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新湖南 最美是生态

2021-04-02李利拉

绿色中国 2021年3期
关键词:湖南省湖南林业

李利拉

春江水暖鸭先知,山清水秀鸟先觉。冬去春来,万千候鸟恋恋于湖湘山水。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姚毅向公众披露,最近开展的一次环洞庭湖區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成果喜人,共调查到越冬水鸟7目12科53种288157只,同比增加41089只,增长16.6%。“这是洞庭湖越冬候鸟自有同步调查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姚毅欢喜地对记者说。

候鸟是生态的注脚。一批一批珍稀候鸟如黑鹳、白鹤、白头鹤、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红颈瓣蹼鹬、彩鹮等,相继出现在三湘湿地、自然保护地等,亲山恋水,悠然自得,平添一派诗情画意。

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表示,“十三五”以来,湖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乡添绿、产业增效、管服做精”的工作目标,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提质,实施退耕还林还湿,启动生态廊道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迎来了洞庭天下水欢聚天下鸟的绝美盛景。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湖南森林覆盖率由59.57%增加到59.96%,增长0.3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5.05亿立方米增加到6.18亿立方米,增幅22.38%;湿地保护率由72.5%增加到75.77%,增加3.27个百分点;林业产业总产值由3225亿元增长到5290亿元,增长64%;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3‰以下。

“安化县小淹镇陶家湾山上传来轰隆隆的电锯声,是不是有人在违规砍伐?”2月24日,接到附近群众电话反映,益阳市安化县政府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原来是县林业部门在间伐发病松木,除治松材线虫病。“今年,我们应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监测技术,充分发挥667名护林员和乡镇测报员的作用,每月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能更加全面精准掌握疫情分布和危害程度”县林业局森防站专业人员说。

“十三五”以来,湖南在全面实施“森林调优”战略中,筑牢了林业防灾减灾防线。多措并举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省累计发生面积3719万亩,防治面积1945.6 万亩,年均成灾率低于3.3‰,有效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并积极履行森林防火职责,理顺防火体制,成立了森林草原防火处,火源管控、隐患排查、早期处理等防火责任不断夯实,全省未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同时,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传统造林绿化向生态修复、生态提质转变,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长(珠)防林等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321.1万亩、封山育林1323.1万亩、退化林修复1491.4万亩、森林抚育面积3970.2万亩,新建3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个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创新“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新模式,累计义务植树6亿余株。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成效明显,对全省7986.3万亩森林实行禁伐、63个县实行减伐,减少森林采伐量1500万立方米。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全面加强,认定公布古树名木23.9万棵。

“在2月2日第25个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湖南湿地保护率已达75.77%。”湖南省林业局湿地中心主任薛萍十分欣喜地说。

“十三五”期间,湿地提质迈出新步伐。洞庭湖综合治理成效明显。认真落实《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面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清退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内的欧美黑杨38.25万亩,生态修复清理迹地及洲滩、岸线32.29万亩,拆除矮围网围472处,科学保留14处生态矮围,非法采砂活动全面停止,整治养殖场77家,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GEF项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中期评估为中国唯一优秀项目,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在湘、资、沅、澧四水流域14个市州47个县市区开展退耕还林还湿试点,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湿面积3.85万亩,试点区水质由近Ⅴ类提升至Ⅳ类甚至局部达Ⅲ类,有效改善了入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实现了源头治理。开展小微湿地试点85个,保护面积5000多亩。湿地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独立设置了湿地管理机构,推动省政府将湿地保护率纳入全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出台了《湖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湖南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湖南省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认定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全省新建国家湿地公园10处,省级湿地公园8处,新增湿地保护面积47.25万亩,修复退化湿地128.13万亩,常德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湿地生态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监测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状况总体呈好转趋势,生物多样性水平不断提升,越冬水鸟数量逐年增加,目前监测到的越冬水鸟数量已达28.8万只。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中华大地共有九种鹤类,目前,飞来洞庭湖越冬的就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和灰鹤四种。

与此同时,湖南还展开了大规模的“城乡添绿”行动,造绿增绿复绿送绿护绿见缝插绿,只为绿透城乡、绿满山川、绿润人心。

开展了绿心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编制《长株潭绿心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出台《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林相改造实施方案》,完成绿心生态保护修复面积8万余亩,实现裸露山地绿化全覆盖,“北斗林业巡护系统购置项目建设长株潭绿心试点”加快建设,为全省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示范。推进了绿色创建活动。常德、张家界、湘潭、湘西州4个市州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累计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达到9个,40个县市区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实现14个市州全覆盖。推进湖南省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全省绿化美化国家级、省级村庄认定数达到19853个,占全省村庄总数的82.38%。常德市、郴州市、湘潭市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参展了一批生态节会。高规格参展北京世园会,共获得展品奖项270个,其中特等奖25个、金奖57个,湖南展区展园分别荣获组委会特等奖、金奖;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湖南省室内展区和室外展园分别获特等奖、金奖,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湖南省获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园银奖;举办了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生态节会。

时和岁丰,雨顺风清。湖南在热烈庆贺全省林业取得70年辉煌成就及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凯歌声中辞旧迎新。2020年赢得广泛民心的是湖南林业脱贫攻坚战的完美收官。至年底,全省累计争取中央生态护林员指标3.58万名,带动约10万人直接脱贫,使贫困林农工资性收入、劳务性收入、补偿性收入得到增长,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增绿与林农增收“双赢”的生态扶贫路子。

“多亏有了选聘生态护林员制度,让我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梦想!”湘西州泸溪县利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杨仁发,因年龄偏大且无技术而致贫,2017年选聘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后,每年新增工资收入1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是全省各地探索开展生态补偿扶贫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通过落实生态惠民政策、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等举措,如期完成了“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任务。

“精准扶贫要帮到点上、扶在根上,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实干啃下这块‘硬骨头!”湘潭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又红到普岭村走访驻村帮扶工作,与驻村干部一起思考:只有“精准”地找到村里的“造血”源,并努力将其培养壮大,才能真正有效地改变这里的贫困现状。一场寻找“造血”源、帮扶到根上的实践就从友美香菇种植合作社开始了。当时村民王友余的香菇基地只有5亩,而且香菇棒全靠从外地进货,种植成本较高。了解情况后,驻村干部一面帮他联系外出学习制棒技术,一面扶持他扩大规模,并成功申报了“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基地”和“农村技术带头人”项目。在源源不断的资金、技术帮扶下,王友余的香菇基地很快就发展到15亩,每年所需的8万株香菇棒完全能够自制供应,还吸收了7户、近20名贫困村民长期就业,全村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通过香菇基地参与了分红。

油茶飘香、竹引清风、森林畅想、林下追梦、花海遨游,“五大千亿”产业成为湖南省贫困林农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来源,有力促进了“增绿”与“增收”同步。至2020年底,全省4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的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提供就业机会40多万人次,惠及林区贫困人数近42万余人,实现人均收入7900多元。

“十三五期间,生态扶贫与生态产业齐头并进,使湖南林业产业增效实现了新突破。”湖南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李志勇介绍:一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林业产业总产值从3225亿元增长到529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4%。二是产业质量进一步提升。明确打造油茶、竹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花卉苗木五大千亿产业,竹木、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产值顺利突破1000亿元,油茶产业持续领跑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茶油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湖南茶油”公用品牌荣获“中国粮油十大影响力公共品牌”。林下经济富民效应进一步凸显,有各类林下经济合作组织17810个,经营林地面积达3400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建设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园192个,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分别增长18家、192家。三是产业支撑进一步加强。“中国油茶科创谷”和“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林业系统仅有2个)落户湖南。油茶源库特性研究、南方木本油料研究分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共20多个重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奖励。年均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652名,推广技术200余项。

华容县鲤鱼鰓村刘新良家有7口人,但只有一个劳力。自从加入合作社后,刘新良家2019年尝试了0.68公顷中药材种植,全年收入3.3万元。刘新良感慨万千地说:“我还在闲余时间到合作社扶贫车间务工,可以另外增加收入7000余元,真可谓一年当三年呵!”这种感慨当然是一大批像刘新良一样的受益林农由衷发出的,它也是“十三五”的湖南林业,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亮点,那就是通过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林场,发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

这一亮点,与上述许许多多的亮点一同,妆点江山,造福人民,使美丽新湖南永葆生态大美。

猜你喜欢

湖南省湖南林业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爱上写信的大树
党的100年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湖南童谣
在湖南
洋县林业大发展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