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区智慧水利建设实践与探索
2021-04-03孙秀竹邹海洋
孙秀竹,郝 岷,邹海洋
(1.青岛市即墨区河湖管护中心,266200,即墨;2.淄博职业学院,255314,淄博;3.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55020,淄博)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水利局紧抓数字强省建设战略机遇,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深化数据整合,推进流程再造,建设了集数字化分析、智能化监管、精细化管理为一体的基层智慧水利平台。
一、基本做法
1.“大数据+智慧分析”——数字化分析
即墨辖区有4 座中型水库、36 座小型水库和20 条省市区级河道、130条镇级河道,水域分布广而分散,涉及供水、防汛、水生态安全信息种类多、数量大。为最大程度挖掘数据潜能,打破“信息孤岛”,水利局对原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大坝安全监测和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等系统进行整合,并接入水文部门固定雷达测流系统和住建部门城区河道智慧管理系统等部门平台,搭建了重点领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交互共享智慧水利平台。该平台以图表、视频等形式将用水趋势和供水结构等数据清晰展现,将简单数据“合并同类项”转变为智慧分析动态过程,便于统筹全局用水情况,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互联网+监管”——智能化监管
即墨区智慧平台将 “互联网+监管”与“人防+技防”有机结合,实现依法依规对涉水领域全方位、常态化监管,有效破解了监管不到位问题。在取用水监管方面,平台把全区所有取用水户在一张地图上标记,方便执法人员规范取用水行为。在河道监管方面,平台将全区20 条省市区级重点河道和130 条镇级河道纳入河长制集中管理形成 “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上传照片—复核检查”监管闭环。定期对河长巡河次数和达标率同步公示,对不达标河长和镇街及时调度、压实责任,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3.“千里眼+感应器”——精细化管理
即墨区对中小型水库和部分重点河道重点区位安装视频设备进行24 小时监控,对部分水厂、泵站供输水管线安装多处压力和流量监测点位。智慧水利平台农村供水模块整合了17 个镇街、1 033 个村庄供水信息,全面掌握全区供水类型、供水人口数和日均供水量等情况,对部分重点水厂和泵站实时监控供水运行情况、过滤池和制水工艺,初步实现了从取水、制水、输水到用水全过程智能化监控与管理。通过全区24 个站点可实时监控降雨量,为防汛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有了“千里眼”,可实时看到水源坐标、监控信息;有了“感应器”,可实时采集库容、水位等参数,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助推了水利行业科学管理决策数字化转型。
二、平台特点
1.完整性
该平台对水利领域原有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优化,并将区住建局、水文分局、大数据局及青岛市河长办等其他部门相关系统接入平台,形成集水旱灾害防御、饮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河长制、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水利规划、水政执法、综合管理等于一体的智慧水利平台。
2.先进性
该平台以及同步建成的青岛市农村供水信息化率先试点项目,均属青岛地区首例,为全市智慧水利及农村供水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示范。
3.体验性
该平台开发了农村饮用水在线缴费程序,同时对水务公司原有微信公众号进行升级,工作人员可利用移动端进行抄表或协助用户缴费,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查看交费详情并支付水费。可以加强供水公司与客户的互动,及时了解情况,反馈意见,解决问题,提高服务品质。
4.可靠性
该平台在建立过程中充分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地图、数据采集处理、无线通信和远程控制等新兴技术手段,并设计了更为人性化智能化的操作方式,提高了网络运行安全和工作效率,提升了水利行业科学管理决策水平。根据区数字政府建设要求,智慧水利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政务云平台实际需要建设了相应安全防护体系,平台建成后数据均部署在区政务云平台上,保障了水利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5.共享性
该平台在整合优化水利部门原有信息化平台同时将区住建局城区河道智慧管理信息平台、水文分局水文监测平台、大数据局天网工程部分视频监控及青岛市河长制管理平台等接入系统,实现不同部门间数据共享。
三、应用效果
即墨智慧水利平台重点整合多个原有水利信息系统,并接入水文、住建等部门信息系统,解决了水利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分散、基础数据标准化差、应用服务适用性单一、监管被动、预警延迟、难于共享等问题,建立了一个集中管理、安全规范、信息共享水利数据服务中心。该平台获得“2021 青岛市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