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下的室内设计艺术创新之路
2021-04-01李吟
李吟
(江苏富通置业有限公司,南京210005)
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互联网产业的超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人们参与世界活动的体验模式,文化消费倾向的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并赋予新的生机。在青山资本投研中心发表的《Z世代定义与特征》指出,Z世代将从2021年开始,“并在未来10年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中坚力量”。随着移动互联App的层出不穷,Z世代将社交媒体视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将线下生活转为线上,并在互联网平台分享,这无疑对线下的文化交流,文创产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只有紧跟历史的车轮,从文创消费主体、文创发展趋势、科技与文创结合的可行性等维度出发,才能真实有效地蹚出一条属于文创产业空间设计的道路。
2 文创产业下室内设计的崛起与发展探索
2.1 打破室内设计结界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的内延,受到建筑、结构等先天条件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种设计惯性,即在既有条件下做出贴合建筑的室内设计。这种设计惯性从工程造价、施工难度上、呈现效果等性价比关系上看,确实是合理的,但合理即是最优吗?未必。上文已阐述了目前的时代现状,且这种以满足内在体验需求、追寻无限创意和大胆构想的作品已如星星之火之势与世人见面。比如,我们看唯想国际品牌的作品,儿童创意空间、亲子空间的设计,常以一种全新突破式内建构手法,重组空间构成逻辑。在庞大而开阔的空间内,于2层空间中搭建出3层平台,有效提升垂直空间使用率,放大了内部空间的宏观体验感与探索深度,并人为打造内中庭,有效引导消费者的使用动线围绕中庭有机展开。这种建构方式冲破了建筑带给传统室内设计的结界感,抒发了全新的空间体验情绪,且经实践证明这种情绪被大众接纳、喜爱。随着这类设计作品收获的认可度,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了双重肯定,必然也为新兴的文创室内设计打开新思路,开拓新方向。
2.2 文化价值的空间植入
“沉浸式Shopping Mall”“沉浸式剧场”“沉浸式剧本杀”等多种“沉浸式”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尤其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长沙“文和友”的破圈之路,正说明了文化价值的植入所引发的成功震荡。创始人文宾如是说“我们是做餐饮,但不是单纯做餐饮,我们还要挖掘地方市井文化。”于是“文和友”开始主打“文化”,在总计7层楼、20 000 m2的空间内还原了一个1980年代的老长沙社区,这里随处可见长沙特色的怀旧场景,从视觉上呈现出情怀感与复古文化。与此同时,长沙“超级文和友”内还设计了一家美术馆,每年做4~6期本土文化展览,还设计生产周边产品。通过文创内容吸引流量,引发“线上线下2个流量黑洞相遇”,让室内设计尝到了文化精神的甜头[1]。
2.3 艺术与科技的糅合
早在2015年的上海新天地,“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就让消费者体验了一回长达半小时、由三千余幅画作和书信手稿构成的影像之旅。值得一提的是,它并非真迹展,而是通过在当时看来是先锋的沉浸式多媒体影像技术,给观者带来了颠覆性的观展体验。这是作者亲历的当艺术遇上科技的初体验,一票难求的盛况在时至今日的文创产业作品中亦不多见。
6年后的2021年,艺术与科技糅合的衍生品升级成什么模样了呢?位于云南古城大理,原本1座占地约13 333.33 m2的废弃变压工厂,在华侨城大理与“君看文化”的联手打造下,废弃变压工厂摇身一变,成为一座沉浸式艺术新城——暨中国首部基于未来科幻场景的派对式戏剧《幻境2099》。《幻境2099》的世界观设定在约70年后,一个研发智能人的秘密工厂。空间设计提出了“混合场域”的概念,指利用跨媒介、跨学科手段来给建筑技术赋能之后的一种线上与线下混合的场所境域。在这里,随处可见的艺术装置既是戏剧表演的舞美道具,也可以为观众提供互动式艺术体验。这些艺术装置的研发运用了人工智能、情感计算、程控机械臂、数据可视化等新兴科技,一方面可以看出未来的科技艺术作品是营造“混合场域”的重要视觉要素,同时这些作品的强参与性还为观众提供了体验未来、思考未来和塑造未来的可能。
3 文创产业下室内设计艺术创新的方式策略
3.1 人与空间的交互设计
1)交互设计最应体现的是室内空间的互动性,让消费者在毫无察觉的状态下,参与到空间的互动中来。这与被动接受室内空间有所区别,是一种通过技术方式满足空间元素动态化的设计行为。在交互设计与室内设计融合的过程中,一些行为促使空间内的元素形态发生改变,使受众被元素吸引主动参与空间互动,增强了室内设计的活力和趣味性。这种行为模式在即将开馆的德基广场8F文化区的设计中得到切实应用。德基文化区集德基美术馆、德基当代艺术空间、YJY艺术书店为一体,打造了当下城市精神与多元文化碰撞的共振性文化生命体。整个场馆中庭公区构建了很多南京特有的“梧桐树”,树上有闪烁的“小鸟”,当你走近树下,不经意间抚摸着树干,便触发了树上鸟儿的“鸣叫”,融合着灯光的变换和背景音乐的播放,人们开始探索还有哪棵树有触发装置,乐此不疲地游弋于树丛下。从无意发现到主动寻找,人与树的互动加强,瞬间赋予了“梧桐树”生命,令置身金陵文化下的场景亦鲜活起来。智能化联动声音、调光模式的交互设计创新了艺术展现形式。
2)交互设计同时结合线上、线下2种模式,交叉性换置时间艺术和空间技术,提供更为独特、更具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期待2021年10月29日开馆的德基美术馆,能有众多消费者去感受这种沉浸式交互行为。馆中有个主题区为“金陵图艺术馆”,用LED屏还原宋代画作《金陵图》,复原空间为古代金陵场景。进入馆中的消费者均携带手环,手环与手机App关联,生成唯一的IP与消费者对应,并在大屏中生成古代小人,使消费者成为画中人,且同时能与原画中人物互动,并触发相关剧情。强代入感的互动情景,弱化了墙地面设计,搭载顶部夸张而摇曳的花灯设计,以科技化手段彻底呈现时空互换,配合空间人物活动,让室内设计完全颠覆传统,为空间艺术创新呈现了高级感。
3.2 科技辅助艺术的装置设计
近些年,由于BIM参数化建模、3D打印技术的深度开发,参与室内设计的创作实践越发活跃和宽泛。通过方案全景建模的整体统筹性计算与精确衡量,平衡视线(景的层次错落关系),室内空间塑造让消费者不仅能收获视觉盛大感,又能通过多维视角的不同观赏距离,感受完全无法预知的惊喜细节所带来的震撼。
通俗来说,设计师善于运用BIM技术研发打破现有结构的独特空间,又或者利用3D打印或其他机械装置技艺创造性地生产艺术构件,以此来完成室内设计的革新,达成艺术化的创作。尤其是在国内很多优秀的独创设计师参与的项目中,此类设计的创新趋势已经得到了呈现。有的项目已然落地,如GENTLE MONSTER上海IFC旗舰店,在空间设计、美陈装置上更高频地营造科技感、未来感,凸显品牌的时尚个性,尤其引入大型可动艺术装置——“尾椎”成为全场焦点,成功抓取了时尚潮人的精神味蕾,有效地宣传了品牌文化。还有些项目仍在设计阶段尚未建成,如唯想国际公司为德基集团设计的主题影院,就研发了2组大型机械装置,通过BIM软件模拟建筑运动方式,与改造建筑结构形成的天井进行对话,营造了不同时间状态下室内空间呈现的微变化。诸如此类的颠覆传统室内设计方式的作品还有很多,期待他们尽快呈现在世人眼前。
3.3 相邻文化的业态复合
文创产业若只局限在文化领域,那只能是一小部分人的圈层文化。通过相邻文化业态的复合,延长消费者驻足、体验的时间,使消费者与文化品牌在空间中的互动流程更为完整与深入,才能让这类产业中的室内设计成为打卡属性极强的作品,在朋友圈轻而易举地“出圈”。如单农上海新天地店推出全国首家“农茶”。首层不卖衣服,室外搭配环境绿植营造禅意庭院,室内沿墙设置茶具摆设以及开放式制作区,形成试茶、选茶、制茶、品茶的全流程体验,打造与单农“文化男装品牌”调性更为契合的茶室,让文化业态在内容维度上迸发出全新的理念。
业态复合绝非简单地叠加,只有当延展的业态与原有业态在整个体验流程、价值传递上有交集时,才会实现顾客群的扩展,而非脱节的各自为政。即便室内设计营造完全不同风格的场所,也极大程度上扩充了品牌的文化内涵、消费模式以及客群的多元互动。
4 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兴如果仅仅只是文化复刻是达不到艺术创新高度的,即便获得一时热度,也无法持久。不断地更新意识形态,用变化发展的逻辑思维去创作,以高科技、新技术为依托去践行室内设计的艺术创新工作,才能让室内设计在文创的道路上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