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2021-04-01陈馥芳郑维
陈馥芳,郑维
(宜昌清江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湖北宜昌443500)
1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3方面:
1)河道治理是社会稳定、防洪减灾的需要。近年来,各地洪水泛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山区,洪水造成了沿河岸线的崩塌,道路的损耗以及其他设施的破坏。因此,控制河道的稳定,防止耕地的减少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2)河道治理可以实现滨水空间的合理规划。以往由于建设无序,很多地区出现污水管道与供水管道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造成滨水空间狭小,加之部分河段垃圾随意堆放、蚊虫滋生,破坏了滨水景观美感和卫生安全感。通过河道治理可以实现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合理利用[1]。
3)河道治理有利于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实现水功能与水生态的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河道治理在保障防洪减灾需要的同时,可以提高河流水体的抗污染能力,使河道治理工程产生生态效益,让水生态得到有效体现。
2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的常见问题
2.1 防洪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部分河道未进行过系统治理,大部分河段均为自然形成的土质边坡,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淤塞河道,使河道淤积变浅,河道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降低,加上人为活动频繁,工程建设产生的建筑弃渣及洪水冲刷产生的碎石等堆放在河道内,束窄了河道,河道底部高程起伏不平,甚至有沙丘存在,行洪能力差,严重阻水,影响河道行洪能力[2]。在河道较窄处,由于河道阻水,造成水流不顺,冲刷河岸,从而构成河岸被淘刷,形成陡坎。这不仅造成河床不稳定,同时塌方阻水,影响河岸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2.2 设计防洪标准无法满足
受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部分河道护岸无法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抵御洪水能力不足,每遇洪水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对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
2.3 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缺乏统一规划
我国许多城市都非常重视城市的规划建设,但对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缺乏统一规划及管控,导致其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侵占河道空间。对于城市周围的河流,还存在河道内各种管线密布、河流污染等问题,并且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先污染后处理的误解。
2.4 河道水环境生态自净能力变弱
水网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是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景观美学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水网湿地本身具有其功能的自维持能力,然而河流的线源污染、河道淤积污泥的内源污染、降雨径流形成的面源污染、沿线杂排水污染以及垃圾杂物随意抛掷产生的水体污染、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使水网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退化,水环境生态自净能力变弱[3]。
3 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保障河道行洪断面,合理堤线布置
河堤堤线应与河势流向以及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一个河段两岸堤防的间距应大致相等,不宜突然放大或缩小。两岸堤距应满足行洪安全需要,必要时应退岸及清障,保证河道有足够的过水断面、以利洪水宣泄;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地段平缓连接,避免急折或急弯,岸线应符合实际,尽可能考虑路堤结合,以利护岸管养和防汛抢险;尽量维持河道自然岸线,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考虑与周围环境及生态景观的风格相协调;根据现状堤防布置情况、河道走势、河床演变特点以及防汛交通的功能要求,在确保护岸工程安全以及堤脚不被冲刷的前提下,尽量维持河道自然岸线,以现状为基础,统筹规划,保证不侵占河道、不减小河道过洪断面、过流顺畅、不大挖大填等。
3.2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河道治理应摒弃过去的硬质化护岸等思路,注重生态治理,在保障防洪减灾需要的同时,进行河道植物修复。通过生物措施保持、营造河道的天然状态,让河底透气,促进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4]。种植根系发达的植被可以加固河堤,有效抵御汛期洪水的冲刷。河道治理过程中,应注重发挥水生动植物的天然净化作用,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恢复河道动植物的多样性,再造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观。利用不同植被的生态功能来创建人工湿地系统,可以改善河流环境,并建立水生态系统的平衡系统,形成生态护岸,同时,在工程建设选材时,可选择更多可渗透的材料,如鹅卵石和石块,以便河流内部可以自动完成材料和能量的转换。
3.3 加强防汛部门自动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例如,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还必须应用先进技术,确保治河效果。首先,在河流治理的基础上,有必要在整个流域建立完整的骨干通信网络,这是确保及时进行河流治理的基础,特别是河流不同部分之间的信息和通信必须完全开放,省际信息的连接和应用必须更加有效[5]。目前,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市之间的信息交流效果良好,但信息的应用和分析仍存在不足,这方面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也为此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次,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合理建设并及时升级基础设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规划河流水利工程的治理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有效解决河道治理中的问题,科学谋划河道生态建设布局,打造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保证河道建设治理的效果,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