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在晨光里,勾勒人生的坐标

2021-04-01钱军伟

师道(人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题语文课堂

钱军伟

成尚荣先生在其专著 《儿童立场》 自序中提及, 人生好比是个坐标, 人生的经历以及小结其实是在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人生的坐标, 其实是发展的格局。 更宽广的视野, 更丰富的视角, 必然让坐标向教育、 向生活、 向世界打开。

品咂近30 年的教育生涯, 猛然发现, 我一直朝着晨光投来的方向, 向内求索, 向外舒展, 在教育科研、 课堂实践、 阅读积淀中, 梳理成长的脉络, 勾勒人生的坐标。

我的科研之路: 从相遇、 知遇到道遇

有人说, 科研是灰色的。 你只要一沾上它, 就没有了逛街买衣服的闲情, 没有了闲聊看电视的逸致……因为只要你想在科研上有所收获, 就必须得花时间去博览群书, 花精力去冥思苦想, 花心思去记录心得。

但人生在世能几何, 你总得留下一点走过的痕迹。 在与科研相伴的日子里, 我好似闲庭散步, 边走边看, 边走边思, 边走边记……恰如阿尔卑斯山谷中的标语牌所提示的: “慢慢走, 欣赏啊!” 徜徉在科研之途, 我领略到了书本的魅力,感受到了思考的力量, 享受到了写作的乐趣。 回首自己的科研之途,它约略也对应着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三重境界——

第一阶段 (2002-2006 年):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西楼, 望尽天涯路

这五年, 我参与了学校子课题“在创造性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问题解决养成模式的研究”。 因为刚开始接触科研, 几乎是两眼一抹黑, 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与激情,一边研究一边实施一边记录。 我曾经记录了两本厚厚实实的科研手册。 如今, 信手翻开, 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一个个曾经令我头痛不已, 而今已密密麻麻布满蝇头小字的项目: 课题方案、 典型教案、 操作过程记载、 个案跟踪资料、 调查问卷分析……细数一下, 我编写了12 篇优秀教案, 完成了14 页实验操作过程记载, 观察了8 位个性迥异的孩子, 并做了32 则个案分析。

重新咀嚼自己的一篇篇旧作,心头涌起的是自豪, 是些许得意,更多的恐怕是感谢。 感谢科研, 给了我那么多的机会, 一次次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感谢科研手册, 给我提供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让我恣意地写下了不少随笔与反思。

第二阶段 (2007-2008 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两年, 我主持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研究”有幸成为了首批无锡市青年教师专项课题。 为了不负领导的厚望, 为了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两年的时间, 套用一些名家的话, 就是在情境中出生入死, 在情境中孤独沉潜, 在情境中任意穿行……摸索中, 总算 “小媳妇熬出了头”, 用两篇较详实的教案、 两篇较典型的案例、 两篇较成熟的论文、 一篇较有分量的研究报告顺利地结了题,交了卷。 我仿佛觉得科研离我越来越近了, 它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了。

第三阶段 (2009 年至今):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也许是领导看到了我的成长,同事感受到了我的努力, 2009 年,我担任了教科室助理。 自我成为助理那刻起, 可能大家看我在课题研究方面有点经验, 所以都满怀希望地请我帮忙修改课题。 每一回, 我都很开心地答应了, 因为修改的过程既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 又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从2009 年至今,我大概修改了七八十个教师专项课题, 主要是语数英三门主课。 遇到自己不太擅长的数学、 英语学科,我总是想方设法先上网浏览一下相关的理念与要素, 一边学习一边修改。 大量的涉猎, 相对来讲也提升了我判断课题是否有价值的能力,提高了我洞察课题描述是否精准的水平。 后来, 我又组织并管理了两项学校的省规划课题, 主持并实施了两项个人的省规划课题。

渐渐地, 我的学习力、 思考力和研究力不断提升, 我把它们统称为 “认知力”。 人与人之间最大和最终的差距就是认知的不同。 恰如猎豹移动CEO 傅盛在他的 “认知三部曲” 中所说, “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新时代的竞争比的不是谁更聪明, 而是看谁的认知结构更高级、 更有格局。

我的实践之途: 断裂与弥合中的自我重生

近20 年在教科研领域的摸爬滚打, 给我的言谈举止乃至我的课堂, 都不知不觉打上了教科研的烙印, 理性有余, 感性不足。 更要命的是, 很多老师都认为我教育教学理论比较扎实, 课堂实践能力却有待提升。 我深知,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得站稳课堂。 为了匡正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把 “美就是理性的感性显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这两句话写在了案头。 尽管如此, 我还是走不出自己多年来形成的理性与感性、 理论与实践难以相融的 “怪圈”。 无意之中, 我想起了厨师老爸常说的一句话: “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 要想让萝卜变得口感丰富, 就得往里面 ‘加料’。” 对呀, 自己琢磨不透, 可以向别人请教。

因此, 年近不惑的我, 又一次踏上了拜师学艺之路。 期间, 我在感性与理性间切换, 在理论与实践中印证, 课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转变一: 从臃肿走向清简

2010 年, 学校启动了新一轮教师素养提升工程, 聘请了省内著名特级教师、 资深教研员和编辑担任导师, 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突破高原期, 实现更好的专业发展。 我有幸成为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挂名弟子。 后来, 我又成为了薛法根江阴工作站第三期学员、 高级研修班学员。 虽说师父只听过我两堂课, 只和我进行过两次面对面的交流, 但师父倡导的 “清简语文” 却在我的课堂扎下了根。在参加无锡市学科带头人评选时,我执教的统编版第三册 《纸船和风筝》 (第一课时) 只有三个板块:板块一, 猜猜读读, 根据已有经验自主识字; 板块二, 整体感知, 借助驱动性问题初步讲述故事; 板块三, 辨析 “飘” 和 “漂”, 在活动情境中体会语言之精妙。 这三个板块彼此独立, 又互相勾连: 以言语情境为经、 游戏活动为纬, 设置了“网格式” 的学习方式, 为低年段学生自主识字和讲述搭建了生长的“攀爬藤”。

转变二: 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 听到了崔峦老师的讲座。 其中,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崔峦老师说, 我们的课堂要和 “内容分析式” 说再见, 应该“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这一观点令我醍醐灌顶。 的确, 语文课不能让孩子只做听众, 你说他听; 不能让孩子只做观众, 你演他看; 不能让孩子只做秘书, 你写他记; 更不能让孩子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 “跑马场”。 因此, 我的课堂力争听、说、 读、 写、 思不缺位, 不越位,不走位。 在向结对学校展示的磨课活动中, 我执教统编版第一册 《四季》, 先请学生感知四季不同的景色, 然后体会课文是怎么描写四季景色的, 借此品味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 等叠词的准确与生动,最后选择一个季节进行仿说。 由于学生对四季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再加上所模仿的语言也非常贴近孩童, 所以, 学生说得非常精彩: “菜花黄黄, 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 “荷花红红, 他对蜻蜓说: ‘我是夏天’。” “秋天来了,落叶飞飞。” “冬天来了, 雪花飘飘。”

转变三: 从重教法走向重学法

怀特海说, 忘记了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 忘记了为考试而背的东西, 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那, 语文教学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呢? 我认为, 知识浩瀚如大海, 教师无法也无须全部教给学生, 但一个好的方法, 一种好的思维, 却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用。 因此, 我努力追求用合适的、 巧妙的、 多元的方法来教学生学会语文, 会学语文。在第六届全国组块教学实验学校联盟年会评优课活动中, 我执教的是统编版第五册 《司马光》。 经前期与导师梁昌辉反复研讨, 本堂课我立足叙事性思维, 提供一个个支架引领学生讲述司马光的故事: 支架一, 借助板书把故事讲清楚; 支架二, 加上动作、 语言等把故事讲具体; 支架三, 转换视角讲述故事,在与角色和教师的对话中体悟人物品质。 讲完故事, 抛出问题 “你喜欢现代语言讲述的故事, 还是用文言讲述的故事”, 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初步体认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而后, 设置一级级台阶引导学生积累新的讲故事方式, 即讲述文言故事: 台阶一, 还原场景, 根据板书讲述; 台阶二, 依托人物, 回忆事件讲述; 台阶三, 去除语言拐棍, 借助插图讲述; 台阶四, 凭借课题, 回想人物和事件讲述。 整堂课, 层层推进, 拾级而上, 学生也在不断进阶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文言之美、 学习之乐。 同时, 建构了故事讲述的一般图式。

只要人在前进, 迷茫总是免不了的。 幸好, 在迷茫中, 我遇到了生命中的几位贵人。 他们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的心田, 让我瞥见了被庸常生活揉皱的灵魂上出现的纤细光亮。 此时, 沈从文的文字如水一样漫过: “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 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 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 透明烛照……”

我的阅读之旅: 尚未被定义的, 还在路上

为了增加底蕴, 垫高厚度, 拓宽视野, 我把黄庭坚所说的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 则义理不交于胸中, 对镜觉面目可憎, 向人亦言语无味” 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鞭策自己天天读一点, 边读边圈点批注,以便日后查找、 考证、 再学习, 进而更好地吸纳书中的思想, 敲打自己的理念。

一个人的阅读史, 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 因为——

阅读, 让我坚守了应有的立场

李政涛先生的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警示我: 教育, 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眼中只有现实的教育者, 从事的必然是没有未来的教育, 带来的一定不是真正的教育。提点我: 教师应改变对自身宇宙麻木和冷漠的现状, 再次审视、 重建自身的宇宙; 如此, 教师所经历的教育时光不再是琐碎和平庸的, 也就创生了新的内涵, 打上了新的印记。

王尚文先生的 《语文品质谈》启迪我: 百年现代语文, 经历了一个由义理中心向语言中心的转变,这是历史的进步;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语文的 “缰绳”,“引导学生去发现、 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 进而探究它生成的原因, 使学生得到借鉴, 最终达到提升自身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的目的”。

阅读, 让我走进了儿童的内心

读了马克思·范梅南的 《儿童的秘密》, 对儿童, 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生活在幻想和想象的世界里是孩子的生存方式; 孩子们不只是想把事情掩藏在心里, 不让成人看见, 他们也想被 “看见” 和被“理解”; 孩子们的智慧可能比许多成年人相信的要大得多。

读了成尚荣先生的 《儿童立场》, 对儿童教育, 我萌生了美好的向往: 儿童的最大特征是可能性、 潜在性、 未来性, 我们的教育要回应儿童的这些诉求: 理解、 宽容儿童的现实世界, 关注、 构建儿童的理想世界。

阅读, 让我触摸了大师的主张

格兰特·威金斯的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不怎么好啃, 但通过阅读相对易懂的第四章 “理解六侧面”, 我还是懵懵懂懂地摸到了一些门道: 最好的设计应该 “以终为始”, 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所以, 每进行教学预设, 我都会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我想引领学生到哪里去? 创设怎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抵达那里? 学生是否拥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戴维·珀金斯的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让我思考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习: 知识不使用就会失去, 必须在新的、 不同的、 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应用。 让我谨记应用怎样的视角来看待教育: 关注已知, 更着眼未知, 鼓励学生面对复杂而多变的世界, 保持蓬勃的好奇心, 去悦纳、 探索、 求证。

西塞罗说: “活着就意味着思考。” 一个人只有深深 “活着” 的时候, 生命才能全然敞开, 进入内在的澄明之境, 进而体认到生命的“在场”。 我想说, 教师对儿童、 对书籍的专业阅读, 就是另一种深深地 “活着”。

我的科研之途、 实践之路、 阅读之旅, 组成了成长路上一个个连续、 非连续的 “生长点”。 科研,让我拥有自主钻研的能力; 实践,让我更新自我行走的方式; 阅读,让我迭代自由思想的勇气。 未来岁月, 我会怀着 “空杯” 心态, 边工作边学习, 边学习边生活, 做 “一根思想的芦苇”。 也会如 《阿飞正传》 中那只没有脚的鸟一样, 不停地飞, 飞到羽毛花白片片, 飞到岁月锈迹斑斑。

猜你喜欢

课题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