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无尽,传承不息
2021-04-02程睿佳
程睿佳
小时候我总疑惑,外婆为什么可以一整天都待在那个水墨味的房间——陈列着各式各样木质、竹制的扇骨,在旁边是一叠扇面——上面什么也没有,又好似什么都有。另一边是各色染料,水墨、金丝、玉珠。成品的扇子挂了满墙。
回忆起外婆制扇:她的手如素云般将扇面轻展,拈起如仙蝶般的兰花指,将扇骨、扇面黏合,把玉珠自然地落在扇柄末端。左手把扇,泼洒画意;右手轻舞,落笔两行。
想起那一年,外婆受邀参展后又载誉而归,我翻看她的作品时,发现画的尽是山水、花鸟,对此我很疑惑,感觉与“我的祖国”的参赛主题好像关联不大嘛。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受到我的祖国是具体可感的,是可以依靠的,是足以令我们心生自豪的。她是巍峨蜿蜒的万里长城,是直冲云霄的神舟飞船,是袁隆平为解决国人吃饭问题呕心沥血研发的万顷良田……特别是看到那句——“也许,现在的中国护照还不能带你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它能从任何一个地方接你回家!”当战争和灾难来临时,祖国的飞机接回原本无助的受困同胞,你会对“祖国”有了别样的感性认识,那是由心底深处升腾起来的骄傲与满足,是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自豪与幸福!
但,我还是没想通外婆的作品如何契合“我的祖国”这个主题。
直到我参加市古诗文阅读大赛,老师引用习主席的一番话来强调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困难前阻时,我会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失意沮丧时,“何妨吟啸且徐行”回荡在耳畔;懒惰懈怠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犹如鞭策。诗词歌赋中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我们的身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那这样看来,带给外婆一生幸福美好的手艺是不是也像古诗词一样呢?她画的梅兰竹菊代表的是正直、无畏、谦逊、文雅,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和精神财富。原来,外婆高兴的不只是她的手艺得到人们的赞赏,而是传统的文化瑰宝得到人们的接纳与认可。
当祖国用各方面成就向世界展示经济稳定发展的硬实力时,精神世界的提升也尤为重要,而这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因为这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习主席所认为的“最深厚的软实力”,是祖国能日新月异、长久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汉服的复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感受到属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这为故宫文化的传播推波助澜;“诗词大会”更是燃起了大家学习诗词的满腔热情……我相信,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必将豐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现在,我有时也会像外婆一样流连在那间满是墨香的房间,试着向更多朋友宣传和推广,用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完成她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