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里的中国》序言

2021-04-01郑欣淼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屋脊仙人宫殿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过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王国维也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说法不同,表达的意思则差不多,即认识事物、成就事业,都有个积累、不断提升直至进入新境界的过程。李少白拍摄故宫,同样有这么一个经历。

在北京的摄影圈,其兴趣大多是从拍摄故宫开始的。李少白也不例外。紫禁城是一座伟大的城,以其雄伟壮丽的宫殿建筑与流传千古的文物珍宝,为摄影者提供了无尽的创作资源。从图像学角度看,它经得起拍摄,经得起寻找,经得起发现。

李少白说,他任何时候任何一次走进故宫,每一次每一刻总有每一次每一刻的感觉与发现。他说他的这种感觉是拍摄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所没有的。他说他自己也觉得奇异。他相信无论怎么拍,都无法穷尽故宫。

但这个时候他看到的故宫,还只是故宫。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满足于这样的重复,他还在思索,特别是这时他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2003年7月16日下午,在沐浴着夕阳的太和门广场,举办了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拍摄电视系列片《故宫》协议的签字仪式。这是一个宏大的文化工程,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拍摄过程。李少白幸运地全程参与。他因此看到了故宫各类文物藏品的精粹,他进到了游人罕至的殿阁佛堂;不仅如此,他还仔细地聆听了专家的讲解。与此同时,他还趴在屋顶上拍摄故宫的百年大修,关注着故宫的建设与发展。他俨然就是一个故宫人。

这个时候,同样是四时风光,他逐渐从中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沧桑;还是那些宫殿,他更多联想到的是宫闱风云;对于故宫的文物珍宝,他则思考着它们背后的人和事。总之,这时的故宫,已不同于他原来看到的故宫。故宫也不只是600年的故宫,而且与中华文明史及中国宫殿史、帝制史联系了起来。可以说,他在深入故宫的历史,寻求故宫的价值。这是个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不能说已经结束了。

他体会到,对故宫了解得越多,越会加深对故宫的感情。因为紫禁城宫殿连结着中国的过去和今天,它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按下快门时,常常觉得这不是简单在摄影,而是在和历史对话。他以其特有的感悟,审视现实,并且透视时空历史,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启示,进行着艺术的创造。

于是他再看到的故宫,就是蕴藏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故宫。他的故宫照片,就是他用摄影语言对故宫的发现与理解,即用镜头对故宫价值与意义的诠释。

基于对故宫价值的深刻理解,李少白因此也重视故宫文化的传播,办展览,出影集,以他精美而富有个性化的影像,使人们对故宫这个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

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故宫里的中国》一书,是李少白关于故宫的新著。这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团队与作者一起思考、研讨、创作的。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大故宫”的格局,以美文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把故宫的宫殿、文物和历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国、家、屋”3个维度,高屋建瓴地为“故宫画像”,为“中国写生”。在这部书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一顶凤冠,反映了明万历时期奢靡的风尚;一件面簪,诉说着道光朝一名后宫妃子的悲惨境遇;一组先秦石鼓,则记录着中华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等。

这是一部下了功夫的好书,特向读者热情推荐!

郑欣淼

2021年1月25日

“骑凤仙人”是屋脊边缘处安放的仙人走兽中的首兽。从“仙人骑鸡”向后上方排列着若干小兽,均称垂脊兽,随着殿宇等级的不同而数目不一。

太和殿大殿屋脊的脊兽,11个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的大殿前才配有的,仅此一处。

御花园里的亭子和盛开的杏花在水池里的倒影

故宫内宫甬道的雪景

御華阁屋脊上的金龙,远处可见北海公园的白塔

太和门的内景

猜你喜欢

屋脊仙人宫殿
云蒸霞蔚大别山
开卷有益
唐诗赏读——仙人
谷仓山
论南通传统民居屋脊的装饰艺术特征
给仙人的信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在西藏
给仙人的信
阿掘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