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气象》第四届编委会会议及地学期刊经验交流会总结

2021-04-03

干旱气象 2021年5期
关键词:稿源张强编委

2021年9月14日,《干旱气象》第四届编委会会议(编委会换届会议)及地学期刊经验交流会于兰州宁卧庄宾馆召开。

会议由张强主编主持,本次会议以推动《干旱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气象局科技司王健林副司长和甘肃省气象局杨兴国局长到会指导并明确要求主办单位及审稿专家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加强政治意识,努力打造政治导向正确、充分展示气象科技成果的精品期刊。

新一届编委会由丑纪范、黄荣辉、吴国雄、伍荣生、丁一汇、张人禾院士及黄建平教授组成顾问团队,主编为甘肃省气象局张强研究员,副主编为周广胜、周天军、田文寿、陈海山、张强(国家气候中心)、王润元等6名专家,编委由来自全国教育、中科院、气象、农业、水利等系统有关学术机构及甘肃省教育厅和省科学院等共45个单位的82名干旱方面的知名专家以及Paul H.Whitfield等6名海外专家组成。

会议为参会编委颁发了聘书,公布了本刊近5年优秀审稿专家名单以及2010—2020年的高被引文章,并为审稿专家及高被引文章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编辑部汇报了2016—2021年的工作,着重对期刊的发展状况、期刊评价指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线上、线下数十位编委专家积极献智献策,研讨促进《干旱气象》良性发展的各种措施。

会议还特邀《气象学报》《地球科学进展》《高原气象》《应用气象学报》及《干旱区地理》编辑部参会交流办刊宝贵经验,伊兰等老师分享了如何提高办刊质量、促进期刊卓越发展及多媒体融合出版等精彩报告。

会议气氛热烈,编委们踊跃发言,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出了促进期刊更好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张强主编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编委会换届会议非常成功,达到了会议目标。既看到了《干旱气象》的良好发展势头,也发现了与优秀期刊的明显差距。会议聚焦主题,各位编委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讨论了推动《干旱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今后工作中需要编辑部继续努力,更需要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加大对《干旱气象》的支持力度,同时带动团队和周边的科研人员支持和关注《干旱气象》。对《干旱气象》今后工作的建议如下:

(1)努力推动《干旱气象》高质量发展。提高刊物质量始终是办刊的核心任务,在这方面需要下功夫的地方还很多,既必须在高质量稿源、高质量审稿、高质量编辑和高质量传播上加大努力,也需要在公正性、权威性、学术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多个方面与国际接轨,向优秀期刊看齐。

(2)充分突出《干旱气象》的专业特色。特色是刊物的灵魂,《干旱气象》必须聚焦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要成为干旱气象科学研究的新知识园地。

(3)努力拓展高质量稿源。高质量稿源是办好刊物的重要基础,《干旱气象》稿源虽有明显增加,但仍然缺乏高质量稿源。不断开拓稿源仍然是今后办刊中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而且重点要重视高质量稿件,积极主动向大气科学领域尤其是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约稿,积极争取专家学者稿件,组稿时要注重高水平的评述文章及重大干旱研究项目的最新成果的总结性论文。

(4)切实发挥编委会成员学术影响力。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编委的高水平稿件,每位编委最好每年能贡献出1篇好稿子。另一方面发挥编委的人脉资源,通过编委宣传和传播期刊,提升期刊显示度。

(5)努力提升审稿专家的学术把关作用。要不断优化和拓展审稿库,尽力把干旱及相关领域的优秀专家都吸收到库里,并标注清楚专家的专业特征方面标签。精准投送高水平审稿人。通过审稿专家对稿件的把关和指导,既提升论文学术水平,又培养了青年科技人才。

(6)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主动与干旱相关的重点项目主持单位、项目主持人对接,了解项目动态,在《干旱气象》上开专栏宣传项目进展等。

(7)不断缩短论文发表周期。论文发展周期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新鲜程度,让新成果快速与读者见面是保持成果领先性的重要方面,《干旱气象》也可以借鉴其他优秀刊物做法在线预发表,加快论文发表速度。

(8)尽快加强已发表论文传播力度。要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在多媒体融合出版方面加大投入,加快论文传播速度,便于读者迅速广泛阅读与引用。对亮点文章要采取方式重点推送,努力扩大传播范围。

总之,新一届编委会阵容强大,各位编委都是业内优秀专家,张强主编希望大家要为《干旱气象》多赐好稿子,多费心审稿子,多出金点子。希望在编委们与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推进高质量发展,将《干旱气象》打造成干旱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精品学术期刊。让《干旱气象》成为干旱研究成果的权威发布平台、干旱学术问题的开放交流平台、干旱科学研究的再创新平台、干旱人才的包容发展平台。

猜你喜欢

稿源张强编委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本刊编委简介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藏到梦里
王夭一先胜张强
浅议科技期刊稿源的可持续经营
张强:转身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