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声合唱团的曲目选择与创作艺术

2021-04-01陈鹤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期

【摘要】作为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合唱团渐渐成熟完善,年龄层次渐渐向各阶层扩展。作为音乐课堂的重要延伸,童声合唱团的感染力与震撼力非常强,教师以童声合唱团为基础,强化幼儿对音乐知识的认知,不断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本文结合童声合唱团实际情况,提出童声合唱团曲目选择与创作艺术的对策,为推动童声合唱团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童声合唱团;曲目选择;创作艺术;合唱作品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2-159-03

【本文著录格式】陈鹤.童声合唱团的曲目选择与创作艺术[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2):159-161.

前言

幼儿阶段属于打基础关键时期,幼儿阶段的教育与引导对幼儿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有效音乐教育形式,合唱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认知、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态度。教师需要重视音乐知识的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与音乐综合素养,创新童声合唱团音乐表现形式,注重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有效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与综合能力。因此,教师教学中需要重视合唱训练,做好童声合唱团的曲目选择和创作。

一、合唱概述

(一)合唱的产生

合唱指两组及两组以上的人构成的不同声部并且共同演唱一首歌曲,属于多声部、集体性演唱形式。合唱以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与四声部合唱为主,合唱属于集体演唱艺术,不仅有利于直接抒发情感,还有利于激发听众共鸣。同独唱不同,合唱团人数较多并且声部之间很难实现乐曲处理上的和谐统一。合唱的音域范围比较广,强弱对比较为明显,表现力比较强,音色也呈现多元化,这就使得合唱难度较大。

(二)合唱分类

根据发声群体不同,合唱大致分为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无论何种合唱,都是经历变声期后,特别是混声合唱,是经历变声期后男女声部混唱,常态下,混声合唱分为男女高声部、男女中低声部。此外,混声合唱还包含同声合唱,也就是在各声部细化为若干个声部,诸如,女高一、女高二声部。童声合唱则是未经历变声期的童声。伴奏形式上,有无伴奏与有伴奏两种。

(三)童声合唱

印象中,童声合唱无论是声音上还是发出声音的主体,都无可挑剔。童声合唱促使人们能够自然忘却个人社会属性,尽情享受天籁之音。在音色上,孩子们的声音仿佛具有直入云霄、深入人心的力量,孩子的声音最为自然,未经过修饰,是最纯真、最天然、最善良的声音。

二、童声合唱团的组建

(一)组建思路

童声合唱团的组建关键在于合唱团规模与合唱团团队架构。一般来说,合唱团规模越大,合唱团覆盖范围越大,合唱团影响力随之提升,但合唱团人数多致使合唱团组织管理难度增大,同时团员素质很难保证,致使合唱水平很难提升,最终合唱团演出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规模和效果间矛盾和制约,为了寻求平衡,确保合唱团规模的合理性、科学性,目前每个合唱团规模控制在50人左右。若是合唱团人数过少,那么很难均衡各个声部;若是合唱人数过多,那么团员选拔难度与合唱团组织管理难度都会增加。以A幼儿园童声合唱团为例,目前A幼儿园所有幼儿都参加童声合唱团,数量达到100多人,在组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由于对阵势方面的盲目追求而忽视了合唱团的整体素质,避免将一些基础不够扎实、音准存在问题、乐感不强的学生纳入到团队内,否则直接影响团队成员与团队整体的发挥。

明确合唱团规模后,需要进行团员的分配与合唱团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每个团员特质,保证每个团员都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而合唱团内人员架构直接影响合唱团的风格与质量。经过不断摸索,童声合唱团采取明确分工、多层级组团思路,有效发挥团员优势,实现各个声部的平衡,做好后备组、学生家长科普,提升童声合唱团教学、训练以及演出的有序性、高效性。合唱团分工明确,团长承担合唱团的管理工作,副团长承担日常事务,诸如,团内人事变动、资金报账、日常训练以及演出服等后勤工作。艺术总监承担合唱团艺术指导与指挥,是合唱团灵魂。合唱委员会则决定是否开展合唱团活动,艺术总监则是根据合唱团实际情况确定合唱的曲目、形式以及训练安排,确保合唱团正常运营。童声合唱团团员年龄都比较小,因此,合唱团还专门设置家委会,定期开展对学生家长的声乐知识普及工作,定期與家长沟通,通过家长配合监督掌握团员学习情况,有效提升合唱团演唱水平。在划分声部上,需要严格遵循金字塔分布原则,诸如,低声部声音更有气势、更沉稳饱满,因此,童声合唱团的低声部团员人数比较多。中声部属于过渡声部,人员分配适中。高声部声音更明亮、更清脆,因此团员数量相对较少,声音较小。在团员分配过程中,根据团员实际发声情况进行声部分配,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声部间平衡性,根据作品要求优化声部力量配置。

(二)童声合唱团组建意义

1.有利于提升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

幼儿年龄较小,可塑性相对较强,教师在组建与训练童声合唱团时需要提升训练有效性,

为幼儿传授更系统、更全面的音乐知识技能,通过训练发现幼儿存在的不足,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与提升方案,培养幼儿良好的歌唱技巧与歌唱习惯,提升幼儿音乐知识储备,培养幼儿的音乐核心素养。

2.有利于培养幼儿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童声合唱团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同幼儿的沟通,促使幼儿明确个人在合唱团内的位置,同时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沟通,优化演唱质量,无形间提高幼儿交流能力与交往能力。童声合唱团在训练及演唱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幼儿与同伴配合,积极探讨演唱方式,达成统一意见,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

3.有利于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童声合唱团的音乐感染力、音乐震撼力都比较强,给予幼儿更积极的音乐熏陶,促使幼儿能够更深刻体悟音乐,净化幼儿心灵,达成积极向上人生态度,促使幼儿能够热爱生活,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养。组建童声合唱团对提升幼儿各项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需要提高认识,明确幼儿合唱团的定位,积极探讨童声合唱团组建策略,提升音乐教育接受度。

三、我国童声合唱团发展现状

(一)地域间发展差距大

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影响致使中国在发达地区、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并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一线城市学校大都设置童声合唱团,很多优秀合唱团甚至与世界接轨。经济欠发达地区,童声合唱团较为普通,合唱训练教育不足。在贫困地区甚至无法顺利开展音乐课,这就使得中国合唱团呈现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愈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很多地区学校都开始组建童声合唱团,特别是素质教育理念推行,音乐课程成为幼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童声合唱团起点低、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差距比较大。

(二)童声合唱团并未受到重视

由于教育体制与价值理念影响,社会、学校、家长等对幼儿培养侧重点不同,实际上,更注重文化课程、语言课程培养,对于培养幼儿艺术素养方面的关注度并不高。在音乐教育中,很多家长更倾向于学习乐器,认为合唱教育无法突出個人。幼儿园培养中,为了能够提升知名度,也更加侧重文化课程,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足。

(三)缺乏童声合唱作品

由于中国音乐教育发展较为缓慢,音乐教育并不受重视,这就使得中国严重缺乏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再加上专业性音乐合唱教育人才、指挥人才培养难度比较大,这就使得优秀童声合唱作品非常匮乏,目前童声合唱作品仍然选择经典曲目或者是移植国外,无法满足童声合唱团的发展需求。

四、童声合唱团的曲目选择与创作艺术

(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1.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从近些年来看,一些合唱团出于比赛需求或者是表演震撼力,往往选择排练一些难度较大的成人混声作品,诸如,《祖国颂》《长征组歌》等等,虽然成人混声合唱作品具有很积极的意义,但演唱效果却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团员嗓子上的负担。若是幼儿长期演唱成年人作品,远离幼儿生活情趣,幼儿会渐渐丧失合唱的信心与兴趣,因此,在选择合唱曲目时,需要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扬长避短、量体裁衣

纵观古今中外,合唱作品浩如烟海,若是没有合格的领唱,那么无法排出合格的合唱曲;若是合唱团协调感不强、音准不佳,那么就不要排练无伴奏合唱。若是合唱团缺乏转调意识与离调意识,缺乏对西方音乐的感受,那么就无法排练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因此,曲目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合唱团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提升幼儿合唱水平。

3.紧扣主题思想

在选择合唱曲目前,需要明确合唱团的规模以及演出主题,需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主题选择合唱内容。以庆六一儿童节为例,若是选择《小白菜》为合唱曲目,无论是在演出情绪、演出内容还是演唱风格,都增加了晚会的不和谐因素。

(二)作品风格和色彩相统一

最初,色彩来自美术,在合唱中,颜色主要展现在音响效果方面,属于音响色彩。音响色彩并不只是一般意义的颜色,更是合唱音乐内音响组合手段。以音的横向组合关系来看,主要体现在调式色彩,音的纵向组合则体现在和声色彩,不同声部、不同因素组合彰显音色变化。合唱色彩需要结合合唱作品内容所要表达的情绪,通过情绪增减形成色调起伏。风格为艺术生存提供更大的空间,以《月光》为例,贝多芬和德彪西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在合唱中,音乐基本情绪则决定合唱作品基本格调,合唱音乐风格体系则决定同种格调类型的不同。风格,实际上,属于基本情绪内容的形式化、具体化,丰富形式手段,同时赋予具体的情绪内容。在可能条件下,合唱团内各个声部都需要有意识开展风格、色彩相靠近的训练,诸如,在排练《山童》过程中,选择西南特色音调,整首歌曲的色调非常的活泼,作曲家在其中加入很多变音、滑音和倚音等,构成特色风格,融入夸张化、民族化、生活化以及口语化内容,真实展现作曲家创作意图。合唱作品民族性、地域性直接影响合唱作品,那么需要根据合唱作品风格选择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例如,在合唱曲《街头少年》排练过程中,若是在风格处理与色彩处理上,选择与《山童》相同的色调,那么整个合唱曲就显得不伦不类。若是合唱团已经适应“中国化”合唱作品,那么很难演唱外国合唱作品,因此,在选择曲目过程中,坚持民族音乐和创作音乐并举,多层次、广泛性接触合唱曲目,充实合唱曲的数量。

(三)契合幼儿语言特点和心理特点

在曲目选择与创作过程中,观念转变至关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孩子们的接触面积逐渐拓宽,也更加早熟,体悟也更敏锐。儿童歌曲创作深刻把握儿童审美趣味与儿童视角,注重对前瞻性、真诚性精神生活的追求,丰富幼儿高尚心灵,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对人类的热爱,通过学习和研究经典,促使幼儿能够流露出最自然、最本真的思想,激发创作热情与精神动力。歌曲创作过程中,需要熟悉幼儿生活,旨在于体现新历史时期幼儿的特点。童声合唱歌曲创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问题,诸如,语言与词汇是否新颖,是否有理有情,是否具备作品感染力。童声合唱作品创作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创作框架,创设新视角,注重各类体裁开掘,创作一些普及难度更低的歌曲,控制好难度与音域,提升作品的传唱度。

(四)考虑指挥的作品驾驭能力

作为合唱团的灵魂,指挥不只是合唱团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还是合唱团的指导者,指挥对合唱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优秀的指挥需要具备作品驾驭能力,因此在选择合唱曲目时需要重点考虑其是否能够驾驭。一名合格的指挥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指挥能力与指挥技巧,还需要具备准确的速度感、节奏感以及敏锐的听觉。此外,合唱作品处理能力、音乐想象力、鉴赏力,以及排练合唱能力至关重要。若是合唱团没有称职的指挥,那么选择排练难度较大作品,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合唱艺术属于立体化声乐交响艺术,不仅影响各声部音响均衡、音响平衡和音响协调,同时还需要强调多层次音质、音色与力度变化,明亮丰富的共鸣、清晰咬字与良好音准至关重要,优化合唱效果。

五、结语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合唱艺术迅速发展并且成功组建出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童声合唱团,但童声合唱团的曲目选择与创作并不简单,不仅需要明确合唱团定位、团队架构以及规模,还需要重视团员选拔。合唱团在宣传运营过程中,需要明确曲目选择与创作的重要性,逐步实现乐团管理运营机制的规范化,推动童声合唱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雅楠.“闪亮童星”少儿合唱团成长报告及对童声合唱团发展的启示[J].中华少年,2019(21).

[2]陈楠.合唱教育欠发达地区童声合唱团组建状况探析——以潮州爱乐童声合唱团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6).

[3]樊迪.谈童声合唱团的建设[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9(12).

[4]冯继玉.浅谈零基础童声合唱团之训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3).

[5]颜莹.童声合唱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路径[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9(4).

[6]张月.童声合唱团的组建和训练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9(6).

[7]文伟.浅论童声合唱中发声训练的重要性及练习方法[J].明日风尚,2019(16).

[8]李平平.小学童声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

[9]吴国斌.小学童声合唱团训练的研究[J].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8):135-136.

[10]吕苏.童声合唱团组建及训练要素探析[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13).

作者简介:陈鹤(1989-),男,汉族,福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