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合作 改革创新 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生命力与治理能力

2021-04-02殷实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改革创新人工智能

殷实

摘  要: 关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实践看,对外着力于开放合作,对内着力于改革创新,是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生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优越性的一个核心策略,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全球化趋势下的互利共赢,有利于发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带来的优势。创新方面,应注意人工智能以及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相当自主能力的类人智能为主要目标的重大特性,运用系统科学有利于应对相关难题。

关键词: 开放合作  改革创新  国家治理  人工智能  系统科学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4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经历风雨,但心定意坚,生机勃勃,硕果累累。1978年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实际增幅为95%,远高于约29%的全球同期年均增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152%\[1\];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8倍,就业人员数量增加了一倍,贫困人口减少了74亿\[2\];脱贫人数约占到了全球脱贫总人数的70%\[3\]。40年来,累计吸引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约200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2\];与其它各国相比,中国已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1\]。2019年,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使得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全球经济体人口规模增加了约一倍\[4\]。

正如拉加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所评价的,40多年来,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促进了相关各国生产率、创新水平、生活水准的提升,中国是国际合作、特别是贸易合作的典范\[3\]。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2\]。阿泽维多(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则谈到,中国对世贸组织给予了坚定支持,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还帮助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通过各方互利合作来获益\[3\]。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美国对中国出口至该国的大量商品加征高额关税\[5\],要求中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做出全面、巨大的改变\[6\],指责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约束别人的“带”、“单向的道路”\[7\]。中国与美国两国首脑达成开展协商的共识、两国恢复高层次经贸接触后\[8\],经过持续努力,双方于2018年12月初决定,不再提高现有针对对方的关税,不出台新的加征关税措施\[9\];双方于2020年1月初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暂停原定2019年12月15日要加征的关税,将2019年9月1日生效的对华已加征关税税率从15%降至75%\[10\]。而据2018年11月末的分析,二十国集团成员间月均新增贸易限制措施比半年前翻了一番\[11\]。朱民(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曾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联储曾经分别对美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会有所下滑\[12\]。新冠肺炎疫情显著抑制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攻坚待解的多个国内难题,一些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历程产生了畏难、动摇或比较悲观的看法。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要怎么走?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对此进行了重要的解答。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重申要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13\]。如何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的生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优越性,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从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对外着力于开放合作,对内着力于改革创新,是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生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优越性的一个核心策略。

二、开放合作、改革创新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场合谈到,相关各国应深化伙伴关系,共同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14\];各国协作、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经济的大趋势是走向开放、走向融合\[1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将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15\];应该构建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民福祉\[2\];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1\];各国应该坚持创新引领,敢于创新、勇于变革,共享创新成果,中国将继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发展动力\[15\]。中国向人类社会提出了“开放合作,改革创新”的宣言。

开放合作方面,中國举办了世界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参会,成交额578亿美元,而且每年都将举办\[14,15\];2018年11月1日进一步降低关税后,中国关税总水平已达到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超出对世贸组织承诺的75%\[2\];未来15年,中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10万亿美元\[14\]。中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已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16\]。按郑永年(时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的观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强调了发展,对此应给予肯定\[17\]。潘图奇(伦敦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国际安全研究主任)认为,许多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的根本逻辑是成立的\[18\]。中国将推动开展多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迈向深入发展新阶段\[14\]。中国未来将坚持与各国共同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推动相关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改革创新方面,中国将坚定、全面、深入地推进改革进程,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的活力。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等政策措施,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的管理自主权,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工作,对国有科技型企业重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股权、分红激励\[19,20,21\]。国家对试点创新企业制定了境内发行股票、发行股票存托凭证方面的特殊激励政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创新板并试点相关企业发行股票注册制,对相关科技创新企业的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并在投资者适当性、引入中长期资金、信息披露、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参与投资等领域采取配套措施,这有利于弥补现有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不足之处\[15,22,2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瓜涂上国内研发的某种结构增强涂料,从3米的高处落下表面不会破碎\[24\]。液态金属被我国的科研人员制作成可自主运动的变形机器\[25\]。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安排了一次以某项新科技为主题的集体学习,这项备受重视的新科技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习近平主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也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特点\[26\]。国家专门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有望引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预期在2030年形成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27\]。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人工智能技术与其它科技相比存在着特殊的重大差异,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目标是让机器或软件系统具有类似人类乃至超越人类的智能,让机器或软件系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相当的自主能力,这样的机器或软件系统就会具有多样性、变异性,它们的行为就有可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一定的危害性。国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高度复杂的特点,必须高度重视可能的安全风险与挑战,加强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新课题,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可靠、可控发展\[26,27,28\]。为应对这一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综合运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手段来突破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的法规、伦理准则难题。在此,可以借鉴钱学森先生(著名科学家、曾任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倡导的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的方法与技术。钱学森等认为,社会系统应该涵盖人工智能系统、以人为主的子系统等,属于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29\]。钱学森倡导的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方法等,既可以提升自然科学的科研成效,如其在力学基础研究973项目“飞行器气动力学与光学设计中的关键湍流问题”中的应用\[30\],也有望能够比较有效地应对人工智能法规、伦理准则这类横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难题。

三、展望

201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从系统论出发来优化我国的经济治理方式\[31\]。开放合作、改革创新,则分别从对外、对内两个方面来系统性地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的生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优越性,有利于系统性地、比较全面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外着力于开放合作,有利于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更好地实现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互利共赢。对内着力于改革创新,有利于持续发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带来的国家治理体系优势,更好地优化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更好地完成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艰巨任务。

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2017年全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约为13万亿元,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7%,比2016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三新”经济增加值约为7万亿元,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4%,增长迅速\[32\]。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33\]。2019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40万件,多年居于世界首位\[34\];中国位居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比2018年上升了3位\[35\]。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多角度说明了中国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效。拉加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认为,中国已主动采取了经济再平衡措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经转向,五年前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50%,而2018年前三个季度该贡献率已达到78%\[3\]。国家就促进消费已出台了进一步的措施,在实物消费方面推动提挡升级,在服务消费方面提质扩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试点失信企业惩罚性赔偿制度\[36,37\]。而人口因素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一定时期内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王培安(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指出,中国正处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的后半段,预计2030年中国的人口总抚养比仍低于50%\[38\]。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更大规模地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39\];创新就是生产力,国家赖创新而兴盛,要更大力度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39\];要与各国深化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合作\[40\]。

古特雷斯(联合国秘书长)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全球法治、多边主义受到挑战,而中国给了世界以确定性、信心和希望;历史将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仅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41\]。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决定,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49年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2\]。将对外着力于开放合作、对内着力于改革创新,作为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生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优越性的一个核心策略,对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就要实现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而言,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会是中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個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ZK(#]新华社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2/18/c_1123872025htm,2018-12-18

\[2\]新华社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全文)\[EB/OL\]http://wwwxinhuanet com/politics/leaders/2018-11/17/c_1123728402htm,2018-11-17

\[3\]田帆,刘丽娜,陈俊侠三大国际组织负责人盛赞中国开放新举措增益世界\[EB/OL\]http://wwwxinhuanet com/world/2018-11/05/c_1123667799 htm,2018-11-05

\[4\]陆娅楠人均1万美元,了不起\[N\]人民日报,2020-01-18(04)

\[5\]陈炜伟,韩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美国原产的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实施加征关税\[EB/O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8-09/18/c_1123449925htm,2018-09-18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改革创新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下一幕,人工智能!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