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纳
2021-04-03
中国灌区协会会长 李仰斌
量测水和信息化监测技术是推进灌区现代化重要手段
大中型灌区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2021年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第一批项目即将启动,灌区建设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重点任务有四项,一是完善渠首工程,提升灌区供水保障能力;二是开展骨干工程达标建设,消除灌区运行安全隐患;三是完善计量监测设施,提升灌区水资源管理能力;四是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灌区量测水和信息化监测技术是推进灌区现代化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搞好灌区量测水和信息化工作,必须明确灌区量测水及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一是灌区要实现全渠道全程量测,特别是灌区的进口和各支、斗渠出口必须量测。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话,灌区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就是一句空话。有些灌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如山西尊村引黄灌区、甘肃疏勒河灌区和宁夏青铜峡部分灌区等都实现了计量到斗,部分中型灌区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也实现了计量到斗,有部分PPP模式的中型灌区也实现了计量到斗口。二是灌区管理要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干渠、支渠、斗渠进出水口的水量控制要更加科学、规范,其中量测水工作就是一项重要考核内容。三是要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选择量测控技术。四是灌区信息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云平台技术和手机APP技术。要改变过去单独购买服务器单独建网的传统做法。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灌溉节水处处长 党平
“十四五”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要抓好重点工作
一要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以粮食主产区和黄河流域灌区为重点,配套完善灌排工程体系,更新改造灌区内大中型灌排泵站,健全量测水设施,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良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灌区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二要严格灌区用水管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推进灌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落实深度节水控水要求,科学合理判定、控制灌溉规模,指导灌区按照灌溉用水定额,实施灌溉用水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三要加快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灌区工情和水情实时、全面数据响应,加强骨干渠系的水量科学调度和合理配水,努力提升灌区工作的预报性、预警性、预演性、预案性,不断提高灌区工程运行效率和安全监控水平,逐步实现灌区管理和用水调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四要加强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把深入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作为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保障灌区工程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的重要手段。合理配备人员,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灌区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的执行落实,不断提升灌排工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2021年水利部将优选一批“十三五”开展标准化管理成效显著的灌区,积极支持实施现代化改造。五要持续深化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大中型灌区供水成本监审,合理制定或调整水价,稳步推进灌区供水成本核算,积极探索实行分类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协调落实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处长 高宏
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建设生态灌区的重点任务:一是改革用水权制度。重点解决用大锅水的问题。将用水权逐级分解到市、县、乡、企业,下一步将确权到最适宜计量的用水单元。积极探索水权交易。推进“工业投资-农业节水-有偿转换-工业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新模式。深化用水权改革。二是改革农业水价机制。重点解决灌排设施管护资金的问题,倒逼节水。宁夏已完成骨干工程供水成本测算和监审,正在全面推进末级渠系水价调整。同步深化分类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完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重点解决投资不足和碎片化建设的问题。探索创新以水利工程抵押融资、水权流转交易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水工程、水资源”变为“水资本”。四是创新工程管护机制。重点解决管护责任管护能力的问题。推行水管单位管养分离、信息化巡护、泵站少人值守、“撤段并所”等管理改革,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五是实施骨干灌排工程升级改造。解决灌区“卡脖子”问题,加强渠系防渗与生态防护,对干渠直开口及以下最适宜的计量单元配套测控一体化设施。六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解决田间节水用水问题。大力推广以微灌、喷灌为主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七是推进灌区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管理能力问题。加快数字灌区等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八是实施水生态水环境治理。解决水生态问题。实施排水沟道生态治理、盐碱地改良、水质治理等。
山西省运城市尊村引黄灌溉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局长 孙耀民
实施标准化管理 谱写尊村引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尊村引黄工程是山西省以黄河为水源的集防汛、排涝、灌溉、供水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2019年11月,灌区成立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4月,制定了总体实施方案和试点实施方案;2021年4月,试点建设基本完成。
完善制度,规范行为。编写完成组织手册、制度手册、操作手册,明确了6大系统、18个科室、16个管理站机构职能和124类岗位的职责、工作标准,按照“一切工作在制度中找答案”,实现“事事有人管、管理有标准、完成有考核”。
打造智慧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建立GIS“一张图”灌溉信息及分级管理、计量一水费手机移动APP等系统。通过小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计算各区段用水量,形成调度运行计划,促进输配水管理、用户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计划到户,计量全覆盖。农户注册审批后才能取水灌溉;在各支渠、斗渠安装计量设施,实现用水计量全覆盖。
实行三级管理,一级收费。实行中心、基层站、农民用水户协会三级管理架构,实现用水户从消费者到管理者、监督者的角色转变。通过线上线下缴费,实现中心一级收费管理。
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党组书记 杨斌
努力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灌区现代化管理榜样
都江堰灌区通过加强工作部署、全面自查整改、开展考核评比,加快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做好工作部署。2020年2月,都江堰管理局印发了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方案,逐项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将东风渠灌区、外江灌区列为示范灌区。
全面自查整改。都江堰管理局和灌区各管理处对照指导意见指标,逐一梳理问题,并开展建章立制工作。2019年12月,修订了工程、供水、安全等多项管理制度,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度汇编》。
强化考核激励。从2019年起,每年开展“创先争优评比互学互帮互促”活动,分不同管理专题对灌区一局五处的工作进行评比打分,对前三名单位给予50万~150万元的奖励,推动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
通过管理提升,灌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节水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最具时代精神的魅力灌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下一步,都江堰灌区将抓住一体化改革机遇,科学谋划三年行动方案,力争到2025年年底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灌区现代化管理榜样。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 闫晋阳
以设施完善为重点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
设施完善是节水高效的前提,是管理科学的基础,是生态良好的根本。“十四五”期间,河套灌区在实施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将牢牢抓住设施完善这个重点,认真做实灌区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坚持“集中连片、整渠推进,建一片、成一片,建一条、成一条”的建设理念,先期完成298万亩片区改造任务。因地制宜确定渠道防渗衬砌结构形式,确保渠道防渗衬砌工程严格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深化建管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建管制度,强化中心监管职责,压实分中心建管责任,确保灌区工程建设监管无盲区、全覆盖。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大质量安全事故处罚力度,建立灌区参建各方建设行为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现状调查摸底,建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信息化平台,科学确定水利工程建设改造优先顺序,加强灌区水利工程运行工况监管。加强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形成一批专业结构齐全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
力争通过“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使河套灌区国管渠道衬砌率达到65.8%,建筑物完好率达到81.6%,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8。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杨万勤
努力打造高扬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典范
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扎实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现代化灌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工程管理逐步规范。
精心设计。2019年12月份成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印发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落实机制。
完善制度。先后新建、修订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生产调度运行、工程管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78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
细化标准。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从组织管理、安全管理、机电运行管理等8个方面,明确了创建标准,修订了技术规程。
规范行为。科学合理定编定岗;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责任体系;以点带面推进“五星级”泵站、水管所建设;实施“阳光水务”;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
守正创新。以景电二期南干泵站为试点,深入开展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能化研究与应用,填补了国内外高扬程多梯级泵站智能远程测控的空白。
强化监督。制定考核办法,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台账。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局长 卢凤民
建设“幸福、节水、平安、智慧、魅力”的现代化灌区
“十四五”期间,人民胜利渠灌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幸福灌区。采取措施,有效解决引水难问题。加强与黄河河务部门沟通协调,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用水计划管理,着力为灌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供水服务,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灌区。实施好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进一步提高渠道水、灌溉水利用系数。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方计征”农业水费。推广引黄灌区节水新技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增强安全意识,建设平安灌区。加强在建工程安全管理,加强渠道巡护,做好灌区防汛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开展平安建设,确保干部职工安居乐业。
借力信息技术,建设智慧灌区。逐步实现灌区水文信息、计量、监测监控、水费计收、办公等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
加强组织管理,建设魅力灌区。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灌区工程形象。推进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挖掘弘扬灌区红色文化,建设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水情教育基地。讲好灌区故事,展现独特优势。
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 张金生
坚持“一二三四”思路 迈向灌区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赣抚平原灌区将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按照“一二三四阔步走,迈向灌区现代化”工作思路,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
锁定一个目标。按照江西省水利厅做“国内一流、全省第一”的要求,锁定第一目标不放松,在建设管理和改革发展上出亮点、作示范、争第一。
推进两项改革。一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二是推进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改革,探索采取“三步走”方式,到2023年全面实现管养分离。
补齐三处短板。以“十四五”期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为契机,加大灌区工程投入,补齐基础短板、监管短板和人才队伍短板。
发挥四大优势。发挥水资源优势,做好供水文章;发挥水文化优势,打造文化品牌;发挥灌溉科研优势,勇攀科技高峰;发挥党建优势,抓好党建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