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古代的“厕”及文化心态
2021-04-02席芬
《周礼》最早提到了“厕所”,其中记载,我国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在路边道旁建有厕所,可见“厕所”文化由来已久。关于古代厕所文化的探讨和研究方面的内容,在中外文献资料中有王作新《圂、清、屏、偃——厕所名义及文化内涵》、王志轩《厕筹的演变与进化》和王心喜《關于“厕所文化”的探讨》三篇文章,其他资料内容侧重于城市设计以及由厕所衍生出来的文明文化。关于“厕”的历史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考察“厕所”在中国古代的不同称谓以及相关的文化意义,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利于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服务。
一、古代厕所的称谓
“厕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专供人大小便的地方”。它作为人们居住房宅的附属甚至城市文明的建筑标志,在我们现代社会必不可缺。关于厕所在古代的称谓,在传世的文献当中,有形态各异的称说形式,“大略言之,就有圂、溷、清、圊、匽、偃、屏、厕等”。根据历史文献的排查,找到了以下不同名称的佐证。
厕所在古代称为“匽”“清”“厕”“圂”“屏”。
“掌王之六寝,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
——《周礼·天官》
根据郑众注解,“匽,路厕也。厕圂不洁,故以屏垣障蔽之。”王念孙认为“井”当为“屏”,“为其屏匽”。从中可知,厕所是在特定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比较隐蔽。在我国现代农村中,厕所一般设计在后院中,由此可见依然保留了这样的习惯和传统。城市公共厕所内除了男女分隔,还有内部分格,这也许是“隐蔽”这一传统观念更进一步的产物。
“厕,清也。清圊,古今字。”
——《说文解字注》
根据以上文献和相关考古资料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秦汉建筑都设有厕所,只是厕所的位置比较隐蔽。厕所是污秽不干净之处,用“清”这一称呼,反映了古人讲究卫生的健康习惯以及忌讳的心理特征。从传统训诂学上讲,用“清、圊”训释“厕、圂”,属于“反义相训(简单解释为:两个反义词指称同一事物)”,“清”和“圂”虽然意义相反,但指的是同一事物,即两个反义词指称同一事物。
“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春秋左氏传》
“昭帝元凤元年,燕王宫永巷中豕出圂,坏都灶。”
“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
——《汉书》
师古曰:“厕,养豕圂也。圂,音胡困反。”师古曰:“圂者,养豕之牢也。都灶,丞炊之大灶也。圂,音胡顿反。”从颜师古对这两处注解可以得出:“圂”指的是“畜类的圈”,并没有明确提出人专用,可能人类大小便之所和畜类的圈是一体的,合称为“厕”或“圂”。《左传》中这一段关于晋景公的故事,是说晋景公想尝新麦,派甸人献上新麦,由庖人烹调,这时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来,将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的时候,肚子发胀起来,上厕所就跌入厕所死去。晋景公的死可能是厕所比较简陋,外加景公病入膏肓走路不稳导致跌入厕所死去,这段历史我们只能根据文献做这样的推测,可以得出当时的厕所比较简陋,上层是方便之所,下层是养猪之圈。
五十步一井屏,王云:“毕断‘五十步一井为句,又云‘屏当为‘井,案下文言‘百步一井,则此不得又言‘五十步一井,此当以‘五十步一井屏为句。下文‘周垣之高八尺,谓井屏之垣,非谓井垣也。旗帜篇云其井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是其证。初学记地部下,引此,正作‘五十步一井屏。”诒让案:井屏,即屏厕,非汲井也。——《墨子间诂》
“匽,路厕也。燕策‘宋王铸诸侯之象,使侍屏匽,屏匽即庰厕也。” ——《庄子集解》
在《墨子间诂》中,厕所被称为“屏”,在道路两旁都建有厕所,可以看出厕所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建筑物。在《墨子城守篇简注》中有:“厕与圂有别,此言民圂,则属於人民公用,其垣更高。”从这一注释中可以看到“民圂”这一概念,至少说明厕所在这一时期已经有阶级之分了。从《庄子集解》可看出,厕所被称为“屏匽”,王侯贵族在上厕所之时是有侍从陪伴的,在《晋书·列传》中也有相关的文献。
“石崇以豪矜物,厕上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衣,而敦脱故著新,意色无怍。” ——《晋书·列传》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王公贵族多在室内设有厕所,设施豪华,厕内有奴仆服侍,环境好,比平民的要高级和考究。
二、“茅厕”一词的应用
元代以前很少用到“茅厕”这个词,元以后的文献中“茅厕”和“毛厕”并用,出现的次数比较多。“茅厕”“茅房”这些词语在中国农村使用普遍,究其原因,古时农家厕所只用茅草遮蔽,故出现“茅厕”一词。
“当先与主人分散,躲在茅厕中,侥幸不曾被倭贼所掠。”
——《喻世明言·第十八卷》
“八戒道:‘是那家淘毛厕哩!哏!臭气难闻!行者侮着鼻子只叫:‘快快赶妖精,快快赶妖精!”
——《西游记·第六十七回》
舅太太说:“不是姑老爷一说话我就要掰文儿,难道出兵就忙的连个毛厕也顾不得上吗?”老爷只说:“一个人不读书,再合他讲不清的。”因又问公子看见几篇文章,公子一一答应了。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由以上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是“茅厕”一词的高频应用时期。
三、古代入厕的称谓
古人管上厕所叫“如厕”(入厕),又名“出恭”“解手”“方便”。
“如厕”多用于元代之前,《汉书》《后汉书》《晋书》《三国志》《史记》《世说新语》《宋书》《搜神记》都有记载,在隋唐、五代、宋辽金的作品中也有记载,如《东坡志林》《广异记》《宋史》《太平广记》《新五代史》《艺文类聚》等等。大家最熟悉的是: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史记·本纪第七》
“出恭”在元代以后出现得比较多,在《济公全传》《彭公案》《警世通言》《儒林外史》《西游记》《牡丹亭》《七侠五义》等文学作品中“出恭”这一词用得较多。如:《济公全传》和尚说:“我要出恭。”伙计说:“你要出恭,你怎么嚷杀人?吓我们。”和尚说:“我要不这么说,你们就不出来了。我叫你起来,跟我出恭去。”伙计说:“你出恭有茅房,我不跟你去。”和尚说:“你给我打着灯笼,跟我去出恭。不叫你白跟着,我给你五两银子。”伙计说:“真的。”和尚说:“我不说瞎话。”《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一卷》:“张尤亦羞颜无地,假意厕房出恭。”
“解手”在明代及以后使用较多。“解手”一词的出现与明代移民垦荒这一历史事件有密切联系。在元末明初时期,中原地带旱灾、水灾、蝗灾和瘟疫严重,连年战乱人民苦不堪言,为了活下去,纷纷逃到“山西”避难。明初朱元璋为了疏散難民,制定了移民垦荒的措施,通过“押解”方式,路途中需要上厕所就需要官役解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为“大小便”的代称并且流传了下来。在《今古奇观》《歧路灯》《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中出现较多。如:
“桂芳看见了,指着问惊鸿道:‘他怎么在那个地方就解手么?惊鸿笑道:‘他那里是解手,他在那里掏促织儿呢!”
——《补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昨天晚上半夜里,我起来解手,听见东院里有人吵嘴,我要想去听听是甚么事。”“我以为他到外面解手,谁知一等他不回来,再等他也不回来,竟是溜之乎也的去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解手”这一称谓,除了上面提到的移民地区,甚至移民所经地区也广为流传直至今日。
“方便”这一称谓是由“解手”这一个义项引申出来的。大多数难民在转移的过程中要上厕所,因此需要官役解开捆绑的手臂行方便,上厕所就由“解手”变为“方便”,这两个词在当时人民当中使用比较广泛,在现代民间很多地方沿用了这样的称谓方式。
既然谈到古代的“厕所”和“上厕所”的不同称呼,对于古人出恭后用何物拭秽感到好奇。《南唐书》记载:“今寺观削木为筹,置溷圊中,名曰厕筹。”“筹”是竹子制品,在使用之前需要用刀削使其光滑,进行加工处理后更加适合大众的舒适度,放置在“溷圊”中供人们使用。由此可知这里的“厕筹”就是唐时期甚至更早时期人们用来拭秽的物品。用厕筹之法可能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佛教中,对于如何使用厕筹,释迦牟尼对众僧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到了元明清就是使用粗纸的时代,元代开始使用手纸擦拭秽物。在《元史·后妃传》记载:“裕宗徽仁皇后事太后孝,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软以进。”裕宗徽仁皇后在侍奉太后的时候,对于太后使用的手纸要用自己的脸擦揉完变软以后才行,可见非常孝顺,同时也反映这一时期宫廷中使用的手纸可能更精细一些。
由以上列举的文献可以看出,同是“厕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称呼,有“厕”“圂”“茅厕”“毛厕”;同是“上厕所”的意义,有“如厕”“入厕”“出恭”“解手”“方便”几种称呼,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在同一时代,由于受等级制度、阶级观念的影响,同时期人们对同一词语的称呼也有所不同;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语言的习惯发生了变化,就渐渐有了差异。另外,对“厕”探究以及现代民间依然沿用的一些称谓现象,可以看到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让人们对“厕所”在社会生活中和文化发展史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厕所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的象征,对于“厕所”文化,我们不要抱羞辱甚至嗤之以鼻的心态,而要认真、深入探讨厕所在社会生活中、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深入调查“厕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作新.圂、清、屏、偃——厕所名义及文化内涵[J].语文建设,1991.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王志轩.厕筹的演变与进化[J].大众科技报.科学奥秘周刊,2005.
[6]王心喜.关于“厕所文化”的探讨[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
(作者简介:席芬(1988-)女,汉族,山西永济人,硕士,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