能作用

在主观上,中心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会,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实现自己空间的拓展,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客观上中心城市会凭借着自己的技术、资源、管理、观念、生产要素等优势实现经济空间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自己所带来的主导性作用能够不断提高,但是中心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张追求的并不是要实现经济规模的无限扩大,反而城市内资源过于聚集常常会导致市场经济受损、某一区域内出现资源短缺、自然环境被破坏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内的经济系统会受到利润和价值的规律影响,其本质是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再生过程中对各个资源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

4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产业链条越发细化,一线产品往往可能会分为不同的生产部件来进行生产加工,这些部件也有可能分配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生产商来进行生产制造,然后在其他的地方进行组装,这就意味着一线商品的生产制造往往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以此带来的结果便是能够实现全世界范围的技术推广和传播,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以一个中心城市为主导的统一的制造业链条。这样分散的生产体系需要依靠中心城市所采取的强有力管理工作来实现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调性,对生产进行任务的分配,从而这也会进一步促进中心城市发展,使中心城市在管理机构职能上愈发突出和明显[1]。

5 中心城市可以调节区域经济发展

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所能够实现的调节性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有效的经济规律支配下,以自我调节的方式对经济的运行和经济的关系进行调控;另一方面是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协调,能够主动的利用各类经济调节手段,对区域经济内的各项经济要素进行合理分配,调节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权衡关系。中心城市的发展便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协调由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社会再生产体系,包括产品的生产、供应、运输、仓储、金融、销售等全部环节,能够更好地保障区域经济结构的科学合理性[2]。

6 中心城市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由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类型都较为健全,所以中心城市内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产品展销活动、商务洽谈活动、技术交流活动、信息沟通活动来保障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沟通顺畅,还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企业交易的成本。同时城市规模越大,城市体系内的市场环境将更为健全,也能够带来更为低廉的交易成本,所以中心城市的发展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内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会形成汇集,进而帮助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类资金、人力、科技和信息的支持和保障[3]。

7 以郑州为例讨论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价值

7.1 利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规划

在我国中原经济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与此同时,也是我国能源加工、原材料生产、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基地,所以我国中原经济有很强的内生动力,能够更好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产业转移。通过进行郑州中心城市建设,郑州逐渐实现了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和自贸区的规划,能够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航空、海运和保税等政策服务,郑州中心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枢纽[4]。

7.2 利于中原经济区产业进步

随着郑州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郑州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汇集地,而且这一功能也在不断强化,郑州内所形成的各类市场日益繁荣,并且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市场体系,郑州将成为中原经济区最为重要的市场交易平台以及各类经济资讯的汇集地,通过强化郑州中心城市的建设,能够提高企业之间产品流转的效率,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可以缓解交易压力[5]。

7.3 利于中原城市群发展建设

由于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城市内承载的是经济发展功能,各个城市会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规模上和功能上也会各有不同,相较于我国沿海地区,我国中原经济区在城市化建设上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层次。总体而言,城镇化水平并不高,通过建设郑州中心城市将极大地促进中原经济区内各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益,使各个生产要素能够主动的向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流动。比如郑州中心城市辐射的其他城市,这样便可以帮助中原经济区不断强化城市化建设质量和水平,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进而帮助中原经济区对城市建设进行更合理的规划布局。

8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通过进行中心城市的建设,会逐渐提高区域经济内生产力水平,强化经济要素分配质量,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中心区域经济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