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4-01陈勃廷王恒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凤城市旅游发展乡村旅游

陈勃廷 王恒

摘 要:本文把凤城市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凤城市旅游发展现状,其次找出凤城市乡村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旅游产品单一、相关管理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调整、配套设施不全面、旅游推广体系不健全导致宣传效应被弱化等。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具体得解决措施:多元化开发旅游产品、健全旅游管理模式、优化并丰富建设相关配套设施、丰富旅游宣传内容并加强力度,以期为凤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发展;凤城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4.009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不仅意识到旅游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需要增加其可持续性,其他行业的发展对可持续性也更加重视。乡村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区域,与生产生活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文化,在拉动城乡经济增长与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这一大环境下,人民群众仍然存在美好生活诉求与現实境况不匹配的困扰,尤其在乡村方面的表现最为显著化。可以说,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全方位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振兴战略,同样是我国在初级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矛盾之一。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则是快速发展乡村经济、达成“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有效驱动力,具有关键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推动振兴国家战略发展是基础所在,而在这一进程中,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是实施振兴战略。总体来讲,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实施振兴战略,是为实现丰城乡村旅游区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

本文选取凤城市乡村旅游区作为研究主体,面向其发展战略展开有所侧重地分析,结合问题联系实际的提出优化当地旅游建设的建议。对于凤城市的旅游产业以及旅游经济的建设而言,完善的旅游建设策略,不仅对其当地乡村旅游事业的稳步建设大有裨益,同时对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推动相关旅游地、景区的发展也有着积极效应。面向凤城市的文化底蕴进行全方位开发,从而利用互联网渠道来有效宣传当地旅游特色与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1 凤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现阶段,凤城发挥大梨树村在乡村旅游方面引领作用,立足于农业产业与自然生态的良好资源禀赋,着力发展生态农庄、农业采摘、花卉观光与种植基地、田园综合体与农家乐等项目,通过对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事业的建设,来打造独具北方特色的乡村风情。全市现有各类赏花基地10余处,采摘点30余处,农家乐400余家,其中省级星级农家乐48家。爱河生态公园、蒲石河等项目全面开发建设,切实提升了乡村旅游档次和品质;奇石峡漂流、鸿运谷漂流、沙里寨金沙湾等滨水休闲项目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增加就业的同时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在此基础上,凤城还将与科研院所联合,不断努力打造乡村综合发展新亮点。

1.2 旅游市场开发现状

凤城市乡村旅游区成功举办了乡村旅游岛海鲜节、观鸟节享受游泳等特色旅游项目,赢得了国家五星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站点。东北亚贸易城市的北黄海温泉度假村鸭绿江湿地鸟类花园等国际商务旅游项目顺利,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中国,辽宁现在大量的乡村旅游和乡村远的截然不同的特点;农业休闲以及特色各异的旅游景区,是辽宁地区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项目,在这其中覆盖了农业生态园与农业科技、种植体现等各种项目。而凤城市乡村旅游区吃农家饭欣赏农夫的农场享受现场对乡村旅游的内容是城市欢迎的整体,凤城乡村旅游区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产品质量和服务从人员当然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等市场的需求。对凤城市乡村旅游近几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2018年凤城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3万人次,2019年人数增长接近50%,全年接待人数达到45万人次。

2 凤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 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前往凤城市进行乡村旅游体验的广大旅游群体,普遍以家庭、团队与公司为单位。单位数量通常在4-5人左右,利用自驾游前往凤城乡村地区进行旅游消费、休闲体验。产品结构整体有待进一步丰富,表现为参与类、互动性强的农旅游产品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客在当地的旅游天数,重游率并不高,这对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一方面,当地旅游消费主要侧重于观光休闲,如民宿式的休息住宅、采摘式的种植园观光等,缺乏丰富的文娱项目。尤其是凤城地区各地乡村旅游品牌的建立并不完善,表现为缺乏差异化优势,无法提高旅游产品的消费价值,难以打造品牌差异性特色。

凤城市乡村旅游目前出售的产品比较单一,并没有结合当地的旅游特色。而且当地的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性,毫无任何文化特色,很难吸引游客的喜爱。因此导致游客大多数还是以观光为主。除此之外,凤城市乡村旅游的旅游景点具有一次性,而且具有单一性,很大程度制约了此景区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挖掘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产品,最好多开发具有凤城市乡村旅游文化的特色的产品,开拓创新,努力发展凤城市乡村旅游文化产业。

2.2 旅游管理模式落后

对凤城市乡村旅游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凤城市乡村旅游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凤城市旅游景区发展的管理模式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并且当前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当前景区的问题主要是由当地的管理者进行带动。整体的思维管理模式一直处于相对保守,并且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在景区以后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凤城市更类景区的管理,只有合理的整合资源,才能带动经济的长远发展。

2.3 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鳳城市乡村旅游地域广阔,十分复杂的情况,因此,对于游客安全保证和游客对景区满意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必要的意义。当前,凤城市乡村旅游应该加强饮食、酒店、交通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完备的基础与配套设施层次在提高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整体满意度,以及提高重游率、拓展游客量等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就目前而言,凤城市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

目前,凤城市乡村旅游景区的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酒店宾馆分布不匀、条件差、数量较少都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表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和它的自然景观不相适应,因为酒店外观注重城市风格的建筑,但这种风格会损害凤城市乡村旅游的自然美和完整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旅游宣传会牺牲当地原有的自然环境,该地区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会受到影响。

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决定了当地的经济水平高低,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将使其无法容纳大量的游客群体,同时也使很多游客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该地区的兴趣。由于凤城市乡村旅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只有对当地基础设施加强建设,同时完整的旅游业体系早日建立,才能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2.4 旅游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凤城市乡村旅游网上能搜索到的信息少之又少,景区没有制作相关宣传片,而官方信息只有搜索微信公众号才能看见景区的一些图片以及简介。景区宣传不到位,导致旅游者了解很少,缺乏知名度。在当今社会,旅游业蓬勃发展,更多人选择到不同的地方游玩,很多人都会用搜索引擎以及各种APP来搜索相关景区。景区经营管理人员没有通过更多的方式来宣传,不知道这个景区的人并没有更多的途径来了解,大都只有本地人才知道景区的存在。而国内众多景区都越来越重视自身形象宣传与推介,当地省份其他景区宣传力度都比较强,然而对凤城市乡村旅游了解的人相比之下确实很少。现阶段,凤城各旅游景点的宣传侧重点在于整体形象方面,没有面向各地旅游景点的差异特色与各景点观赏价值等内容,进行各个渠道的推广,不利于凤城市乡村旅游美誉度与知名度的提升,较难对各地游客产生良好的吸引效应。同时也让投资者看到利润,吸引更多投资者。

3 凤城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3.1 多元化开发旅游产品

凤城市可以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改善当前地区的发展现状,例如可在凤城市举办多种亲自活动的,这种活动开设比较简单,并且可以让人们都参与其中,不但可以当地的旅游气氛,也可以让凤城市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其次也可以把凤城市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这种活动的开展更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度,带动来往游客进行消费。这样就可以对凤城市的淡旺季问题进行解决。在旅游开发规程中,会受到很多方便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地的酒店和周边的城市不能得到合理的路线开发都会影响当地景区的建设问题。目前在凤城市乡村旅游地区开发多种农家乐的产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这种对策才能够对当地经济带来长远的发展,不难将会严重的损害当地的经济利益问题。

与此同时凤城市还应该大力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只有把当地的旅游特色和产品结合起来,才能够做到长远的发展,这种也会得到更多人们的喜爱。例如,大力开展品牌效应,在凤城市官网上面进行宣传,把当地的产品都发布在网上,消费者可以通过进入官网购买,这样手段也可以对凤城市进行合理的宣传。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凤城市乡村旅游胜地聘请一些旅游开发者专家,专家可以为当地的文化开发出更多的产品,积极的促进凤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推动当地的文化特色。

3.2 优化旅游管理模式

凤城市在优化旅游管理模式方面也应该进行积极的改进,例如可以在凤城市乡村建立森林公园的主题活动,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开发,这样不但可以适应当前经济市场的发展模式,也可以促进当前凤城市经济旅游的发展。这样不仅优化了凤城市旅游管理模式,同样对于建立凤城市自己的品牌也指日可待。开发当地的旅游管理模式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

除了在凤城市开发森林公园之外,必须要还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应该为了经济利益损失当地的文化资源,必须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适当开发利用资源才能够全面优化当地的旅游资源体系,把整体工作做到位,才能促进当地旅游的长远发展。在凤城市当地也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产,应该对其文化资源进行保护,防止当地的资源收到破坏。

通过对凤城市乡村旅游的整体观察,不难发现,当地具有丰富的资源,但是不能进行建立完整的旅游结构,使得当地的旅游发展一直处于劣势状态。因此只有全面发展旅游资源,优化旅游资源的整体结构,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改革,创新当地的模式,从而搭建全面的旅游架构。考虑到凤城市各乡村地区有着相对漫长的历史进程,民风的淳朴性使得乡土文化内涵、特色凸显,能够在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创新旅游模式及内容。在推动当地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可将相关乡土产物、风俗文化等与现代文化形式有机结合,在沿袭民俗的基础上,推动当地文化传承、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

3.3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凤城市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强乡村旅游区城市的基础配配套,其次也要加强景区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两者缺一不可。以此来快速推动当地旅游景点、产业的稳步建设,并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当地政府和部门对旅游区自然资源,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推进开发活动,以此为基础进行优化建设,并同步制定生态保护策略,投入适当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改善景区卫生标志,同时建设,切实落实与生态保护相关的问题和研究。

3.4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宣传力度的加强,要积极顺应互联网趋势来丰富推广模式。第一,景区可以制作相关旅游宣传片,在电视或者影院里播放,让大家充分了解景区。第二,借助公交站台、报刊杂志以及广播电台广告、电话营销广告等这些不同的传统信息传播平台传递景区信息。这些传播途径各有优缺点,其中有部分传播形式因为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生活习惯的改变,已逐步退去原先光环。不过公交站台广告等在城市中的广告宣传能力依然不容忽视,而电视广播广告在乡村受众中的宣传作用也具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作为传统信息传播媒介,景区的宣传者不能忽视其信息传播的性能,要根据本景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第三,可以建立景区官方网站,利用微博等社交平台及时发布景区动态。如今,我国的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旅游景区对新媒体的运用也日趋广泛。利用好媒体进行宣传,可提高人们对景区的认识度和关注度,树立景区良好的形象,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在当地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对于当地景点知名度的提升,应积极采取媒体宣传与促销活动,不断加大旅游市场建设力度,从而增加游客量与重游率。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广告信息都可以与互联网进行有效交融,而基于互联网的广告宣传模式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可供景区选择的广告宣传平台也数不胜数。第四,积极邀请当地在文化、娱乐领域的知名人士担当旅游景点的形象大使,以此来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充分宣传景区文化。

参考文献

[1]苏章全,明庆忠,李庆雷,等.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06):37-44.

[2]季红颖.查干湖旅游区发展战略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3,(04):109-112.

[3]王文震,袁东超.青萝河旅游区发展规划初探[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1-5.

[4]窦志萍.昆明西山旅游区发展战略研究[J].旅游研究,2009,1(02):19-23.

[5]白廷斌.滇西缅北旅游区的发展前景及初步构想[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01):83-87.

[6]胡召芹,刘陆,吴信值,等.皖南与皖中旅游区发展的新思路[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01):159-163.

猜你喜欢

凤城市旅游发展乡村旅游
跳绳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