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型领导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1-04-02贺颖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领导

贺颖

摘  要: 以责任型领导为自变量,探讨责任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关系。通过对225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责任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第二,领导-成员交换在责任型领导和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第三,环境管理实践在领导-成员交换和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HTK]环境组织公民行为  责任型领导  领导-成员交换  环境管理实践

一、引言

企业环境问题是引起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虽然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往往收效甚微。一些环境管理者在环境管理实践中发现,员工自发的环保行为有利于提高环境管理效益,它不仅能减少企业环保成本,还能激励员工在环境管理方面创新,帮助企业解决环境问题。Boiral将这种员工自发的环境友好行为称为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它并非受到组织正规的奖励系统承认,而是一种员工自发的环保行为,它重视员工的主动参与,如对企业的环境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代表企业参加环境会议,随手关灯,节约用纸等\[1\]。

既有的文献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对概念模型的测量;从计划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角度来探讨影响员工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如员工环保自我担当\[2\]、企业环境保护措施\[3\]、领导支持环境保护等\[4\],以及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可能的影响结果,员工的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可以改善企业环境绩效\[1\],对环境绩效有正向影响\[5\]。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员工的行为往往受领导、成员关系的影响较深,且文化背景不同,领导、成员关系表现形式页不尽相同。在具有“高权力距离”文化的中国社会中,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领导在支持员工执行额外角色行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领导类型被认为是决定员工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企业领导者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多样化挑战、利益相关者挑战、伦理挑战等\[6\]。传统的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服务型领导等)主要关注领导对下属的影响和下属对领导的跟随服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领导者的社会责任。责任型领导的概念是对既有领导理论和现实挑战的有力回应\[7\]。Pless和Maak将领导和社会责任这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融合起来,首次提出了责任型领导的概念,即“一种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建立、培养和维持相互信任关系的艺术和能力以及共同协作的责任行为,其目的是实现具有共享意义的商业愿景”\[8\]。现有研究发现,责任型领导对员工的影响体现在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9\],绿色行为等方面\[10\]。责任型领导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这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宗旨是一致的,为了更加全面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还将探讨责任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机制领导-成员交换,并引入调节变量环境管理实践。

二、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责任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性导致喜欢,这在社会心理学中被认为是一条定律\[11\]。领导喜欢与自己相似性高的员工,这样能够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的执行效率。而为了获得领导的信任,在资源分配和绩效考核中获取优势,员工会主动学习领导的行为与价值观,保持与领导的相似性。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人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来复制和学习他人的行为\[12\]。环境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角色外的行为,责任型领导在日常工作中会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环境意识和道德感,员工通过观察和模仿领导者的行为和态度,于是产生环境保护的主动行为。已有研究证实责任型领导与下属绿色行为呈正相关\[10\]。综上,责任型领导关注生态环境,平衡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利益,通过道德与社会责任向下属推行符合环境要求的行为,促进下属的环境组织公民行为。故假设:

H1:责任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

(二)责任型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

领导-成员交换被认为是衡量和描述组织内领导和下属工作关系质量的重要指标\[13\],领导-成员交换是社会交换理论应用于组织中的领导和员工关系上的一种交换关系的建立,这种交换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满足双方基于彼此需要。已有的实证研究发现,责任型领导对于下属的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揭发意愿和非伦理行为均有显著影响\[7,14\]。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个人获得他人提供的利益时,会产生互惠义务感,并主动提供相应的益处作为回报\[15\]。责任型领导通过关心员工的利益需求,赋予员工决策权,从而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支持和尊重;作为交换,员工会更加努力工作,也会增强对领导的信任,进而建立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故假设:

H2:责任型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正相关。

(三)责任型领导,领导-成员交换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

不同于西方上下属关系的特点,中国上下属之间存在着一种以“关系”为导向的“人情”现象\[16\],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类型决定领导者对员工资源分配状况。责任型领导将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更加注重员工的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因此,责任型领导对于积极实施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员工会给予更多的信任以及权力等资源的分配。而员工基于情理原则、自身职业需要或者碍于“面子问题”等不同动机也会积极实施环境组织公民行为。责任型领导追求企业、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作中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员工为了成为“圈内人”会响应领导号召,主动表现出环境组织公民行为,故假设:

H3:领导-成员交换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

H4:领导-成员交换在责任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中起到中介作用。

(四)环境管理实践的调节作用

环境管理实践指致力于改善环境绩效的活动,包括环境管理系统的应用(例如IS014001),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和有害原材料的使用,建立环境绩效目标与公开披露环境绩效,对员工进行环护培训等\[17\]。已有研究证实,当企业采取环保管理实践时,员工感知到的上级支持、组织支持和组织承诺会有所增加;员工出于“义务”而从环境保護的角度进行报酬,从而实施环境组织公民行为\[3\]。此外,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权力距离的国家,在交换中领导在给员工提供组织资源时,容易根据企业的相关政策以及个人倾向进行分配。因此,组织越重视环保,为了与组织的目标趋于一致,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员工越会表现出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相反地,如果员工感受到组织有较低的环保意识,会导致员工减少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从而可能在其他方面维持领导-成员交换。故假设:

H5:环境管理实践在领导-成员交换和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环境管理实践越高,领导-成员交换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越显著;环境管理实践越低,领导-成员交换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越不显著。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问卷的参与者为湖南、湖北、上海、浙江等23个不同省市的各行业在职员工,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在发放前我们对问卷的条目进行了随机编码,并要求参与者匿名填写。回收问卷共261份,筛选后得到225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比例是8621%。其中男性占比440%,女性占比560%。被调查者中年龄以20-30岁为主,占564%;学历以大学本科和专科为主,分别占比373%和276%;單位性质主要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比524%和191%;职位主要是普通员工和基层管理人员,分别占比622%和266%。

(二)测量工具

环境组织公民行为量表采用沿用Olivier Boiral量表\[1\],共10题,如:“日常工作中,我会自愿开展环境保护活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2。责任型领导量表采用Voegtlin编制的问卷\[9\],共5题,如:“我的直接上级会考虑决策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Cronbachs α系数为0870。领导-成员交换量表采用GraenUhl-Bien量表\[18\],共7题,如:“领导了解我的工作实力和潜力”,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环境管理实践量表根据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Catherine和Ramus企业环境政策量表做了部分修改\[19\],共10题,如:“我们单位制定了有助于环境改善的绩效目标”,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所有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同时,本研究将性别,年龄,学历,单位性质和职位等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

(一)因子分析

在表1的CFA模型拟合分析中,四因子模型在各项指标上都更加接近理想值,并且优于三因子模型、二因子模型和单因子模型,说明各因子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二)描述性统计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表明责任型领导、领导-成员交换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三个变量间两两显著正相关,假设1、假设2、假设3得到初步验证。

(三)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效应检验

以责任型领导为自变量、领导-成员交换为中介变量、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为因变量,人口学变量为控制变量,采用PROCESS程序对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变量进行检验,并采用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4。责任型领导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072,95%CI=(064,080),SE=004,t=1785,p<0001)。责任型领导对领导-成员交换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073,95%CI=(064,081),SE=004,t=1646,p<0001)。领导-成员交换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048,95%CI=(038,058),SE=005,t=917,p<0001),同时,责任型领导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依然显著(B=037,95%CI=(027,047),SE=005,t=718,p<0001)。

因此,领导-成员交换在责任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862%。采用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介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为(024,048),区间不含0,因此中介效应显著,假设4得以论证。

(四)环境管理实践的调节效应检验

以领导-成员交换(LMX)为自变量,环境管理实践(EMP)为调节变量,环境组织公民行为(OCBE)为因变量,人口学变量为控制变量,采用PROCESS程序对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变量进行检验。交互项(LMXEMP)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B=011,p<001),环境管理实践在领导-成员交换和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假设5得到验证。

为了进一步分析环境管理实践在领导-成员交换和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按调节变量取值的负一个标准差和正一个标准差来划分低EMP和高EMP,进行简单斜率检验,见图1。结果发现,当个体处于低EMP时,领导-成员交换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显著(B=019,SE=006,t=303,p<001),当个体处于高EMP时,领导-成员交换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显著(B=039,SE=007,t=582,p<0001)。随着调节变量的取值从低到高,领导-成员交换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逐渐增大,假设5再次得到验证。

五、讨论与结论

(一)理论贡献

虽然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已被很多研究证明,但基于中国背景下,从责任型领导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环境组织公民行为所描绘的是工作场所中的亲环境行为,可以帮助企业在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20\],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本研究通过探索并验证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与责任型领导的相关关系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环境管理实践在领导-成员交换和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中的调节作用,丰富了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

(二)实践意义

首先,对于领导来说,要识别员工的行为是基于对组织的环境管理理念的认同,对组织的环境管理有较为清晰的觉悟,从而实施环境组织公民行为。还是出于“私心”,想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和信任,从而在资源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此外,在环境管理中,应重视并发挥领导的角色。如果领导本身是一个环境友好者,关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重视和员工的共同交流,关心员工的利益,员工将自觉在公司充当环境保护者的角色。同时,组织应当提倡适度的环境组织公民行为,以避免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对员工造成过度的心理负担并影响其工作生活。对于企业来说,在环境管理上,争取更多员工的理解、认同,从而使员工自愿遵从企业的规章制度,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ZK(#]Boiral O,Paillé P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for the Environment: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2,109(04):431-445

\[2\]Zhang J L,Chen Y F, Liu JEthical Leadership and OCBE:The Influence of Pro-Social Motivation and Self Accountability\[A\]2016

\[3\]Paillé P,Boiral O,Chen YLink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for the Environment: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3,24(18):3552-3575

\[4\]Priyankara H,Luo F,Saeed A,et alHow Does Leaders Support for Environment Promot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for Environment? A Multi-Theory Perspective\[J\]Sustainability,2018,10(01):271

猜你喜欢

领导
市领导会见
一起游吧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失踪了
“称职”办公室主任
“称职”办公室主任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
找啊找啊找领导
化妆
找啊找啊找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