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安徽省淮河中游防洪面临的问题

2021-04-02

治淮 2021年2期
关键词:蓄洪区洼地洪泽湖

一、引言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流域面积广阔,约6.7万km2,范围主要涉及淮北、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滁州等10 个地级市(22 个区),以及30 个县、县级市。沿淮的地形地貌中,平原及洼地约占总面积的61%,面积约4.1 万km2;山丘区2.4 万km2,占36%;其他湖泊水面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历次黄河南泛的严重影响以及古河流的交互沉积,使得区域内部分地形高低不平,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在淮河以南3.0 万km2的面积中,西南为大别山区,沿淮是洼地,其他区域多为丘陵地带。地面一般由南向北倾斜,大别山地区平均海拔300~500m,淠河上游的众多山峰海拔都在1000m 以上,其中白马尖达1774m,为最高峰;丘陵区一般地面高程50~100m之间,沿淮洼地15~20m。淮河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南、北气候过渡带),造成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之人类活动以及历史黄河夺淮的影响,使得洪涝、旱灾频繁。

二、治淮工程建设过程

1951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广大老一辈治淮人深受鼓舞和激励,第一次把治淮工作推向高潮。安徽省先后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五大水库,开拓了包括濛洼在内的22 个沿淮行蓄洪区,提升淮河干流堤防等级,治理干支流河道,建设了大量的闸、站工程,开挖了茨淮新河、新汴河等多条人工河。该批工程的顺利完成,为后来的淮河治理提供了样板,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和1985年国务院召开了两次治淮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安徽省继续稳步推进淮河干流治理工作,包括干流河道整治、中游行洪通道扩大工程,提高沿淮行蓄洪区的内部安全设施标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使得行蓄洪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初步改善。

1991年淮河经历特大洪水后,国务院部署治淮19 项骨干工程,其中在安徽省境内实施工程有包括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等在内的14 项工程,总投资超250 亿元。

2002年1月18日,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淮河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新的部署任务,包括水库重建及加固、行蓄洪区的建设与调整、堤防等级提升和河道整治、城市防洪以及水土流失的防治等五个方面。

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淮河治理工作,一是争取将原定于2010年完成的时间提前至2007年底完成,二是要进一步推进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行蓄洪区建设调整等项目的深入开展,做到科学谋划,因地施策。

70年来,在国家不断投入之下,在治淮人的不懈努力之下,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框架在安徽省历年抗御水旱灾害的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得益于“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91年以来完成的治淮工程,淮河干流排洪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淮河的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启用行蓄洪区的矛盾明显缓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淮河干流排洪通道不畅,洪水滞阻成灾

淮河尾闾不畅,洪泽湖顶托影响明显。经黄河夺淮661年,水系混乱,河道淤塞,正阳关以下河道普遍淤高数米,大幅减小了河槽泄洪能力,增加了洪水漫滩时间;洪泽湖的形成,使淮河失去入海尾闾,淮河干流由独流入海改道入长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完成洪泽湖排洪任务,共开辟了三条排洪通道,包括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等,形成了以入江为主、入海为辅的排洪格局,但总体下泄能力不足。洪泽湖入江入海能力不足,使得洪泽湖水位常年居高不下,造成淮河中游长时间处于高水位状态,从而对淮河中游洪水形成强烈顶托,加重中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而且,洪泽湖入湖口还在不断淤积,将不断加剧顶托影响。

泄洪能力不足,洪水上滩时间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上河道经过整治,河道宽度达到1500~2000km,而正阳关以下河道许多河段的堤距不足1000m,部分卡口仅500~600m。浮山以下河道及入湖河段河床倒比降,洪泽湖湖底较浮山处河底高出约15m,且入湖河段洲滩和河槽高程年均抬高约1~2cm,进一步制约洪水入湖能力,加剧对淮干中游河道泄洪的影响。正阳关以上河段平滩泄量约1500m3/s,正阳关至洪山头河段为2500~3800m3/s,平滩流量不足2年一遇。7~10年一遇洪水即需启用行洪区辅助行洪。7000~8000m3/s 量级洪水时,实测水位甚至高于设计防洪水位,防汛压力巨大。

淮河两岸低洼,“关门淹”问题突出。淮河中游分布人口众多,但地势低洼,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浮山河道设计洪水位26.4~18.35m,警戒水位为23.9~17.15m,而沿淮洼地地面平均高程仅为20~15m,比洼地地面高程高出最低2m,最高处达6.5m。淮河中游2年一遇洪水即可导致漫滩,顶托支流和沿淮洼地的排水,干流平滩泄量小的问题越发突出;在干流水位不断升高和洪泽湖顶托双重影响的作用下,洪水漫滩持续时间会明显增长,沿淮洼地、其他支流受到的顶托也会越来越严重;当沿淮洼地将关闭涵闸抵挡干流高水位时,会形成上游来水无法排出,即“关门淹”的状态。淮河中小洪水漫滩最长时间可达3 个月,沿淮洼地排涝压力之大,甚至对秋季农作物的播种都造成了影响。上游河道的治理加快了洪水汇聚,而下游洪泽湖洪水出路未根本解决,淮河中游洼地区成为灾害多发型生态区,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生产圩问题复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相适应。淮河干流现状分布有21 处生产圩,保护面积74.1km2,圩内人口2.59 万人。生产圩破口进洪频繁,除魏郢孜圩、姚家湖圩外,一般2~4年进洪一次,有些生产圩几乎每年都破圩进洪,是洪水高风险区。区内缺乏基本的发展环境,造成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异常薄弱。省政府1981年提出过生产圩处理意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原有处理意见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治淮的要求,迫切需要提出新的定位及规划措施,补齐淮河中游河道治理的盲点与短板。

2.行蓄洪区启用频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淮河中游防洪体系中,行蓄洪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发挥了蓄滞洪水和辅助排洪的重要作用。在2003年、2007年洪水期间,淮河中游都启用了9 个行蓄洪区,共转移人口约38 万人。两次防汛的胜利,局部地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全国范围内使用最为频繁的蓄洪区是濛洼蓄洪区,自其建成以来一共使用了13 次,使用频率约5年一遇,反映出启用标准低的问题;南润段、上下六坊堤等行洪区使用超过10 次。现有行洪区中,寿西湖、董峰湖、汤渔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以及潘村洼等6 处行洪区没有进退洪闸,行洪时需要破堤行洪,行洪效果差,社会影响大。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始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蓄洪区内人口众多,启用行蓄洪区代价巨大。行洪、蓄洪给区内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区域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淮河常遇洪水要依靠上百万人居住的行蓄洪区来防御,实现之困难、代价之巨大可想而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已经与行蓄洪区布局严重不适应。

3.缺水形势严峻,制约沿淮淮北地区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是国家粮食主要产区和重要能源基地,人口众多、耕地丰富,但该地区也是我省水资源最为紧缺,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区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00m³左右,不足全国的1/4,加之来水丰枯变化悬殊和缺乏有效安全的拦蓄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较为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先后发生了1958—1959年、1966—1967年、1978—1979年、1994—1995年、1999—2001年 等 大面积严重干旱。缺水形势之严重已严重影响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更成为制约淮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另一方面,亟待建立行之有效的调蓄手段,使得淮河干流每年大量来水下泄。据相关数据统计,淮河干流蚌埠闸每年下泄水量约240 亿m³以上,其中临淮岗坝上多年平均实测来水量为113 亿m³。增强淮河调蓄能力,提高过境水及当地水的利用率,十分必要和迫切。

4.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突出

由于淮河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造就了淮河水量洪枯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交织并存是淮河独有特性。随着流域人口压力增大和经济活动频繁,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干扰,河口及沿淮湿地大量消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粗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及城市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已成常态,且随着人口增长呈日趋严重的趋势,区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质也趋于恶化,不仅包括地表水,浅层、深层地下水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水质性缺水情况严重;淮河沿线各城市群的发展迅猛,在城市空间的不断外扩的大趋势下,必然对淮河两岸湖泊、河流等不断侵占,导致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以及生态用水大量挤占,河流湖泊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淮河水量的洪枯变化大,区域中环境及生态用水严重不足,加之地下水超采,导致生态基流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物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治淮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20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未来对其治理的投资仍会逐年加大。本文通过对历次治理经历的梳理和现状问题的分析,为今后从进一步实施河道疏浚、生产圩治理等工程治理角度,解决淮河中游面临的防洪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猜你喜欢

蓄洪区洼地洪泽湖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流沙
分蓄洪区运用损失变化特点及应对策略初步探讨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洼地排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洪泽湖渔家
非洲 直销的投资洼地
峰丛洼地农作物面向对象信息提取规则集
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洪泽湖野生河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