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原上的「功夫」兄弟
2021-04-01吴勇
吴勇
中国海油援藏干部,那曲市委副秘书长,尼玛县委副书记公建伟,看望“结对亲戚”,慰问对口乡镇贫困儿童。
“嘿,一个姓公,一个姓付,俩人一起援藏,以后你们就是‘功夫兄弟组合了……”
2019年6月底,在中海油援藏扶贫工作半年会上,新老援藏干部交接时,离任援藏干部张喆、王文波无意间的一个玩笑,为新一届援藏干部公建伟、付晓宇叫起了一个响亮的称呼。
从2002年开始,中海油作为首批十六家援藏企业之一,对口支援那曲市尼玛县。近20年来,先后派出援藏干部七批14人、工程技术人员五批16人。
“新一批援藏扶贫工作队赶上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既要锤炼克服高原反应的硬功夫,更要在完成好党组扶贫工作任务上下硬功夫”。这是新老援藏干部交接时的殷殷嘱托。
相互搀扶,磨炼“功夫”
尼玛县位于西藏那曲西北部,全县平均海拔4800 米以上,高寒缺氧。
2019年8月初,公建伟和付晓宇与送行的中海油同事一起,从拉萨来到即将开展援藏工作三年的那曲尼玛县。尽管在拉萨作了短暂的适应调整,对高原反应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平步登天的感觉着实给两人一个下马威。
山东人公建伟有着1.83米,190斤的体态,本身就属于“耗氧大户”,付晓宇从小生长在优越的都市环境里,两人都从海拔2米的渤海沿岸跃升到海拔4600米的藏北高原,“头疼头晕,每前进一步都要伴随一个深呼吸,严重失眠,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因为水土和气压的缘故,最初的几天一直伴随着腹胀腹泻,到县里十天时间,体重骤减了15斤,减肥目标实现了。”
初到县里一周时间,正赶上脱贫攻坚督导验收,两人就分别带着行李进驻海拔4800米的阿索乡和荣玛乡,即便短暂的分别,两人坚持每天电话嘘寒问暖、相互鼓励。
公建伟援藏后,妻子一人在家带着三个孩子,每天既要上班工作,还要照顾三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即便两地万分的牵挂,但每次通话彼此默契地从不说过高原的苦和家庭的累,电话中妻子一句“放心地去工作,家里有我!”为他万里奔波增添了底气。
付晓宇和妻子都是双独子女,双方父母年迈,且父亲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两个孩子都处在小学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妻子每天既要上班,还要辅导不同年级孩子的学业,照顾老人的压力更是压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临别时家人那句“扶贫是大事,全家都支持你!”,为他远征跋涉注入了力量。
“援藏一家亲”微信群,是援藏后两家共同建立的亲情交流群,从吃到穿,从照顾孩子,到高反和醉氧保健知识,为了做好援藏工作,全家人都在支持。
由中国海油援助,与四川华西医院医疗援助队联合开展“送有医下乡”活动
“输血”与“造血”,助力精准脱贫
2020年是尼玛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年,中海油投入援藏资金4000万元,其中用于产业扶贫和民生领域的援藏资金占当年援藏资金总额的98%。
尼玛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文部乡境内的当惹雍措,是西藏原始苯教及信教群众崇拜的最大圣湖,也是象雄文化的发源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把尼玛县的蓝天、雪山、冰川、湖泊等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北风土人情结合起来,打造县城到文部的旅游精品线路,努力打造藏北明珠新形象。
2020年6月,尼玛县文部南村中象雄酒店(一期)建设项目顺利开工,该项目以中象雄文化为主题,集客房、餐饮、茶艺、休闲于一体,建筑面积3717.79平米,文化广场、路面硬化、绿化工程等配套齐全,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2020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 2021年竣工后,将极大提升县旅游产业基础配套服务水平,完善当惹雍措景区的游客服务接待能力,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不少于50人,预计为文部乡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项目分红受益不少于1000元。
"功夫兄弟"援藏那曲市尼瑪县的中国海油援藏干部公建伟、付晓宇
2020年7月开始,投入1200万元对商业街供暖、给水、排污等综合改造,经过三个月建设,改善了尼玛县主干道的商业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县城的商业综合服务水平。
来自浙江的县城超市老板吴欢荣说:“现在商铺业主不用再远途取井水、不用烧牛粪取暖、不再沿街泼洒污水,环境更整洁了。”
“往年每到冬季,外地商户因为天冷生活条件差,纷纷回家猫冬,现在外面飘雪了,我们一样可以吃上花样繁多的饭菜”, 县城异地搬迁点居民普赤高兴的说。
志智双扶,做好脱贫引路
次仁措姆出生在尼玛县卓尼乡,通过援藏干部帮扶,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通过中海油“基层医疗从业人员培训培养项目” ,成为尼玛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
“现在我每月不仅有2300元的稳定收入,通过努力工作,每月还可以领取到3000元左右的绩效工资。”她勤奋好学,苦练技能,先后被评为年度优秀护士、年度优秀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次仁措姆的成长经历让援藏工作队看到,帮扶一个学生,可以点亮一个希望。精准帮扶,就要做好学生就读、就业的全程帮扶。
2020年特殊就业季,中海油对口帮扶西藏自治区六个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学生招聘计划由150人增加至250人,所属8家公司近50个基层单位共发布70多个招聘岗位,并将招聘范围扩大到近五年毕业的大专以上学生。
为抓住机遇用好这项就业政策,鼓励西藏毕业生积极报名,两人通过上门访、打电话、召开动员会等方式,与学生“面对面”沟通央企就业优势和地方鼓励政策,鼓励学生尽快走上就业岗位,在中海油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西藏大学开展“共战疫·雪域春风—中海油空中招聘”活动,与西藏职业学院开展“职战疫情·中海油抖音空中招聘专场”,全力推进“中海油就业筑梦”行动。经过各方支持和不懈努力, 115名贫困大学生与中海油签约,31名农民工派遣到中海油组团劳务,招聘人数创历史新高。
在中海油炼化公司大榭石化工作的那曲大学毕业生拉姆说:“爸爸妈妈知道我来中海油工作,每天都十分的开心”;在云南销售公司工作的阿里大学生康卓说:“一座又一座山,我走出来了,梦正在实现”。
用心用情,为特殊群体送关爱
冬天的藏北,全天平均温度零下15℃,平均风力8级以上,刺骨的寒风犹如万条银针,穿再厚的棉衣都可以刺透到骨子里。高原寒冬,病残致困家庭的期盼,年迈孤寡老人的身影,贫困牧民家庭的生活冷暖,成为援藏工作队的牵挂。从2019年12月开始,他们每年组织开展的“冬送温暖”系列活动,为贫困家庭送去暖流。
9岁的次旺曲丹是文部乡完小二年级的学生,年幼玩耍时不慎摔伤手臂导致骨折。次旺家中有五口人,姐弟年幼,父母轮流游牧,家庭困难,由于基层乡镇医疗条件有限,受伤后仅做了简单的处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被县医院鉴定为“四级伤残”,但如能及时手术治疗,伤残的胳膊仍有康复缓解的希望。
中国海油援藏干部,那曲市委副秘书长,尼玛县委副书记公建伟,看望“结对亲戚”,慰问对口乡镇贫困儿童。
“一定要让孩子尽快接受治疗,在未来成长的路上有一只健康飞翔的‘翅膀”。在了解到孩子的病情后,中海油“救急难”基金为这个困难家庭送去了两万元帮扶款。
同样享受到救助政策的索朗玉珍是尼玛县俄永村村民,因患癌症先后到那曲、拉萨治疗,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在救急难帮扶中,索朗玉珍领取到了2万元救济金,为继续治疗解决了燃眉之急。
“同舟工程—‘救急难行动”是中海油公益基金会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开展的专项公益救助活动。主要是面对病残致困家庭,采取“一事一办、特事特办”的方式,实施现金救助。
为让最需要帮助的病困残疾家庭及时得到救助,两年来,“救急难”基金共帮扶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141个,其中四级以上残疾的家庭困难户占70%,患癌症、先心病等因病致困家庭占30%,发放最高救助金2万元,累计发放救助金100万元。
伦珠嘎央是尼玛镇政府保洁员,丈夫和大儿子在外游牧,全家8口人中有4个孩子在校读书,其中两个女儿在绍兴文理学院读书,两个儿子分别读高中和初中。虽然工资收入微薄、日子过得清苦,但两个读大学的女儿一直是她内心的骄傲。
在困难员工和农民工子女大学助学救助活动中,伦珠嘎央领到了2000元的助学金。她感激地说:“感谢中海油的帮助,虽然现在困难了点,但我有信心让四个孩子都去大学读书,去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报效中海油、建设家乡……”
大學生助学活动资金源于中海油对口援藏工会项目,两年来,共有近200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领取到了45万元的大学生助学金。单亲家庭、家庭成员长期伤残患病的困难家庭学生得到了优先资助。这些家境困难且心怀梦想的阳光学子将更安心于学业,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为传递中国海油的温暖,每年中海油“扶贫日”活动期间组织开展衣物及图书捐赠活动。2019年收到捐赠800余件,2020年捐赠正在物流途中。这些爱心物资将全部捐赠到县敬老院、学校作为周转服装,同时捐赠到各乡镇困难家庭,让“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的人民感受到阳光,大海与高原将紧紧地握住双手,让最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中海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