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淮新河灌区现代化改造需求分析及改造思路探讨
2021-04-02
茨淮新河灌区沿茨淮新河两岸分布,总土地面积2241.1km2,设计灌溉面积201 万亩。20世纪80年代末,茨淮新河及骨干建筑物建成,形成了以上桥枢纽为龙头,茨淮新河为主要蓄水工程和输水线路的灌区骨干输配水体系。灌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插花、阚疃、上桥三座节制闸拦蓄当地径流,灌溉水量不足时,再经上桥、阚疃翻水站抽提淮河水源补给。经多年建设和运行,灌区采用“蓄、引、提”并举的方法,兴建泵站、开渠挖河、凿井补源等,兴建了大批骨干水利工程,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水设施体系。
当前灌区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水污染防治及岸线保护压力较大等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节水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不相协调。因此,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加快灌区现代化改造步伐。
一、灌区现代化改造的需求分析
1.灌排工程体系薄弱,灌、排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茨淮新河灌区上一轮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于2000年4月通过水利部审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建设进入黄金期,但受投资限制,灌区亩均投资不足300 元,为了保证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效益发挥,在实施安排上遵循了先骨干水源工程、再重要干支渠、后田间工程的先后顺序。灌区上一轮改造主要完成一部分一级提水泵站和部分卡脖子工程,骨干工程病险情况得到好转,但作为灌区输配水的骨干渠道和灌排沟、渠仍没有进行系统治理配套,现状存在沟渠淤积严重、岸坡防护率低、沟渠配套建筑物老损缺失等问题。灌区输水不畅、灌溉水利用率偏低已成为当前灌区最突出的“短板”,是灌区灌排水路上的“肠梗阻”。由于灌区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并未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灌排水系统,灌区效益仍然没有充分发挥,随着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稻虾养殖等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灌区人民对进一步完善灌排工程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亟需在灌区现代化改造中实施完善。
2.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不健全,水利用率需进一步提高
茨淮新河灌区位于安徽省水资源紧缺地区,水资源需求缺口较大,虽然引江济淮工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灌区的供需矛盾,但是随着灌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用水形势仍然严峻。灌区通过多年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57 提高到0.61,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3 提高到0.56,但相对于发达国家0.7~0.8 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灌区农业用水目前还普遍存在灌溉方式较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阚疃枢纽以下水稻灌区大水漫灌、不计量、水费收取难等现象突出,造成用水浪费、用水效率低下,实际灌溉用水量比定额普遍偏高,与现代化灌区的节水高效要求不符。
3.灌区良性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灌区能力建设需进一步增强
茨淮新河灌区目前采用的是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除渠首的上桥抽水站、上桥节制闸等工程由安徽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管理外,其余泵站和渠系工程按行政区域归属管理。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仍然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一是灌区现行管理体制下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与各区县管理机构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灌区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全。二是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仍需探索,目前提水灌区一级站提水的水费为0.056 元/m3,不足成本水价。在水费收取上,采用委托各县(区)水利局、水管单位代收,或将水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由财政承担,导致水费收取到位率极低。三是灌区管理单位专业性、技术性人才所占比例较低,对新技术、新科技和新产品的接受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现代化灌区对经营管理的需求。茨淮新河灌区作为安徽省皖北地区的最大灌区,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灌区信息化水平较低,迫切需要提高现代化管理能力
现代水利发展对灌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茨淮新河灌区水利信息化总体上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监测信息的种类不全、内容有待丰富,灌区水位、流量、视频监控、工情监测站点仅仅能覆盖沿茨水利设施,监测种类范围还仅局限于水文和工情监测,在水资源利用及农田水利灌溉精细化管理方面还缺乏足够的监测站点和数据支撑。二是水利通信网络还不完善,近期建设内容也仅覆盖到灌区管理局和四大枢纽,沿茨各级水利管理部门的管理所等单位还无法覆盖到,无法有效保证业务在线办理、视频在线高速传输等要求,制约了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和工程效益的发挥。三是应用系统功能较为简单平面、缺乏深度,目前“灌区一张图综合管理平台”地理信息、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比较浅的层次。为全面实现灌区现代化,需要立足于灌区业务开展和职能管理实际需求,建设灌区信息化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强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
5.灌区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依然严峻,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灌区居民生产生活、活动强度的加大,生态环境受人为影响较大。农田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渠道,以及大量未经处理的禽畜养殖污水、村镇污水排入渠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灌区生态保护、节水减排示范等方面还存在空白,灌区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形势仍然严峻。在强化灌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水文化保护和建设也成为灌区现实的客观需求,保护和传承水文化有利于提高灌区水生态文明、水文化建设水平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引导灌区建设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灌区现代化改造布局思路
1.灌区工程设施体系布局思路
灌区沿茨淮新河两岸发展灌溉,灌区整体分布上呈一轴两翼七区的格局,经过多年运行,在工程设施总体布局上基本满足灌区运行要求。灌区现代化改造在总体上维持现状工程布局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并充分考虑灌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灌溉方式等,对工程设施体系加以完善,健全灌区功能,提出如下总体布局思路:依托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引江济淮等区域工程格局,以茨淮新河为水源中枢,沿河渠首提水泵站、引水涵闸为配水节点,现有骨干灌排沟渠为输水动脉,田间工程为单元,构建灌排畅通、引蓄自如的灌区灌排体系。在进一步完善沿河渠首水源工程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灌区中节水潜力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大的骨干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的设施配套改造,同时强化灌区工程管护设施的配套升级,注重灌区骨干灌排体系建设与农业农村田间工程建设的深度结合,不断增加灌区灌排能力,提高灌排效率。
按照智慧灌区要求开展灌区量测水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围绕灌区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及灌区工作和业务需求,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聚集灌区工程运行、河渠沟调度、智慧灌溉、应急处置、便民服务等方面,构建灌区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河渠沟水系、管理运行体系三维一套网络平台目标,加强建设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目标控制为依托的灌区信息化设施,以提升灌区管理水平。
2.灌区管理体系布局思路
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要求,积极完善灌区运行和管理机制。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由“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向“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灌区管理模式转变的灌区管理模式。完善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构建科学高效的灌区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灌区水费征收由现行的协议收费模式,逐步转换为综合水价,分类计量、超定额累进加价模式。项目建成后农业水价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灌区农业用水总量得到控制,用水定额管理普遍实行;灌区基本建立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灌区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3.灌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布局思路
生态灌区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指导下,以维持灌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及修复脆弱生态系统使其形成良性循环为目的,通过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恢复与重构、水景观与水文化建设、灌区生态环境建设基准及监测管理方案等多方面的生态调控技术措施,形成生产力高、灌区功能齐全、水资源配置合理、生物多样性高、单位用水量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的灌区。
茨淮新河灌区改造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综合考虑灌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景观条件,紧紧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五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形成以茨淮新河为中心的灌区水生态、水文化保护格局。加强水源涵养、河湖生境形态修复、物种多样性保护,地表水保护、水域景观维护、水生态文明建设、地下水保护,构筑灌区水生态屏障体系。充分挖掘灌区文化元素,以茨淮新河和灌区骨干建筑物为依托,传承茨淮新河“开河兴利,艰苦奋斗”的水利文化及精神,为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谋篇布局。
三、结语
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是推进迈上新台阶、建设茨淮新河现代化灌区的重要阶段,灌区发展改革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全国灌区现代化建设尚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茨淮新河灌区需结合自身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合理确定灌区发展目标、建设标准和建设任务,按照总体规划设计、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稳步推进,力争为促进安徽省水利现代化发展、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