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分析

2021-04-03张楠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海绵体内涝城市规划

张楠

潍坊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山东 潍坊 261041

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总存着着无法避免的矛盾,尤其是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内涝问题,不仅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城市的规划设计带来新的思路,有效解决了内涝等生态环境问题,还能够缓解城市缺水的现实困难,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1 、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理念是基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遇到挑战局限了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背景下提出的。因为在随城市建设发展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中,内涝成为了最显著的问题之一,这是由于前期城市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后期出现就会出现积水、内涝等问题。内涝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还会对城市排水系统、建筑物以及管道建设等产生影响,近年来,因为内涝造成的损失在不断的增加[1]。简言之,内涝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如何解决内涝等生态问题,应该也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工作中的研究重点。海绵城市的理念就这样进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即将海绵特性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立志于解决积水、内涝等生态问题,使得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在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更直接地说,海绵城市就是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这样既能应对内涝,也能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使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齐头并进、协调发展,避免发生自然灾害,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就目前来看,海绵城市的常见设计类型包括屋顶花园设计、绿地设计以及雨水收集设计等,通过人为举措有效收集雨水、生活用水以及建设用水,并进行调蓄、净化和循环利用。在新形势下,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力举。

2 、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城市规划的要求

2.1 生态性

生态性是海绵城市理念的第一要义。海绵城市在成立之初就旨在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实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海绵城市理念之上的城市规划将环保性原则摆在了重要位置,结合生态保护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改良。比如,合理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目前,在很多海绵城市规划中,植物栽种种类和数量均呈增长趋势,绿化建设已然摆在了首要位置,真正体现了生态性原则。

2.2 协调性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首先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是我们采用海绵城市模式的初衷,也是我们坚持的根本原则。随着对海绵城市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探究的不断成熟,已涌现出众多成功的案例,给各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个例城市可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已有的成功案例,确定最适合自己也最具操作性的规划方案。例如在设置处理污水和雨水的混合管道时,结合实际交通情况来进行有效调整,保证空间的合理利用,平衡生态发展和经济效益。任何规划方案均需统筹兼顾产出与投入、开发与保护,以确定方案设计要点,使每个环节都平衡协调进行,优化海绵城市的整体设计。

2.3 实用性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还要结合该城市的自身实际来进行,确保规划设计的实用性。这就要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还要根据当地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地质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等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这样之后,再确定设计的要点,进行整体规划,以增强方案的实用性,从根本上解决积水、内涝问题,实现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治理。当然了,还不能忘记规划建设的前提是明确海绵城市的特征,强调海绵城市在解决内涝方面的实用性要求,实现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提高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3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的方向

3.1 保护和修复天然海绵体

海绵体是海绵城市理念得以实施的核心依托,也是该理念下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规划对象。城市建设中存在着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天然海绵体”,它们发挥着存蓄天然降雨,调节水资源空间的功能,能使城市水资源得到循环有效利用。但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普遍对海绵体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没有给予充分的保护,一些已被的海绵体也未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城市降水还是靠排水系统机械地完成,于是在处理不好的情况下,内涝、径流污染、雨水资源流失以及地面下沉等问题就会一拥而来。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天然海绵体的重要性,对其实施专业性的保护,并对己被破坏的天然海绵体进行修复,采用培养水中植物、水系统更新升级等方式,恢复其的生态调控功能。如此一来,绿色环保的生态海绵体系就能日趋建立和完善,实现城市雨水的有效处理、回收和再利用,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有效避免规划不当带来的内涝问题。

3.2 合理规划市政道路及绿地

道路体系是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将道路体系规划和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也是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课题。面对城市雨水径流量普遍较大的现实问题,可根据海绵城市理念对传统的市政道路建设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来避免积水、内涝等问题的发生。比如我们可以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适当增加道路两旁的绿地面积,更好的控制地面径流,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有效避免路面积水,增强排水和渗透效果。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市政道路中都会采用高程低于道路5-25cm的下沉式绿地,以实现最好的排水避涝效果。但在设计实际方案时,还要综合考虑现场条件的全面勘察结果,在各项指标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下沉式绿地的规划,并且所采用的绿地在蓄水能力上必须能够符合当地最大降雨量情况下的蓄水和排水要求。此外,为实现雨水的进一步清理和净化,在下沉式绿地中可辅助设置一些小型湿地生态群落,还能美化城市绿地景观。

3.3 完善雨水渗流系统

完善雨水渗流系统也是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完善雨水渗流系统一方面可通过建设绿色建筑屋面来实现,绿色建筑屋面采用了海绵城市的建筑理念,能够对雨水进行最大程度的消解渗透,并能够对建筑物外表的温度进行调节,缓解热岛效应;另一方面可通过设置更多的绿地面积、进行绿廊建设,并与城市雨水渗流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使得雨水最终流入到河道系统内,避免积水影响正常生活和生产。另外,对道路绿地富余雨水的收集也可通过这种经渗流系统进入到城市排水管网内的形式进行。比如在规划设计下沉式绿地时,能保证可以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绿廊中去。再比如对街区、广场、绿地等区域的地表径流进行控制,也使其集中起来做进一步的净化和调蓄处理,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3.4 优化城市透水铺装

城市的透水铺装也是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因为强降雨的情况时有发生,会造成短时间内地表径流量的大幅上涨,不及时处理就会形成内涝,严重影响路况和居民的正常出行。通过优化城市的透水铺装,对铺装材料进行科学选择,提高排水能力,就能有力应对强降水带来的麻烦。我们在实际选择铺装材料时,可以先明确城市道路渗透要求,结合城市道路的具体功能需求进行具体操作,在保证道路结构功能的同时,兼顾道路的透水性。值得注意的是,路面的渗透区域不得设置防水层,造成雨水滞留而削弱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4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的方法

随着环保理念、生态效益的积极倡导,海绵城市理念越来越多的得到城市主体的广泛认可,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创新方法得以解决。我们提倡运用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法,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对当地环境、资源、经济、人口以及规模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同时还要寻求政策方面的支持以及各方面的配合努力,发挥自然力量的排水优势,优先建设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要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专业的、科学的设计,这也是一项复杂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具有显著的政策性和鲜明的区域性。为最终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总目标,首先我们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关键信息,比如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气候特征、水环境特征以及城市自身特性等;然后依据预定好的城市空间职能划分,对城市生态环境格局、水系连通布置、蓝绿线范围、城市排污系统、雨洪应对措施及城市现有海绵体所在的区域和存量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最后我们根据拟定好的建设总目标提供海绵城市建设及改造中各区域地块的具体数据、技术、策略、方式和建议,并确保这些信息是具体可行的,可操作性的。

5 、结束语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尤其现实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合理探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向,利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助力城市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海绵体内涝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阴茎海绵体静脉漏的造影表现分析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枸杞多糖对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破裂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