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系统推进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建设

2021-04-22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苏州市新城苏州

文|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将苏州市列入国家“新城建”试点城市。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以“扩内需、惠民生、促转型”为目标,以“一平台六推进”为思路,以“盘活存量、建设增量”为原则,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系统资源、数据资源,在已有信息化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转换、融合优化,全面推进“新城建”平台搭建和应用探索。

一、规划先行,形成“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总体建设思路

苏州市提出在“新城建”试点工作框架下建设“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统筹规划设计,统一数据标准,实施分层管理,推动各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构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管于一体的智能工作体系。同时,做好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的用户调研与业务调研,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建设、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建设、城市安全管理、智慧住区建设六大方面分析业务应用场景、梳理具体应用需求。结合现状基础和业务需求,规划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3-5年内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与依据,设计平台的总体框架、技术架构、数据架构、服务架构和运行架构,实现对现有相关系统的融合提升。

(一)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遵循国家统一时空基准,在现有BIM 模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苏州需求进一步深化,建立苏州市“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

(二)构建融合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基础数据库。收集现状三维数据、现有BIM 单体模型,并接入新建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BIM 模型、施工图BIM 模型和竣工验收BIM 模型建库,整合二维基础数据,实现二三维数据融合,完成统一建库。

(三)搭建苏州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构建贯穿城市建设、运行、管理的苏州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形成全覆盖的城市数字底板,作为新城建建设的基础支撑平台,提供从建筑单体、社区到城市级别的模拟仿真能力,为后续推进“新城建”其他六项重点任务提供数据和地图支撑。

(四)拓展“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应用。充分发挥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在城市体检、城市安全、智能建造、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以及政务服务、公共卫生、智慧交通、数字门牌等领域深化应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效率。逐步拓展“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化应用,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建设重点建筑物(构建物)BIM 模型。针对试点区域重点建筑建设BIM 模型,将试点区建设成果加载至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并通过试点区BIM 模型进一步完善数据规范,为后续重点建筑物的修缮、运维提供依据。

二、分步推进,初步完成“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住建领域应用

市住建局作为苏州市“新城建”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基于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以住建领域为突破口,积极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智慧住区建设等方面广泛开展试点,探索建设路径和经验。

(一)以BIM 技术为驱动,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基于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一是实现建设项目资料“一站式”查阅。整合苏州大市范围内所有类型的建设项目和业务系统,以项目编码为抓手,将工程项目分处于不同阶段、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串联起来,涵盖了从项目登记到竣工备案的所有环节,实现了对工程项目建设流程中重要环节及其有关企业、人员全生命周期的统一化管理。同时,将工程项目资料集中引入到“新城建”平台内,包括立项批文、招投标文件、施工图审记录、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等附件信息,施工现场视频监控,装配式建筑,代建管理信息,苏安码信息,农民工考勤和工资发放信息等数据,实现建设项目资料的高效管理和查阅。二是实现建设项目全程的BIM监管。将“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与基于BIM 技术的全过程监管平台贯通融合,以施工进度为主线,协调共享为核心,BIM 模型为载体,实现工程项目立项、规划、设计、项目管理、施工、验收全过程基于BIM 技术标准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目前,已出台苏州市BIM 应用标准,推动BIM 技术在建筑全过程应用,促进CIM 和BIM 的融合发展,汇聚基础数据,打造“新城建”苏州特色。三是助力安全生产和城市治理。围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人、车、物几个重点监管方面,建立“三清、三控、三融合、一机制”管控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移动应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整合政务数据资源、企业项目数据和工地物联网数据资源,对接苏州市智慧工地平台,形成企业、人、物、车等目标画像,实现全面把控;以问题为导向,关注重点环节,落实责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调度机制,遏制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实现与交通、水务、园林、城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二)以数字化为导向,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综合运用GIS、5G、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促进市政公共设施数字化升级,提升城市智能感知能力和水平。一是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一体化管理海绵城市的各类规划与考核指标,开发实施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监测系统,并对接至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在线监视水雨情、水量、水质、污染物浓度、管网流量等实时情况,体现项目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提升城市韧性。二是全力推动燃气管理信息化建设。将苏州市瓶装液化石油气监管融入到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内,对供应站、储配站、燃气企业分布范围进行点位标注,对气瓶数量、配送数量、气瓶检验等进行实时统计,实现大数据分析与预警、闭环管控和网格化监管,提升燃气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三)以惠民生为初心,推进智慧住区建设

整合从房产开发到房屋安全、物业管理等与“房”有关的信息,并统一汇聚入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内,实现住房领域全链路集约化展示与管理。一是实现房产信息的全维度展示。将房屋属性信息与图形相关联,以房屋为对象,为每栋房屋建立一套集二维地图和三维模型、数据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新衣”,实现房屋在地图上以实际图形化展示;以物理楼盘表为载体,满足查看商品房、保障房、直管公房的空间分布情况的要求;以房屋三维模型为对象,实现住房管理业务的图形化、数字化、集约化展现。二是实现住房业务系统的全方位融合。将苏州市房屋使用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公房管理系统等住房业务系统与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贯通融合。房屋使用安全方面,以房屋普查、不动产登记、房产测绘、城建档案为基础,全面清洗整合数据,建立一楼一档一库全覆盖,掌握全市房屋基础档案。以物理楼盘表为载体,搭建安全巡查、安全普查、安全鉴定、幕墙安全、隐患房屋、隐患治理、危房监测、改造许可、举报投诉9 个功能模块,实现房屋使用安全全方位可视化管理;公房管理方面,建立了苏州近一万个公房资产图层,实现了公房信息动态化监管;将建筑市场内建设项目管理数据与现有房产开发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匹配,实现建筑市场与房产开发的串联,将工程项目前期信息、施工信息、竣工信息与房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房产项目货币资本金的冻结和结款一站式展示。三是实现智慧物业的全链条管理。建设新一代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并整合维修资金系统数据等各类管理数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业主等各类行业信息,点击地图房产模型即可呈现房屋维修资金缴存、分摊支用、结息、账户管理等内容,助推智慧住区的管理一体化、数据共享化和服务高效化。

三、着眼长远,全面开拓“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应用场景

当前,苏州市正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全力打造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下一步,苏州“新城建”试点工作将在此前积累的工作基础上做整体统筹和升级,鼓励各类专业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一要突出城市特色。以苏州园林、古城文化、特色田园等为载体,在“新城建”工作中凸显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二要有效拉动内需。苏州作为经济强市,“新城建”工作要展现苏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总量,同时要推动内需市场、激发更大发展潜能。三要彰显全域价值。苏州作为国家“新城建”的综合性试点城市,“新城建”工作要带动1+10 个板块共同联动,同时要注重与“数字经济”“一网统管”“新基建”等市级重点项目的协同对接和相互促进。四要服务领导决策。在推进“新城建”工作过程中,通过积累城市数据、优化管理平台,为领导下一步决策提供现实基础和科学依据。五要助力民生改善。通过推进“新城建”,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进一步将构建“美丽苏州”与“智慧苏州”相结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运作模式,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猜你喜欢

苏州市新城苏州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长江新城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