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的足迹激励我前行
2021-04-02荣开元
荣开元
从我记事开始,外公总爱在我耳边唠叨,要感恩社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要学好本领,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我一直觉得外公特别啰嗦,直到慢慢长大,听到外公讲述他的经历,我才渐渐明白外公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感叹和感激。
外公高中毕业那年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保送进清华大学,另一个是保送去西北工业大学鱼雷系,那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为强大海军而设立的学科,当时还有个神秘的代号,叫做3系。当年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鱼雷系,刚开始我一直不理解,清华大学不好吗?后来当我看到关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这些为了新中国国防事业奋斗的科学家的故事,我深深理解了外公当年的选择,也体会到外公赤诚的爱国之心。
1968年,外公的足迹从学校来到了上海。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祖国的海军军工事业,外公外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带着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妈妈,踏上前往云南昆明的火车,历时三天四夜,又转乘两个多小时的汽车,终于到了云南省安宁县远郊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沟——箐门口。
听外公说,当时的山沟全是山,并没有路,就是这样的一个宽度不足100米的山沟里,沿山建起了简易的家属楼、研究所和配件工厂,绵延了十几里的小山沟,成为外公外婆奋斗的地方。1979年,外公作为上海攻坚组的核心成员回沪筹备某型鱼雷的开发工作,此后一直在上海工作,直到退休。
我一直很喜欢翻开外公的相册,听外公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有他走出浙江小山村独自去杭州读书时充满求知的笑脸,有他在学校打球练体操时矫健的身姿,有他在云南大山中简陋的办公室里加班加点的工作场景,还有他作为我国首支自主研发并装备部队的某型鱼雷副总设计师参与的一个又一个的海试故事……外公的相册记录了他一路走来的足迹,也是一本新中国强国强军史。我爱听他讲故事,更想沿着他的足迹,成为像他一样为祖国发展而奋斗的人。
外公这一辈人是我仰望的榜样,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我成长在祖国腾飞的好时代,衣食无忧的我定不能坐享其成。我要加倍努力,脚踏实地,好好学习,从小事做起,懂感恩知回报,男儿当自强,我会沿着祖辈的足迹,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坚定地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