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中国博物馆的高校英语教学探究
2021-04-01凌淑莉
凌淑莉
博物馆一词起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供奉缪司(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的第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住所”[1]36。国际博物馆协会1946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对博物馆定义和功能的研究。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间,博物馆一直被认为是文物收藏机构。直到近二十年,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才逐渐被重视。博物馆由“物”及“人”的转变,使对博物馆馆内学习的研究成为可能,更将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教育,置于博物馆多种职能之首位。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2]97。博物馆的教育范畴包含了探索、研究、观察、理性思考、沉思与对话[3]337-338,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素质教育的规划、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博物馆教育特质与高等教育追求的高度契合,是开展基于博物馆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也为浸润式教学的探索提供了可行性。浸润式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润物无声”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高校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也要培养学生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以及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律学习的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知识信息与文化符号内化于多样的教育途径之中。当前,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学生获取知识途径之多,向知识的准确性发起挑战。博物馆信息的权威性使学生获取大量高精准度知识成为可能。结合博物馆的高校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英语学习突破课堂的界限,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更强化了英语学习对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关键作用。
本文在探究英语学习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结合“第二课堂”的博物馆与高校探索浸润式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概括出高校英语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三个结合点,进而分析当前高校与博物馆合作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英语学习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的基础
(一)高等教育与博物馆教育具有一致的追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指南》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5]。”英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6]。学校教育应作为主导,与社会教育相配合,进而加快推进我国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建设,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人文情怀的青年人。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一直被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其工具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体系,形成与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但在当今社会,英语的人文属性愈加能体现英语学习的价值。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形成跨文化能力、拓展创新思维,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的内容不仅仅与知识相关,还包括经验和情感[7]58。博物馆教育的平等追求体现为博物馆中的学习面向所有参观者展开。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无论在博物馆中受教育者是否存在肤色、性别、年龄、地域等差异,博物馆始终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真正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博物馆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人格,培养人文情怀,不仅让参观者在博物馆中有所学,更让参观者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博物馆教育不仅肩负传播知识的使命,更承担了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教育的责任。
高等教育和博物馆教育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素质教育则成为架在高校英语教育和博物馆教育之间一道沟通的桥梁。校馆合作,以知识培养人为基础,用文化力量滋润人,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探索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与博物馆教育方式具有相似性
语言的习得与其说是获得知识、掌握沟通工具,不如说是习得一种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不断地灌输知识的“机器”,学生则成为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高校英语教学的新理念,赋予了“教”与“学”迥异的意义。浸润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走出教室。通过浸润式教学活动,将知识的单向传递,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双向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学习体验并提升能力。
无论是当下高校英语课堂中所倡导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亦或是“杜郎口教学模式”,都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组织者。教学活动从教师“一言堂”,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高校英语教学探索过程中,教师们常利用音视频、网络媒体、电子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虽然教学手法日渐多样,教学内容逐步向文化型社会的构建要求靠近,但这些探索仍然止步于课堂和教室里。笔者认为,在寻求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同时,高校教师应该打破视野的局限。把课堂搬出教室,把教室外的知识请进课堂,最大化地利用社会文化教育资源,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并充分达到授课预期。
博物馆教育注重引导和启发观众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及探索精神。博物馆教育是全民皆可共享的终身教育,符合国家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博物馆展览的内容往往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博物馆资源进行英语学习,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更是贯彻国家素质教育培养方针的有效途径。从学生走进博物馆的那一刻,博物馆便为学生提供了浸润式教育场景,学生会自主享受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博物馆中的英语学习不同于书本式教学,而是通过观看实物、亲身体验和经历等得以实现,往往更加贴近生活,是生动的实物教学。
(三)博物馆的广博性丰富高校英语教学内容
博物馆是全人类历史、文化的记录者,人类的智慧、理念、见证物都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博物馆的类型很多,以收藏分类为标准,博物馆主要可以分为综合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军事博物馆[7]9等类别。除了常见的上述博物馆外,还有数量相当可观的专题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例如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法院博物馆、中国证券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农机博物馆等。这些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可以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充分的素材。无论是以英语广泛教育、英语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公共英语教学,还是具有极强专业性的专业英语教学,都可以在相应的博物馆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综合类博物馆为英语教学输入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地方博物馆是学生了解本地文化的机会;行业博物馆与高校英语教学结合的优势,则更体现为较强的专业性,为学生知识积累的下一步——有针对性、专业化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与博物馆教育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两者都有着对素质教育目标的追求,都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更有同样广泛的学习内容。博物馆中开展英语学习活动的优势在于更容易为学生创设浸润式学习体验,让学生根据个人偏好进行有选择的自主学习,这正符合了高等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念。基于博物馆开展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不但能够将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丰富学生参与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经历,也能起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提升英语学习效果的作用。
欧美国家对于博物馆教育的研究开展较早,并较有成效。例如,美国最大的博物馆群“史密森博物学院”将教育的一层定义表述为:服务于在校师生[8]。据美国教育部统计,美国地区“在家上学”的学生数量达177万,占学龄人口的3.4%[9]。而博物馆是美国“在家上学”青少年重要的知识来源。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较为成熟的教育经验,我国高校教师可以将博物馆作为英语教育的“第二课堂”,辅助教师开展更加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活动,深化课堂浸润式教学的探索,期望这种探索会对当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新教学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结合博物馆开展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教学研究的核心应是对教学方法的探讨。虽然针对于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学研究有其一致的教育目标,但应有个体化差异。古今中外卓越的教育家们无不在探讨教育对人格的塑造。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有健全人格的独立的人。至此,教学评价也应该从“知识导向型”模式向“成人导向型”评价模式转换[10]。“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中体现为不仅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地看待事物和理性分析的能力。而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化的力量,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使他们拥有思辨的能力,并能够在社会中存续并发展。博物馆中的英语学习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且能够帮助高校教师提高知识储备,是教与学双向的提升。结合博物馆资源开展英语教育,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悟民族文化的力量,也有利于输出我国文化,提升民族文化在国际舞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建立民族自豪感。
(一)博物馆教育是学校英语教育的延伸
台湾学者黄淑芳将博物馆的教育特色总结为:全民的、终身的教育;启发的、诱导的、寓教于乐的教育;自导式、探索式的教育;临场的、实物体验的教育;生活化的教育;资讯化、电脑化的教育;扮演知识宝库及学习中心的教育;反应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11]。不论是近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经验总结,或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大方向,再到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展望,都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色与理念高度一致。
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探讨博物馆中教育项目的开展。美国博物馆协会曾指出:博物馆与其他教育机构一样,都有责任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应致力于培养文明且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公民[12]。关于“校馆合作”的研究,一直以来都以博物馆为主体开展。事实上,高等教育不同于“在家上学”,更不同于自学和随机学习。学校教育因其体系化和针对性,应作为“校馆合作”的主导方,就如同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实践一样。在这个层面,博物馆应是高等教育的辅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校应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13]。就高校英语教育而言,其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对具备熟练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学科倾向性差别较大,应用型人才短缺,如何在应对现实困难的同时,开展好教学活动,是每个英语教师都要面对的实际考验。博物馆的教育是无差别教育;在博物馆中开展英语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又是有教无类的体现。基于此,博物馆应成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之一。博物馆展厅的环境创设,为浸润式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博物馆的实物性,是体验式教学的根本,是不同于课本、网络等教学方式的根本所在。博物馆并非像课堂一样有课程表的时间限制,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时走进博物馆,回味所学知识、体验独立思考过程和重复学习的快乐,更可以根据自身薄弱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因此,博物馆中的英语学习是学校英语教育的延伸,利于辅助教师开展高效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结合博物馆的英语教学是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教学相长的过程
基于博物馆的高校英语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高校英语教师团队提升专业水平的良机。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随时更新,具有即时性。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英语教材的选定单一,更新不及时,经常出现多年不更换教材的情况。虽然教师减轻了备课压力,并且保证了教师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信息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流转速度极快,教师们很难保持与时代高度接轨。作为讯息受传者的学生也越来越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展开新的传播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的知识传播者身份不断受到挑战。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增加其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以适应当代知识传播的发展趋势。
结合博物馆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是教师知识背景拓宽的过程,是对教师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极大挑战。博物馆的实物性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最大特性。在博物馆中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有为学生解决随机问题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教师们不仅要有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极高的文化素养、贯通多学科的能力,还要有将知识外化的语言能力。《一流本科课程与专业建设的重组新概念——以外语学科为例》中提出,为了应对当前国家和学生的需要,外语课程应该进行重组,其中教学资源的重组应改变单一学科背景教师结构,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合作教学已成为趋势[14]。无论是基于馆内的英语学习,还是向博物馆借教具的校内学习,都为高校英语教师与博物馆研究员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与博物馆研究员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博物馆研究员分工配合,也可以由博物馆研究员先行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知识培训。与其他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合作,不仅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也是教师的再学习过程。
基于博物馆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正视自身某些领域知识的盲点,有利于教师自身学术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此种情况下,教师没有了“先生”——“先于学生”的知识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时刻铭记:学生才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教师应给予学生极大的话语权和自主空间,充分确定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15]。对教师来说,这不仅是一个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绝佳机会,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新契机。
(三)基于博物馆的高校英语教学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常以输入西方外来文化为基础,跨文化教育一直被作为国内英语教育的大方向。开展跨文化交际不是空洞地了解概况或开阔视野,而是提高自己专业或行业涉外文化的实践能力,是帮助学生如何融入自己即将从事的目的语国家的学习和工作的特定具体的文化[16]。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单词、语法,还要让学生了解欧美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教材文本中,学生们可以了解西方社会与文化;在听力材料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外国人的日常交际;甚至在课间休息时,通过播放国外流行音乐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课堂上由教师为学生创设专业环境,以提升专业竞争力,加速融入专业环境。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和输出不对等现象也愈加突出。有学者用“中国文化失语症”[17]来形容这种文化失语现象——我们的英语研究者不能很好地阐释自己的文化,而是单向地输入西方文化。英语作为当今社会普遍使用的通用语言,具有较强的文化输出能力,广泛影响了当今年轻一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学生一般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学习,可以说英语学习贯穿着他们的各个教育阶段。由于长期忽略中国优秀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很多学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很难用英语传播、弘扬民族文化,不能进行有效地输出和表达,这就迫切需要在外语教学中建立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18]。
博物馆的收藏不同于物品仓库。博物馆藏品的背后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代表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典型物,更是现代学者研究古代历史、社会和文化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博物馆藏品的实物性、历史性和研究性,博物馆才更能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权威和庄严的文化机构、历史的传承者。
教师利用博物馆提供的物质文化资源,或者通过引导学生在博物馆内开展英语教学,是将我国优秀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结合的有益探索。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简单介绍某件藏品的历史背景,再组织学生开展自由讨论、展示讨论结果,并以全英文汇报的形式呈现给老师和同学们。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全部同学参与讨论,并且对其汇报就内容、口语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教学互动,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并乐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可以较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与文化。这是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结合的范例。为进一步传播这种教学理念,教师还可以对“英文讲文物”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研究,并发表相关教学活动研究论文或展示公开课。这不仅是英语灵活教学的实践活动,更是中国优秀文化输出西方社会的良好机会。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是高校得以在博物馆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高校和博物馆的英语教学结合实践有利于高校教师职业水准的提升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的契机,这也成为高校英语教学成果大丰收的驱动力。更重要的是,在博物馆中,或借助博物馆资源开展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扭转当前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单向强势输入的局面,更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博物馆与英语学习结合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博物馆除了履行文物的收藏、保护和研究职能,还代表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智慧,以传承中华文明和向广大民众传播知识为重要任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屡次提及外语类专业学生要具备“中国情怀”,要具有跨文化的能力,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常规印象里,博物馆和英语学习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分别存在于两个迥异的文化体系中。因而,两者的创新结合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碰撞
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博物馆代表的本土文化与英语教学中的欧美文化的碰撞。中西文化的差异始终存在,即便是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下,文化差异也是各种文明难以跨越的鸿沟。与其说我们要致力于消灭文化差异,不如说我们应该去熟悉、适应文化差异。基于博物馆的高校英语教学,其本质是利用中国本土文化作为新的学习素材,借助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的绝佳优势,寻求高校英语教育的新突破。
在博物馆与英语教育结合的实践中,馆方和教师都会面临固有思维模式难以活用的情况。用英语去表达中国文化,是否可以做到表述的精准,是否可以用真正的英语思维来解读民族智慧,是否会确保没有误读、漏读和过度解读,这都是中西方不同文化结合所面临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团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应定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教师去国外学习、定期举办说课活动,让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机会。英语作为普遍通用的语言,学生会不可避免地运用英语表达观点、与人沟通交流。因此,应尽可能地做到从中国人的口中用英语讲中国文化,并且说给世界听。
(二)博物馆教育与英语教育的专业性存在差异
人们通常以为博物馆只是收藏古董的藏宝阁。时至今日,很多人都不了解博物馆,甚至还未曾成为博物馆的观众——从未踏进过博物馆的大有人在。许多人没有选择博物馆作为他们接受教育的场所,正体现了博物馆教育的选择性。而学校教育则相对体现为强制而无选择性的。也许有人会存在疑问,学生所学知识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如何利用博物馆进行学习?其实从博物馆的分类来看,博物馆是包罗万千知识的学术殿堂,每个个体都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提升自己的突破口,每个人都能在博物馆中有所思、有所学。而我们所谓的专科教育,其基础也是建立在塑造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之上。
但这也要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其观众组成有明确划分。针对不同观众,给予分众化的参观体验。博物馆教育部门应在开展有效的观众调研后,策划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配合高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就要求博物馆合理编排文字看板内容。由于博物馆工作人员可能欠缺英语专业训练,因此,博物馆可以联合高校英语教师,编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导览册。定期组织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英语培训,联合高校教师开展论坛交流活动,无论是对博物馆还是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实践,都会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三)博物馆与高校教育结合角度单一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研究在国内开展较晚,国内此类实践资料并不丰富。但如若将视野放远,欧美一些国家博物馆与社区教育和高校教育的联合十分紧密。许多博物馆甚至和学校达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许多学校也将学生的博物馆参观学习视为学生素质考核指标和成绩指标的重要一环。国内的现实情况是,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并没有充分被发挥出来,观众主动前来参观博物馆的热情仍然有待提高,更不用说博物馆结合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实践。实际上,博物馆与高校的通力合作也是博物馆寻求持续发展的契机。让学生群体养成从博物馆中获取知识的习惯,让这种习惯影响更多的人。但由于国内高校与博物馆的合作尝试较少,因此,博物馆与高等教育的合作黏性较低,创新意识不够。
博物馆与高校英语教育的合作模式可以借鉴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专家学者在学校”(Scholars in the School)项目;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的“让我们一起做历史”(Let"s Do History Tour)项目[19];博物馆提供远程教育服务、外借教具等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联动模式等。高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结合应该拓宽其途径,创新结合方法,充分利用好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为博物馆谋求发展的利好机会。
博物馆与高校英语教育的结合中,必定会存在着跨文化的背景冲突、专业性的结合差异、博物馆教育和高校教育结合的单一化问题。如何聚力提高博物馆与高校英语教育的结合度,是高校英语教育、博物馆教育甚至是博物馆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校馆联动的浸润式英语教学模式
在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国内许多高校已经着力将其视线聚焦在互动教学和体验教学法上。对英语教学理论的探寻,不仅是对教师多年英语教学经验的理论的总结,更是教学应用中方法的探索,即将实践归纳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以验证其科学性,从而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根据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形式阶段理论”[20]45,笔者将“校馆联动英语教学模式”(图1)归纳为四个阶段——表层:英语知识的基本认知;浅层:浸润式情景串联既有、即学英语知识;中层:英语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深层:活化英语实践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在博物馆中进行高效的英语学习。通过教师们对展示文物的简单英文讲解,开启学生们的表层知识学习过程,使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内涵及各种知识,即“明了”阶段;通过动手做和参与博物馆体验互动装置,加深学生的体验,运用浸润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归纳馆内所学知识的共性,并将既有知识与即学知识进行系统或阶段性的串联,即“联想”阶段;通过在参观展览中聆听教师的英文讲解以及学生自行阅读英文版展览说明文字,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背景,达到一定信息量的积累,从而形成知识系统,即“系统”阶段;通过教师的提问与课上活动,如讨论课、学生演讲活动等,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即“方法”阶段。通过阶段式进阶学习,学生们可以牢固地掌握知识理论,更可以将知识活化,应用在日常的实践中。
图1“校馆联动英语教学模式”四阶段
在传统观念中,博物馆与高校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事实上,在很多西方国家,博物馆早已成为辅助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目前,关于博物馆教育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即对博物馆教育理论的探索和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尝试。笔者以此为基础,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归纳博物馆与英语教育的几个结合点。
(一)结合博物馆内藏品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国内博物馆的展品文字看板大多以中文编写。在部分文化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开放性较强的城市,由于公民整体英语水平相对较高,同时为了为国际游客的参观提供便利,展览看板会以中、英文双语书写。例如,上海博物馆提供多语言的语音导览机器,提供英文讲解等服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提供的便利条件,开展英语教学。基于博物馆广博的文化知识,博物馆中的英语学习可以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角度,而是将博物馆内的学习与日常生活高度结合起来。例如,有效利用博物馆的英文展览互动装置。许多博物馆提供的触摸屏展览互动装置都内置多语言版本,通过体验参与和互动,可以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包含外在动机的博物馆参观,被认为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因好奇心驱使的出于内在动机的博物馆参观,则是在获取我们暂时用不到的“无用”知识。储存“无用”知识的原因是可以增强我们的想象力[21]。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好奇心,使学生获得教学目标以外的“无用”知识,也为未来知识的学习进行铺垫。除了要合理利用博物馆的教学素材,还可以高效利用博物馆的各种资源:线上官网、公众号和远程网络课程等资源、博物馆外借教具等。高校也可以寻求与博物馆的合作,开展一些中、长期校馆合作项目,为博物馆到校服务或驻校服务提供方便,也有利于高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教师拟定场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某一藏品,为学生们做相关背景的英文介绍。组织学生分组研讨,让学生根据展品的文字看板、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藏品的更多信息,编写藏品英文介绍,对藏品进行进一步讲解。每组分别向全班同学做学习成就汇报,并组织学生相互点评。进而,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重点词汇并加以拓展。教师也可以将主动权赋予学生,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展品,从任意点切入进行讨论,并生成小组式全英文汇报。
(二)利用博物馆氛围与通用设计开展浸润式教学
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会根据各馆不同的展示目标发生变化。同一座博物馆中的不同展厅所营造的氛围也各具特色。除了配合展览主题的展厅设计,博物馆中的通用设计也与学校不同。学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其中学生是主体,因此,高校的建筑和环境的服务对象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青年和中年。不同于高校,博物馆是面向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场所,因此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是差异化的民众。基于此,博物馆被称为向参观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我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提供语音导览、行李寄存等服务,观众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电梯、洗手间、餐厅、商店,甚至图书资料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博物馆为观众创设了生活化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活场景和片段,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开展浸润式教学。这种以预设的教学活动、学习空间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获得英语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从而获得生活化的感知和经验。结合博物馆场景与通用设计,学生们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文化氛围,通过在情境中的学习,获得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知识,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博物馆的氛围和通用设计,选择适当的场景和设施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开展英语教学。由教师主导博物馆课堂内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在所选展厅,或既定区域范围进行自主学习。再由学生小组共同研究学习,或开展小组模拟对话、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博物馆内的学习可以高度模拟社会、社交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加深了记忆。
(三)利用博物馆馆外资源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博物馆教育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馆内开展。博物馆提供的各种资源都可以作为高校脱离博物馆建筑本身开展英语教育的重要信息来源。欧美学者对于博物馆和学校教育的研究开展较早,亦在经过诸多尝试之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美国,许多博物馆都与临近的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博物馆会派出专业的讲解员和研究人员前往课堂,与教师一同开展教学活动。博物馆也会为学校提供教具和学术资料,或者由学生担任策展人,在校内举办小型展览活动。这些都为高校结合博物馆资源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把握好学生的馆外学习,不仅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也是知识的延伸学习,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与馆方专家一起开展课堂活动,亦可结合博物馆提供的教具或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如上海博物馆提供有英文官网(图2),只要保证网络畅通,教师和学生们就可以于任何时间、地点自行获取所需资源。上海博物馆官网还提供线上英文展览介绍(图3),还可以在馆藏藏品中找到感兴趣的藏品的英文介绍(图4)。也可邀请博物馆专家走进学校开展英文讲座和会谈等活动。
图2上海博物馆英文官网页面①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官网,网址: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en/index.action.
图3上海博物馆特别展览英文介绍②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官网,网址: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en/display/exhibition-info-out-line.action.
图4上海博物馆馆藏瓷器英文介绍③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官网,网址: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en/articles/CI00004517.html.
根据博物馆和高校的现实情况,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笔者讨论了博物馆与高校英语教学的三个结合点。对应不同的结合点,分别设计了初步的教学方法。博物馆与高校教育的结合,并不仅仅被框定在以上三方面,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简单的方法。上述教学方法仅是笔者在初步研究后,萌生的不甚成熟的设想,尚需系统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博物馆在为高校英语教学创新教育理念、探究浸润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大有可为。
五、结语
本文提出了结合博物馆资源丰富高校英语教学方式的新设想。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概括性地总结出“校馆联动英语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初步得出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的浸润式英语教学活动,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利于推广本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彰显了教育的人文追求,为浸润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浸润式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的启发点拨作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强化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可及性,更是提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新机遇。以校馆结合的思路丰富了浸润式教学模式,促进了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践行了教育的初衷。以提高高校学生英语能力为基础,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以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和民族智慧为责任,以推动我国优秀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为目标,真正完成由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