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贸易产业链金融、生态链金融分析

2021-04-02史浩戴小红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史浩 戴小红

摘  要: 数字贸易概念蕴含三个层次,即数字产品营销的贸易、数字技术驱动的贸易、数字制造支撑的贸易。数字贸易中的供应链、产业链和生态链在维度上逐渐增加,对于金融服务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借助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和概率图模型(PGM)的有向分离(Directed Separation)规则进行分析,产业链金融的核心就在于信用价值传递,并通过传递进行产业链生态圈内的信用分享。产业链信用价值的传递途径有四类,分别代表着产业链生态链企业间的生产联系、商务联系、股权联系以及担保联系,建立在信用网络基础上的数字贸易企业共享着丰富多样的普惠金融服务。

关键词: 数字贸易  产业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

一、数字贸易概念及内涵

关于数字贸易的概念,目前全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说法。为了更好地定义“数字贸易”,理解产业边界及特征,经过梳理发现,目前对于数字贸易的理解一般来自两个层面:“数字产品”层面和“电子商务”层面。“数字产品”层面是指数字贸易可以理解为“数字(产品与服务的)贸易”,例如应用程序App、游戏、音乐、影视产品、文化作品、网络课程、数字化知识与信息交易等,事实上这是一个交易标的视角;“电子商务”层面是指数字贸易亦可以理解为“数字(技术驱动的)贸易”,与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货物贸易的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概念一脉相承,事实上这是一个交易技术视角。数字贸易(Digital Trade)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存在这样的二元解读,无可避免地会带来交流的歧义。本文研究的范畴将这两者统一起来,即数字贸易是传统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在交易标的和交易技术层面上的概念延伸,可以认为是对跨境电商的升级迭代(见图1)。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不仅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明显的改变和影响,也在重构和改变全球贸易模式和形态,其中“数字贸易”就是数字经济催生的一个全新概念。传统跨境电商模式在将来必然发展到数字贸易,未来没有纯粹的电商企业,也没有纯粹的线下实体,而是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线上与线下的高度融合。当前,国际贸易已进入数字贸易时代,国际贸易经历了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再到数字贸易的发展阶段。2019年1月统计数据显示\[1\],全球服务贸易中有50%以上已经实现数字化,超过12%的跨境货物贸易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

传统贸易由区域型发展到全球型,主要驱动力来自科学技术的革命。数字贸易所反映的全球传统贸易的转型不仅体现在贸易标的由实体向虚拟化转变,而且反映在贸易方式由集中向分散化转变,其特征有普惠贸易、贸易碎片化、市场细分,以及中小企业、消费者参与全球贸易等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统一的电商平台向分布式社交电商平台的转变,这是数字贸易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例如全球最大社交网络Facebook公司(日活跃用户数达8亿\[4\],每月有241亿活跃用户\[5\])2020年5月20日宣布了一项新服务:Facebook Shops。针对许多原本依赖实体零售或没有能力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家,为之提供网络平台展示和出售产品。商家不仅可以在WhatsApp、Message和Instagram Direct的聊天对话框中向用户出售商品,还可以在Facebook和Instagram平台的直播间里添加自己的产品,用户可以点击产品弹窗,直接跳转到产品购买页面,使人们无须离开应用程序,即可直接发现、浏览和购买商品。这对于传统电商例如亚马逊等将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

另外,全球数字贸易并非只是简单的跨境交易活动,其强调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以实现制造业智能化作为重要目标。因此,广义理解的数字贸易的内涵已经不限于交易本身,数字贸易的發生与其背后的生产市场以及关联产业都直接相关。即广义的数字贸易内涵中已经包含了供应链、产业链的概念(见图2)。

综上所述,数字贸易可以理解为涵盖三大范畴:

第一,数字产品的贸易:从交易标的角度来看,对数字化产品的交易,这也是狭义上数字贸易的内涵。

第二,数字驱动的贸易:通过数字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包括电子支付技术),通过电商平台在线实现产品、服务的电子商务。但数字贸易不仅包括了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货物贸易,也包括与货物交付相关的服务贸易,比如营销、支付、仓储、物流、通关、商检等产业链上所有服务环节。这也是对传统意义上电子商务所提供服务范畴的极大延伸(见图3)。

第三,数字支撑的贸易:这也是广义上数字贸易的内涵。即通过产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的智能制造,之所以能支撑着数字贸易的不断发展,完全得益于在供给端提供了交易产品的供应链与产业链。

二、供应链与产业链辨析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概念最早来源于纽约大学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而后经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供应链的结构一般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及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结合为一体,构成一个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完整供应链(见图4)。

其中注意两点:第一,供应链分为两类。供应链类型I,可以认为是M2M(Manufactory To Manufactory)模式。这种模式的供应链是在生产厂商之间形成的一种简单直接的模式。供应链类型II,可以认为是M2C(Manufactory To Customer)或者是M2B2C(Manufactory To 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也可以认为是第一种模式的衍生。正是由于具有通过非生产制造环节连通消费者的部分,使得供应链类型II区别于类型I,例如连接有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这也是我们常常在数字贸易中提及的供应链类型;第二,无论是模式I或II,供应链中属于生产制造的部分一般划分为其产业链部分,而且往往这部分并不是其产业链的全部。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交集的关系(参考图5所示),但如果只考察制造业部分,一般认为产业链范畴要大于供应链,因为供应链是仅对有供应关系连接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而产业链则除此之外,还包含那些没有直接供应关系的企业,只要这些企业产品属于同一关联行业即可(见图5)。

总之,产业链是客观存在的,而供应链不构成供应关系就不存在。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加深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①依存关系。产业链是供应链的物质基础,而供应链是针对某一产业链而言的。②维度关系。供应链是一维的概念,即从单个企业出发,涉及的是企业产品,其主体是企业及企业相关的供应商与销售商和用户,供应链涉及的范围只是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是二维的概念,即从整个产业出发,涉及的产品是整个产业的产品,其主体是行业或行业协会,因此产业链范围更广。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属性的概念。本文主要侧重于企业链这个属性。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一种产品生产分工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内部完成逐步变为依托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实现全球范围的跨国分工与生产完成,从而形成了数字贸易产业链全球化的趋势。以产业链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数字贸易模式要求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规则也发生相应的变革。

三、数字贸易供应链、产业链金融

数字贸易的供应链、产业链金融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作为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升级版的数字贸易中,为其供应链、产业链所提供的一切金融服务活动的总称。

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贸易产业链金融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在深入理解数字贸易相关产业的基础上,运用新兴技术创新和平台化手段,逐渐实现了金融服务方式的转变和服务功能的提升,进而实现运营模式的升级和跃迁。随着数字贸易中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升级,互联网化、平台化、交易化的时代背景赋予银行业和各类金融服务企业拓展产业链金融服务供给的空间,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或核心企业基于自身的规模优势、业务优势和产业地位优势开展金融服务的供给,并构建系统的产业链交易平台,[HJ16mm]将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输出至产业链上。

四、数字贸易产业链金融、生态链金融分析

(一)产业链金融与生态链金融:服务维度的提升

产业链金融对产业中所有企业的金融需求统一进行全局考量,而不仅仅像供应链金融中只局限于有直接供求关系的企业之间,可以说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空间。以整个产业或者行业的视角,为完整产业链上的企业集群配置金融资源,提供普惠、高效、创新的金融服务,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产出效率,这是发展数字贸易产业链金融的意义所在。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产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为关键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而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对数字贸易中的产业链金融进一步拓展维度至数字经济,其金融服务可以上升为数字经济生态圈中的生态链金融(见图6)。

中国拥有两千多个散落在各省市的产业带,如果用线上的方式把他们聚合起来形成产业链、生态链,那么金融服务与创新将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为产业链和生态链提供的金融服务形式多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贸易清算结算系统、跨境人民币交易等要素市场,皆可为之提供金融服务。

(二)数字贸易产业链金融核心:信用价值的传递

在数字贸易产业中,传统的以核心企业为主的供应链金融正逐渐转向升级为面向整个产业链升級发展的产业链金融,同时也更进一步探索由产业链相关方共同组成的整个生态不断升级的生态链金融。

由于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的最大特点是数字化产品和数字化技术,其显著特征是产品和资产更大程度的虚拟化、无形化,因此弱化了传统意义上通过实体产品和资产抵押方式获取金融服务的可行性。其次,在全球数字贸易中,信用流动是最便捷的方式,跨国建立起有效的跨国信用体系、让信用资产化、价值化,可以促进跨境贸易金融便利化、助力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中获益。因此,数字贸易产业链更倾向以信用方式来获得金融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金融的核心作用体现在链内信用价值的传递。在数字贸易整个产业链生态链中,起到关键信用输出的企业主要有两类:平台型企业(假设有多个,分别为P1…Pn)和产业链核心类企业(假设有多个,分别为C1…Cn)。

我们可以用贝叶斯网络(BN:Bayesian Network),又称为信度网,来建模和描述产业链金融。对于任意的随机变量,其联合概率可由各自的局部条件概率分布相乘而得出式(1):

[BF]p(x1,…,xK)=p(xK|x1,…,xK-1)…p(x2|x1)p(x1)[JY](1)[BFQ]

根据此贝叶斯网络,可知所有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式(2):

p(x)=∏[DD(X]i∈I[DD)]p(xi|xpa(i))[JY](2)

其中pa(i)是节点i的parents(父母)节点。

在贝叶斯网络中,两个变量X和Y如果直接相连,则表示它们之间有直接依赖关系,对X的了解会影响关于Y的信度。在这种意义下,我们称信用能够在两个直接相连的节点之间传递。另一方面,如果两个变量X和Y不直接相连,那么信用需要通过其它变量才能在两者之间传递。如果X和Y之间的所有信息通道都被阻塞,那么信息就无法在它们之间传递。而产业链金融相比较于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就在于增加了信用传递的公共节点,打通了原本被阻塞的信用通道。假设产业链中我们有Xi(i=1…7)7个企业,P(Xi)代表第i个企业的守信概率或信用度。其中X1、X2、X3分别是不同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他们为上下游企业X4、X5提供信用背书,当然如图7所示X4、X5又通过信用传递,为企业X6、X7进一步提供金融信用。我们可以通过下述例子并结合贝叶斯网络理论,明显地看出产业链金融对于企业增信的影响。

首先假设存在两条无关的供应链SC1和SC2,其中SC1中包含企业X1、X3、X5、X7,而SC2包含企业X2、X4、X6(见图7)。

借用图论中的有向分离(Directed Separation)规则,我们可以推断出:

第一,通过X4的已知信用,产生了Collider(碰撞点)\[6\]从而使得X2、X1;X2、X3信用关联不再是相互独立的(Head To Head\[7\]类型),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增信。

第二,通过X4的已知信用,X2和X7信用依然是相互独立的,相互并不能进行增信。但是X7同时也是X4、X5的碰撞点,因此可以通过X4、X5进行增信。

在数字贸易中通过打造平台赋能信用生态,在交易中、在融资中,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处于末端的中小微企业的弱势地位,让信用价值由核心平台和核心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多级传递,甚至通过线上化实现实时传递,将企业信用价值变现,这才是数字贸易产业链生态链金融的核心。

在将企业信用价值变现的过程中,在探索为产业链中小企业服务和为实体经济服务过程中,要积极拓展思路。例如产业链金融不仅仅可以像供应链金融一样做债权服务或者资金支持,还可以从股权角度通过深入相关产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介入整个产业给中小微企业提供产业经验分享,让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附加值,从而为整个产业带来赋能和增值。

(三)产业链信用价值传递分析:四大途径

通过分类分析,产链链内信用传递的主要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四类(见图9)。

1供需信用传递(生产联系)。在产业链中,存在紧密供需联系的供应链,链上企业间可以通过原材料和產品建立的生产联系,来实现信用的传递。这种信用传递方式就是供应链金融所采用的信用传导与增信方式。

2商业信用传递(商务联系)。在产业链中,针对并无供需关系但有商务往来的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商务联系来实现信用的传递。商务联系与生产联系的区别在于联系的紧密程度,生产联系一般指短期内无可替代的关键供应商,而商务联系则是近期内可自由选择替换的供应商,增信程度会有所区别。

3资本信用传递(股权联系)。资本链接传递通常是指通过股权关系或者实际控制人关系构成的网络体系进行信用的传递。在这个网络体系下,集团内部母公司或者核心子公司输出信用,从而保障集团内部其他企业获得产业链金融服务。

4互保信用传递(担保联系)。在产业链中,针对并无供需关系也没有商务往来和股权关联的企业之间,可以单纯通过担保联系来实现信用的传递。在这个模式下,由信用较高的核心公司输出信用,从而保障产业链内其他企业获得产业链金融服务。当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借助互保增信进行融资。一方面可以提升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总之,数字贸易利用其数字化优势,将整个供应链向上游延伸联网而形成产业链,更进一步将产业链集群形成生态链,对于链上企业的信用传递与增强,并获得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ZK(#]黄奇帆新形势下全球产业和贸易的新格局新趋势\[J\]中国经济周刊,2019(01):37-39+36

\[2\]肖瑾,李政浩,周小琪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走向21世纪的多边规则\[EB/OL\]https://www chinalawinsightcom/2018/04/articles/e-commerce/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走向21世纪的多边规则/,2018-04-24

\[3\]Salvador Rodriguez马克·扎克伯格宣布上线Instagram Shops,便于电商销售产品\[EB/OL\]https://36krcom/p/807337286025606,2020-07-24

\[4\]驱动中国Facebook财报出炉:每日用户数量超8亿\[EB/OL\]https://newsqudongcom/article/167957 shtml,2020-04-25

\[5\]驱动中国脸书月度用户数量达232亿,超过了全球基督教徒的总数\[EB/OL\]https://newsqudongcom/article/167957shtml,2020-06-13

\[6\]qjgodsD-Separation:一种概率图结构独立性的判断方法\[EB/OL\]https://blogcsdnnet/a358463121/article/details/94555888,2019-07-03

\[7\]XGBoost概率图模型之贝叶斯网络\[EB/OL\]https://blogcsdnnet/u012771351/article/details/53031468?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_t0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1edu_weight&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_t0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1edu_weight,2016-11-04

\[8\]万联网陈盛东:应收账款融资确权从0到1,金融科技是如何做到的?\[EB/OL\]https://wwwjianshucom/p/360a55054f8c,2018-11-09

\[9\]21世纪经济报道银保监会发布“商业保理”监管文件:2020年6月末前清理完成存量\[EB/OL\]http://financeifengcom/c/7rBzgo1jQ4u,2019-10-30[ZK)]

\[10\][ZK(#]邵理煜中国光大银行:创新供应链,构筑生态圈\[N\]中国信息化周报,2020-07-20(015)

\[11\]国资小新企鹅号“多家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线,立足产业链服务上下游”\[EB/OL\]https://newqq com/omn/20200724/20200724A04CZB00html,2020-07-24

\[12\]陆国红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链的融合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6(06):70-73

\[13\]王晖信用保险创新产品“贸易融资信用保险”或将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新突破?\[EB/OL\]http://www rhd361com/special/news?id=867f7efcdc544bdf9e91c0a0 da27648f,2019-12-22[ZK)]

(史浩、戴小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面临的风控困境及法律对策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领域应用动态
P2P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