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
2021-04-01
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习近平这样论述信息化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生活经验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随着互联网运用普及和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治理正逐步从线下向线上相结合转变,从掌握少量“样本数据”向掌握海量“全体数据”转变,这为推动治理模式变革、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要打破“信息孤岛”、破除数据壁垒,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加快智慧社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等汇聚融合、合理利用,建立健全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生活经验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
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10月9日)
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2月8日)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
——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2020年4月20日至23日)
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
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10月9日)
在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方面,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发挥互联网作为新基础设施的作用,发挥数据、信息、知识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作用,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2020年5月23日)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