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治水新机制的海阳实践
2021-04-03于浩洋石忠伟
于浩洋,石忠伟,王 振
(1.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河长制办公室,265100,海阳;2.山东省烟台市城市水源工程运行维护中心,264003,烟台;3.山东省烟台市水文局,264003,烟台)
山东省海阳市紧紧牵住精细化治水、智能化护河这个“牛鼻子”,加快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在基层实践中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找准河道治理的“七寸”,通过采取设置公告牌、布设监控、重点监管等措施,构建护河“天网”,从根本上防止问题反弹,探索建立了精准巡河、长效治水的新机制。
一、河湖管护中存在的问题
1.河湖垃圾“反复治、治反复”
自2017年全面实行河长制、2018年全面实施湖长制以来,海阳市扎实开展“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河湖清违清障等专项整治行动,涉水违法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治水护水行动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河湖问题由来已久,积弊深重,尤其是河道垃圾乱倒乱堆屡禁不止,每次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出的河湖问题“清零”后,在下一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又会重复出现,“反复治、治反复”的现象尤为突出,暴露出河湖治理管护不够彻底、河长巡河履职不够严格的问题。按照水利部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部署要求,海阳市对辖区内114条河流进行横到边、竖到底的全面排查,共排查问题200余处。通过对比发现:乱采、乱占、乱建问题基本没有反弹,但河道垃圾乱倒乱堆问题极易反弹,且反弹点位分布相对固定。经过筛选,共确定河道垃圾问题易反弹点位36处,定义为河道“七寸”点。
2.河湖问题“巡河就无,暗查就有”
问题排查完毕后,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各级河长均按照要求进行巡河,尤其是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一次,为什么发现不了问题?是没发现,还是发现了不上报?针对这一问题,2020年4月中旬,海阳市组织有关水利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河湖“四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现场督导,了解问题现状、整改难度,调查询问10余位镇级河长和村级河长,基本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镇级河长和村级河长均能按照规定开展APP巡河,在巡河中也能发现问题,但是,现有问题整改机制让河长巡河上报问题变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村级河长为例,村级河长巡河发现问题,利用巡河APP进行上报,县级河长制办公室把上报的问题督办转给镇级河长制办公室,镇级负责人又重新把问题交办给村级河长整治,同时村级河长对问题的整治结果还被省、市级河长制办公室检查、考核、督办。简单来说,村级河长上报的问题,最终仍需自己整治,还面临着可能被上级的问责的压力,所以村级河长发现了问题不愿上报。
二、深入解析问题,找准主要矛盾
1.生活习惯差、认识不到位是根源
由于历史原因,村庄沿河而建,村民习惯于将生活垃圾堆放在河道或堤坡上,雨水会将垃圾冲入河道。一些村民为了节省开支,直接将破砖烂瓦、渣土等建筑垃圾偷偷倾倒在防洪工程或河道内,影响工程面貌和河道行洪,也污染了河道。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更没有垃圾分拣的意识。有的群众认为,治理河道垃圾污染是政府的事,与群众没有关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冲刷”的现象,是村民长期生活习惯使然,更反映出村民环保意识的缺乏。
2.河湖环境治理中存在“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纵容去打坏更多的窗户。在河道治理中,河道卫生干净、社会风气文明,久而久之,群众自然会爱河护河。反之,河湖垃圾清理不彻底、河湖状态无人监管,垃圾问题就会反复出现。
3.“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巡河心理
“河长巡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河长巡河反馈”是河长制工作的闭环机制,河长巡河作为河长制健康运行最关键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提高河长巡河效率,确保巡河不流于形式,关键在于如何破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巡河心理。通过细致排查,彻底暴露所有问题,由县级河长制办公室建立档案清单,建立健全“县级排查—乡镇治理—河长监管—县级督导”的工作机制,巡河效率低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三、抓住“七寸”破解治河难题
1.“护河天网”纠正错误行为
2020年4月,海阳市在36处河道“七寸”点安装视频监控,构建起“护河天网”,发现乱扔垃圾现象后,通过上门谈话劝诫、全村张贴通报等方式,对当事人进行引导和惩戒,用强有力的监管及时纠正错误行为、矫正坏习惯。同时,在问题突出地点附近设置垃圾箱、安装防护网,用物理手段将河道与垃圾隔离开来。
2.“春风化雨”推广宣传引领示范
在构建强力管护体系的同时,通过示范引导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河湖治理。2019年海阳市以“水韵阳光”美丽海阳摄影及征文大赛为契机,聘请56名企业家、摄影家、作家为“海阳市河湖义务监督员”。摄影家充分发挥乐山爱水职业特点,作家对破坏水环境行为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被充分调动,通过从艺术家到河湖义务监督员角色转变,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干部群众走近河长制、爱上河长制、践行河长制。2020年5月海阳市以留格庄镇留格庄村为试点,大力开展党员治河活动,全体党员在留格河河堤上清理垃圾、拔除杂草、亮化河道环境。党员定期维护河道卫生,既能起到监督作用,又能给附近群众作出表率,慢慢影响周边群众,改变长久以来养成的乱扔垃圾习惯。
3.“提档升级”消除“破窗效应”
2020年,海阳市大力开展美丽示范河湖建设工作。作为贯穿新时代河湖治理保护的主线,美丽示范河湖建设对河湖提档升级、消除“破窗效应”、打造水文化名片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按照《山东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加强美丽示范河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海阳市总体规划,海阳市确定东村河、郭城河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建设试点,依托生态优势,拿出“绣花功夫”,着力打造防洪减灾体系完善、河湖生态保护全面、人文历史文化深厚、河湖管护体制健全的现代化秀丽河川,让美丽河湖成为带动群众的文明河、厚植历史的文化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打好美丽示范河湖建设“第一枪”。
4.“精准巡河”提高巡河效率
2020年5月,海阳市印发《海阳市“精准巡河”工作方案》,紧紧牵住精准巡河这个“牛鼻子”,将确定的河道“七寸”点清单分解到各镇区街道,要求镇、村级河长在保证巡河频次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七寸”点开展精准巡河,发现问题反弹时立即调查监控,及时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引导。各级河长努力做到有巡必到、有漏必改、有错必惩、有违必肃。海阳市每月下旬对河道“七寸”点进行抽查督导,及时调整河长行为,若发现问题反弹却无人问津的现象,将在河长制年终考核中进行相应扣分,以考核倒逼行动,让巡河精准起来、让河道畅清起来。
四、经验启示
河长制湖长制实施至今,各级河长湖长在河湖治理管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乱采、乱占、乱建等重点难点问题已基本得到有效解决,但河湖垃圾“反复治、治反复”问题单一依靠河长湖长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从“河长治”推向“全民治”,找准治河“七寸”点,用精准巡河防治问题,用强监管规范行为,带动全社会更加深层次地参与到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中来,真正实现河湖环境长治久安、河湖问题长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