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及相关对策

2021-04-03胡黎妮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规划交通

胡黎妮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中国·重庆 400020

1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建设用地面积逐渐缩小,在发展中应该做好全面规划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在传统粗放式发展理念下,缺乏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视,导致在项目建设等方面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不利于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在交通规划方面,未能考虑到当前城市人口数量及未来趋势,造成交通拥堵等问题,交通环境逐步恶化。为此,应该通过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开展,实现交通网络的逐步梳理,增强道路运行的通畅性。做好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有效协调,明确不同规划项目之间的目标及要求,提高城市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应该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对规划方案予以全面调整和优化,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1 提升土地利用率

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仍旧存在,这会对后续建设工作形成限制。通过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协调,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土地的良性循环。在交通规划中,逐步实现了地上交通和地下交通的有效协同,配合城市建设的相关工程项目,不仅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而且最大限度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避免出现严重的浪费问题。城市规划不合理问题,是引起道路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改善交通状况、实施土地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2.2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逐步提高,尤其是人口数量的增大,给城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只有促进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协调发展,才能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增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交通规划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城市规划程度息息相关。在很多二线城市当中,其交通状况往往远不及一线大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所导致[1]。因此,构建协调发展机制,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规划能够以交通规划为重点,考虑到道路交通网的设计情况,在提高居民满意度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3.1 相互依存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在规划设计中不能只考虑单方面的需求,而是应该加以综合考量,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避免出现严重的矛盾问题。在用地布局的设置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交通状况,以解决拥堵问题为基本目标。在部分城市的规划工作中,由于总体规划已经逐步完成,因此在协调发展中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小区域和小范围的改进,才能构建完善的交通体系。在交通规划中,也应该与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保持协同,确保交通线路能够真正起到带动城市发展的效果,体现交通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

3.2 互动关系

在传统发展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要后于城市规划,这会导致交通体系建设遇到诸多限制和阻碍,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因此,应该认识到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互动关系,在动态化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中增强两者的协调性,解决规划建设中的矛盾问题[2]。尤其是在用地规划中,应该充分体现交通规划的核心作用与功能价值,以交通引导理念为依托,使规划方案更加符合城市交通状况。在工作中应该明确城市主义理论成果,通过城市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实现对城市扩张问题的控制,缓解交通系统压力。在新时期城市发展特征及未来城市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协调规划方案。

4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转变传统理念

城市规划应该逐步消除传统理念的限制,认识到与城市交通规划的相互依存和互动关系,从而促进城市基础功能的强化,使城市结构得到逐步调整,更加符合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在传统发展理念下,对于基础组成部分的重视程度较高,在未来发展中应该以交通规划为核心,实现对居民活动范围的拓展,认识到人们的多元化出行方式及需求,为城市建设留出足够的空间[3]。在商业区的规划中,应该做好消费者消费特点及需求变化趋势的研究,在住房规划中总结人们的居住需求,真正在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城市服务功能的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利用各类公共设施,为城市规划的功能性扩展奠定基础。

4.2 实施精细化升级

应该转变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以精细化升级为核心,加快城市交通系统的优化,增强交通规划和设计的灵活性,增进与城市规划的密切协调。除了应该对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规划状况予以针对性考量外,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还应该关注附近规划状况,分析建筑建设、管道敷设等情况,增进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建部门的沟通交流,预防规划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促进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制定总体设计方案,实现对交通规划工作的全面指导,尤其是在老城区的规划工作中,通过交通建设加快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步伐,使城区居民能够更加便捷的进出。交通附属设施建设也是规划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使交通规划的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4.3 注重生态保护

要想实现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还应该融入生态理念,这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现代化社会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逐渐凸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逐渐提高。因此,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也应该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要求,避免出现竭泽而渔的现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正关注人在城市中的体验和感受,将生态意识融入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各个环节当中[5]。综合考量城市经济要素和生态要素的关系,以长远目光看待当前规划工作,实现商业城区、住宅区和道路建设的有效协同。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应该以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设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化交通规划方案。

4.4 构建TOD 模式

TOD 模式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先进模式,符合绿色化出行的理念要求,有助于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同时,增强人们的生活居住体验。在项目开发与建设中明确公交导向的价值,通过功能混合应用、设施开放和道路网格化等措施,使城市规划的模式得到创新与改进。在TOD 模式的构建中,要以轨道交通大通道和公交系统为主,增强双向公交的运行通畅性,促进通道设施利用率的提升[6]。这不仅能够缩短人们的出行距离,还有助于潮汐交通流的控制。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合理安排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此外,慢行交通规划也是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实现了与公共交通的有效接驳,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

5 结语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是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该消除两者的孤立性问题,增进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加快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步伐。在工作中应该明确两者的相互依存和互动关系,在统筹规划和统一协调中实现共同发展。此外,通过转变传统理念、实施精细化升级、注重生态保护和构建TOD 模式等途径,落实协调发展的理念要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及出行质量。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城市规划交通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繁忙的交通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小小交通劝导员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