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荪—水稻高效耕作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1-04-02全祖和颜有明陈桂荣李正美祝雪芳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阳竹荪南平市

全祖和,颜有明,陈桂荣,李正美,祝雪芳,黄 丽,魏 华

(1.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三农服务中心,福建南平354211;2.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农村局,福建南平354200;3.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三农服务中心,福建南平354200;4.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三农服务中心,福建南平354200;5.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三农服务中心,福建南平354200)

南平市建阳区地处福建省北部,是山区农业县,国家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由于种粮投入产出比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为了充分利用“竹子之乡”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2020 年在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塘楼村进行竹荪—水稻轮作模式示范,增收效益显著。根据示范结果,总结竹荪—水稻高效耕作模式及其丰产配套栽培技术,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推广该耕作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示范地选择在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塘楼村的南山坋水稻田,由南平市建阳区红有家庭农场实施。示范田土壤为黄底灰泥田,水解性氮170 mg/kg,有效磷7.7 mg/kg,有效钾206 mg/kg,有机质41.8 g/kg,pH 值5.13,海拔高度133.6 m,为平洋田,示范面积0.6 hm2。头季种植竹荪,用竹制品厂的下脚料竹屑作为竹荪生产栽培料,12 月6 日备竹屑渥堆发酵,每667m2用竹屑6.0 m3,发酵45 d 左右,栽培料下田,按梯形状条型均匀铺料,铺料后播种,选用长裙竹荪品种,每667m2用菌种量600 瓶(14 cm×28 cm 塑料袋菌种),5 月3 日开始采摘,7 月2 日采收结束。

水稻品种选用甬优1540,6 月16 日播种,软盘育秧,每盘播种子量75 g,7 月5 日移栽,机械化插秧,每667m2插秧20 盘,机插规格14 cm×30 cm,每667m2插秧1.4 万丛以上,9 月16 日齐穗,10 月25 日成熟时调查取样考种、收割测产。示范过程中分别记载竹荪、水稻耕作的投入成本及人工费用,最后计算分析该耕作模式的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竹荪产量表现

示范地种植竹荪0.6 hm2,5 月3 日开始采收竹荪,7 月2 日收获结束,共收获竹荪534.15 kg,平均每667m2竹荪产量59.35 kg。

2.2 水稻产量表现

水稻成熟后机收烘干,水稻种植面积0.6 hm2,共收获稻谷5 850.0 kg,平均每667m2产量650.0 kg。经调查取样考种,结果每667m2有效穗数17.6万,每穗粒数187.5 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3.4 g。

2.3 经济效益分析

竹荪—水稻耕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见表1,看出:竹荪每667m2产值14 244 元,每667m2投入成本5 490 元,利润8 754 元,利润占产值的61.5%,投入与利润比为1∶1.59;水稻每667m2产值1 755 元,每667m2投入成本1 040 元,每667m2利润715 元,利润占产值的40.7%,投入与收入比为1∶0.69;竹荪+水稻的每667m2利润合计9 469元,其中竹荪的利润占总利润的92.4%。可见,竹荪—水稻耕作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竹荪采摘和烘干过程中,需要雇用部分劳动力,特别是增加了农村妇女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因此,竹荪—水稻耕作模式能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栽培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表1 竹荪—水稻高效耕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3 主要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3.1 竹荪高产栽培技术

3.1.1 田块选择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较肥沃、连续3 a 未种植过竹荪的水稻田。

3.1.2 备料发酵12 月上旬将新鲜的竹屑堆置于种植田块附近,按每667m2用6 m3的标准堆料,每堆料用碳酸钙30 kg、尿素50 kg 撒于表面,再人工均匀翻料,浇透水发酵,当堆料中心温度达70℃时,要进行翻料(一般翻堆3 次),发酵45 d 左右[1],次年1 月下旬将发酵好的竹屑运入种植田铺展,按梯形条状均匀铺料,行距80 ~100 cm,料厚约20 cm,铺料后7 ~10 d 播种。

3.1.3 播种整畦将竹荪菌种掰成鸽子蛋大小的块状,按梅花型分布播种,每隔8 ~10 cm 播种一穴,播种后用畦两边的泥土完全覆盖,厚度3 ~5 cm,形成中间高、两边低弧形,畦高20 ~25 cm,畦宽50 ~60 cm,沟宽30 ~40 cm,之后再盖稻草或杂草2 ~3 cm,防止雨水冲刷引起土壤板结,起到保湿防晒作用;当温度低于15℃时,需要再加盖薄膜保温[2]。

3.1.4 出菇管理出菇前搭盖好荫棚,在畦床上搭建遮阳网大棚。用竹木作立柱,按长、宽、高分别为5 m×6 m×2 m 规格搭建大棚,大棚立柱顶端和四周用铁线拉紧固牢,然后覆盖90%遮阳率的遮阳网。在下雨天气要开沟排水,防止积水浸害菌丝。出菇期如果出现干旱天气,则采取夜间灌跑马水,保持沟底浅度蓄水[2]。喷水时,晴天多喷、阴雨天不喷。

3.1.5 采收烘干采收最佳时间在早上6:00—10:00,一般竹荪开裙、菌盖和孢子泥易剥离时就可以采收。采收后的竹荪要及时整理摆筛,集中烘干8 ~10 h,烘干后按50 g 左右一捆捆绑,装入塑料袋密封,及时销售或避光保存。

3.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3.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选用生育期适中、米质较优、产量高、抗性好的感光型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6 月中旬播种,确保寒露风到来之前安全齐穗,药剂拌种,软盘育秧,每盘播种量75 g,基质盖种,盖防虫网,培育壮秧。

3.2.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水稻机插秧的秧龄控制在20 d 以内,机插规格14 cm×30 cm,每667m2用秧20 盘,每667m2插秧1.4 万穴以上、基本苗4 万以上。

3.2.3 科学管水,苗够晒田竹荪收获结束后,及时清理遮阳网和竹木立柱,灌水旋耕耙平,机插时掌握无水层插秧,插秧后复浅水护苗,返青分蘖期保持浅水,当每667m2茎蘖数达到18 万左右时,适时排水晒田,孕穗至抽穗期要复浅水,灌浆结实期保持干湿交替,忌过早断水,促进整穗谷粒的完熟,提高产量和稻米品质。

3.2.4 配方施肥,减肥增效竹荪收获结束后种植水稻,稻田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改善,有利于水稻的高产稳产。甬优1540 的生育期适宜,穗大粒多,需肥量大,在施肥管理上采用前促中控后补施方法。每667m2施纯氮12 kg,N、P2O5、K2O施用比例为1∶(0.5 ~0.6)∶1,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机插前每667m2用50 kg 水稻专用肥(N-P2O5-K2O=12-7-9)作面肥,插秧后7 ~10 d 施用除草剂、每667m2追施水稻专用肥30 kg,齐穗后每667m2用尿素5 kg+氯化钾5 kg 作穗粒肥均匀撒施,养根保叶防早衰,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产量。

3.2.5 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竹荪后种植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要根据田间观察,结合病虫预测预报,选用高效低毒对口农药统防统治,推广太阳能杀虫灯杀灭成虫,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农药使用,降低成本,环保安全。水稻进入黄熟期适时机收,烘干。

4 结论

南平市建阳区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2℃以上,3 月中旬以后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满足竹荪菌丝生长要求。建阳的竹类资源丰富,竹制品企业多,用竹制品下脚料竹屑种植竹荪,可以变废为宝。当地农户种植竹荪技术成熟,管理水平较高,竹荪在田间栽培时间约6 个月左右,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一季竹荪,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示范结果表明,每667m2竹荪和水稻的产量分别为59.35 kg 和650.0 kg,竹荪—水稻栽培模式每667m2经济效益达9 469 元。由此可见,南平市建阳区采用竹荪—水稻的耕作模式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竹荪栽培后的水田要间隔3 a 以上才能再次种植竹荪,农户自家责任田不能连续种植竹荪,发展竹荪受到一定限制,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更换水田才可以种植。因此,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更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适应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建阳竹荪南平市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竹
菌中皇后话竹荪
南平市对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竹君”食疗菜
健康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南平市
一碗竹荪汤
建阳:多措并举开展产业扶贫
建阳区革命遗址修建纪念碑(亭)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