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2021-04-02任宏祺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历史教学能力培养

任宏祺

[摘 要]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自我阅读、编写导学提纲、开展课堂辩论和互动交流、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培养学会发现、学会合作、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

2017版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目标的研究,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重视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制作学习卡片,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和知识提炼能力

自我阅读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基本形式,也是学好历史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通过有目的地开设一些阅读课(包括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内外史料。为了训练学生“有理解地阅读”,笔者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常常采取先学后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每节课前先认真阅读课文内容,进行自我预习,寻找课文的重难点,归纳整理课文的知识结构,并找出感到疑惑不解的问题。然后,笔者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于每节教材内容都有一个从阅读到质疑、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除了抓好课前预习阅读外,笔者还常常根据教学需要,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给学生介绍一些课外书籍,鼓励学生把喜欢的历史书、课外书带回班上,建立班级图书走廊,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笔者一般要求学生每次阅读,都要认真编写一些学习卡片,把认为有用的、或有意义的东西摘录下来以备后用。实际上,填写卡片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对所接触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而且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甄别。通过坚持不懈的课外阅读,学生摄取了大量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博学”了,学生十分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二、指导学生编写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动手和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需要从培养学生简单的动手能力开始。在历史教学中,笔者从高一开始,坚持每节课都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梳理课文内容,编写思维导图。学生在梳理和编写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对照课本,对照老师的指导,对每个知识点认真分析、认真梳理,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最后才能归纳形成知识框架。通过编写思维导图,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发挥到了极致,极大地训练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认知和处理能力。但这只是“学进去”,下一步应该让他们“讲出来”,因为在“讲出来”的过程中,既有效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考,又能促使学生对已经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合。学生在写出思维导图后,笔者鼓励学生当堂展示。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会随机安排一个“小先生”课堂,鼓励学生争当“小先生”,让不同层次的“小先生”上台独立阐释编写的思维导图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法。这样,每节课学生都能以教材为载体,系统地进行一次由信息摄取到信息加工、再到信息输出的处理过程,长此以往,不仅训练了学生动手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设直观性导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

所谓直观性导学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备课,选取一些与教材内容紧密关联的音视资料,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些启发导学的直观情境,并通过情境引导,提出一系列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隐藏的问题切口,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勇敢提出问题和积极探索问题,隐含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替学生回答),从而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好奇、对探索的兴趣和对收获的满足。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闪烁着探究创新的火花,更使学生一直沐浴在成功的喜悦中,从而唤起他们不断探究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协同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

互助合作探究是自主学习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学生在预习阅读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尝试运用老师指导的探究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和发现新的问题。为了使学生的合作探究顺利开展,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给不同的小组不同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有不同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笔者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动耳。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演绎、推理的基础上,相互讨论,综合归纳,得出结论,萌生新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大胆创新能力和思考辨析能力的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合作探究的热情,训练学生宏观看待历史和整体把握史实的能力,笔者还常常设计一些涉及面较宽、有一定思辨度的问题,开展一些小型的课堂故事会或辩论赛,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辩证思维能力。

五、建立课堂评议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客观民主的优良品质

有人说“课堂的活力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一个有魅力的课堂,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功底和精美的教学艺术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笔者和学生约定,建立课堂评议积分制,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不同程度实行集体打分。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和两个方面:一是自己课堂展示别人打分;二是自己评议别人等级得分,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赋分。笔者让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上面写上全班同学的名字,然后每节课对展示过探究成果的同学,按照自己的认识标准予以打分,每月进行一次汇总,由学习委员负责将每名学生对他人的评议均分公布上墙,再接受全班同学对你评议情况进行打分。这样,一方面激励了课堂上积极展示的同学,他们为了赢得同学的好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多阅读、多积累,在课堂上要勤探究、多展示,并力求准确精彩。另一方面,对于评议他人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知识能力和做人品德的大考,他们要尽量评议的客观公正,赢得别人对他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要多学多究多展,争取自己展示能得高分。这样,不仅所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積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在民主评议的过程中,学生用事实说话,也培养了学生客观民主的良好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只有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潜心研究,积极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才能够把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目标灵活自如地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当中,并内化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历史教学能力培养
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微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