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戏剧治疗视阈下课堂教学角色扮演启示
2021-04-01吴宗会
吴宗会
戏剧治疗是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旨在通过戏剧艺术形式,帮助解决特定对象的心理问题与忧虑。戏剧疗法由何而来?戏剧治疗逻辑起点关联亚里士多德“净化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以及德国美学“移情说”,它通过角色扮演、戏剧游戏、摹拟笑剧、木偶剧和情境重现,对受疗者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正[1]。虚拟现实技术(VR)特点鲜明,将其结合戏剧治疗,应用于课堂教学角色扮演,对学习者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有裨益,对教学质量提升有启发意义。
一、从角色扮演到VR戏剧治疗
传统意义上而言,戏剧治疗在特殊学校教育中,主要用于对聋哑儿童、情绪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发展迟缓儿童等心理问题的干预[2]。通过相关干预途径,从戏剧治疗延伸出一种戏剧教育手段,对现代教育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用戏剧艺术形式表达意识和潜意识,从而让人类在戏剧中回看自己,反思自己,起到教育自身、相互教育的作用。戏剧治疗已经形成投射技术和角色技术等一套独特技术咨询范式,角色技术是联结学生与课堂的直接纽带。“学生”身份以及“学生”扮演的可能课堂“角色”与角色技术概念衔接天衣无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愉悦身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过程中常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真正让学生入趣、入情、入境。研究表明戏剧疗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3]。戏剧治疗结合教育情境有多种方式,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文章情节的片段再现,或让学生在家中与父母协作复现情节片段等。教学中的戏剧可以是即兴展现,由教师创造戏剧,借助角色扮演,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表演成分的体验学习活动,扮演彼此治疗师角色,完成学生与教师之间职业性互动,此种体验式学习是戏剧疗法教育项目的核心,达到寓教于戏之效果。
寓教于戏是20世纪初期英国将戏剧列入学校课程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戏剧性结构和技巧来强化教学,适用于任何科目教学。具体而言,教师根据学习者年龄、能力、兴趣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经过设计的戏剧活动,让学习者承担某种“角色”,并基于“角色”建立互动关系。将戏剧视为工具和媒介来学习各科目,属于渗透性戏剧教育活动。有戏剧就有“角色”,“角色”亦成为戏剧在特征方面的代名词。
最早将“角色”方法系统地应用于课堂的是英国教师约翰逊(JOHNSON H F),她尝试将不同教学主题戏剧化,通过戏剧性角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获得对教学主题的深刻理解。1930年,美国戏剧教育家沃德(WARDW)根据教学经验编写了《创作性戏剧技术》,提出“创作性戏剧教学方法”概念,在美国教育界引发了巨大反响,成为当时校园教育戏剧实践的指导性文献。二战后,更多欧美戏剧教育家开始推广校园戏剧教学法,1950年代以后该教学法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寓教于戏方法:一种以虚构角色扮演和即兴创作为中心的戏剧活动。其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意蕴,从交流中发现可能性与创造新意义。
1980年代以后,戏剧教育衍生出不同表现形式,包括即兴表演、角色扮演、仪式举办和戏剧游戏以及相关戏剧用品设计,这些戏剧用品主要包括木偶、面具和表演衣服等。即兴表演形式是戏剧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随机配合被治疗者参与相应表演情景。治疗师通过和被治疗者互动,传递和表达相应教育和治疗目的。角色扮演与即兴表演相比更加丰富和更加充实,具有预先设计的剧本。针对不同群体,角色扮演在教育中用途不同。对于孩子来说,角色扮演能够帮助他们增强自尊和信心,陪伴他们度过成长过程中的焦虑期。对于学生来说,角色扮演是阐述学科模糊概念的好方法。对于智障成人而言,角色扮演能够有效提高社交和沟通技能,减少社交不安与焦虑。总而言之,角色扮演鼓励学习者以天性方式表达自我,并在其中探索自我,为学习者培养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帮助个体应对心理问题。以高校英语教学为例。将戏剧治疗教育引入高校英语教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戏剧治疗环境下,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进行团队协作。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单纯向学生讲解文章,而学生并没有足够机会去体会文章。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有机会体会课文并对文中情感、人物思想有更好认识。因此,角色扮演最大限度表征沉浸式教学。
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戏剧治疗也会模糊教育和治疗之间的界限,偏离预期课程计划[4]。这为戏剧治疗在教育界应用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如传统戏剧治疗手段(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故事叙述等)需要专业戏剧治疗师加以实施,但是人力成本昂贵,培养合格戏剧治疗师代价巨大。此外,传统治疗方法需要特殊舞台布景,其人力物力代价亦不菲,此类缺陷使得戏剧治疗难以普及。因此,如何将戏剧治疗更好应用于课堂教学亟须进一步研究。现代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发挥技术优势,整合戏剧治疗,形成VR戏剧治疗,参与者在虚拟场景中参与互动,虚拟现实为角色扮演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二、VR路径策略
VR技术是一种能够创造和体验虚拟“现实世界”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仿真环境,让用户沉浸其中(图1)。用户可以在虚拟现实世界中体验最真实感受,拥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所有感知功能,在教育与治疗之间最大限度模糊化处理认知界限。这项技术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名为“Sensorama(感官)”的虚拟现实设备诞生(图2)。经过50多年发展,VR技术在当今智能时代已经普及,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旅游、教育、治疗等诸多领域。在维持“角色”稳定前提下,VR与真实环境互动能够极限发挥智能化时代媒介功能。换言之,VR技术同样可以在戏剧治疗界发挥作用。虚拟现实和即兴表演之间关系表明,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古典叙事被动媒体,虚拟现实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叙事主体沟通是“积极的”叙事演变。由于VR使用了多种感官模式,提供了一种非中介感知错觉,参数完全可调,从而控制戏剧治疗过程[4]。VR与戏剧之结合诞生了VR戏剧治疗(Mixed VR Drama Therapy)。
图1虚实世界(Virtual reality world)
图2感官(Sensorama)
VR实验戏剧(Mixed VR Experimental Drama)是VR戏剧治疗课程创意的首要步骤,采用VR戏剧治疗方式,利用计算机生成虚拟仿真空间作为舞台背景和虚拟“演员”,并在计算机建模3D图像中变化视角或透视,实现舞台现实空间与计算机构建虚拟空间共存,匹配现代视频技术中的虚拟高仿真技术,如大型多媒体歌剧《没有比索》(Senza Peso)(图3)和新媒体舞蹈诗《极境》(Extreme Scene)(图4)。
图3《没有比索》剧照(Stage photo of Senza Peso)
图4《极境》剧照(Stage photo of Extreme Scene)
VR技术路径应用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教学系统。人工智能教学系统能够发挥VR与戏剧治疗具体技术对接功能。智能辅导系统(ITS)是教育行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产物之一,能够良好地对接VR与戏剧治疗,解决双方具体技术衔接障碍。作为一种自适应学习支持系统,ITS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充当虚拟导师,对学习者进行教学并提供学习指导。该系统目的是为教学模块提供数据,由五个部分组成:学生模块、教学模块、领域知识、交流模块和专家模型(图5)。
图5智能系统辅导路径图
学生模块存储每个学生特有信息,跟踪每个学习者学习表现,提供教授过程。教学模块控制复习时间、呈现新主题时间以及主题信息选择。如前所述,学生模型被用作此组件输入,教学决策反映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领域知识组件包含教师正在教授的信息,没有这个组件就没有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交流模块控制系统与学习者互动,包括对话和屏幕布局,旨在以最有效方式向学习者展示内容。专家模型指考试标准答案。通过专家模型,导师可以将学习者解决方案与专家解决方案进行比较,找出学习者遇到困难的地方。尽管这些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们很快将成为成熟数字教师,帮助学生,满足VR教学技术需求。
VR核心技术实施需要舞台空间设计,直观体现为空间合成实验场地或舞台教室。为期四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团体戏剧治疗课程每周两次,每次40~60分钟,在多媒体虚拟空间合成实验室进行。在每次治疗(排练)中,干预者皆准备与VR戏剧治疗活动主题相匹配图画,场景可分为具体与抽象两种。这些图画在课堂引导新话题,促进学生更积极参与课程,自然性地消除焦虑或紧张。课程问卷发放与分析也是戏剧治疗课程质量反馈重要一环。每节课程(排练)结束时,现场观课的教师和相关观众开始对发放问卷进行评分,最终从若干名学习者中收集有效问卷(表1)。问卷问题涉及到集体戏剧疗法效果,主体部分包含12个问题,分别对应沟通、合作、专注等[5]257-258。采用Likert 5分量表评分(1=强烈同意,2=同意,3=中性,4=不同意,5=强烈不同意,DK=不知道)进行调查。
表1问题清单Question checklist
Note.1=Strongly agree,2=Agree,3=Neutral,4=Disagree,5=Strongly disagree,DK=Don’t Know.
以笔者见证的《榆树下的欲望》的演出为例。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于2019年11月9日晚呈现了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专业级戏剧演出盛宴。本次演出背景是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戏剧委员会第19届年会,演出分为四个经典剧目,分别是《榆树下的欲望》(尤金·奥尼尔)、《玻璃动物园》(田纳西·威廉斯)、《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和《沙箱》(爱德华·阿尔比)。此次演出由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刘永杰教授任总策划和编导,演员皆由学生担纲。实景演出特色之一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营造舞台农场幻境,虚拟农场与环境结合起来,在学生模块及专家模块与智能系统无缝对接。演员们不负众望,演出过程高潮迭起,赢得阵阵掌声,整场演出受到与会专家和观众普遍好评。其中,《榆树下的欲望》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全体演职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标准发音、精湛演技、逼真布景、专业灯光音响等把演出推向高潮。
在正式演出之前,剧组人员经过了大量艰辛的排练工作,最终参与者情绪被调整为热情高昂、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人物角色表演真实、到位。其中一大特色就是利用远程视频技术展开排练,实景舞台与虚拟背景视频配合。VR核心技术参与,直观体现为空间合成实验场地或舞台教室。整个排练持续了六个月左右时间,采取团体排练方式,每周一次,每次40~60分钟,在多媒体虚拟空间合成教室进行。在每次排练中,导演准备好《榆树下欲望》剧中与VR戏剧治疗活动主题相匹配的画面,场景布置可分为具体与抽象两种。通过这些画面引导新话题,促进演员(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自然性地消除焦虑或紧张。由于课程学习、毕业论文以及就业实习等压力,参与者们(学生)刚刚开始都是在“威逼利诱”中抽空参与排练,在量表调查中,“5”的比例远高于“1”。随着VR技术应用与排练不断深入,将多次量表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曲线发展态势超越“5”,情绪正能量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参与者们情绪由抗拒到抵触,再由抵触到接纳,最后积极参加舞台排练。通过不断训练,学生们锻炼了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控制情绪,塑造忍耐特质,极大地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对于身处国外的学生,利用视频远程同步展开,国外学生同步参与,虚拟视频为生动实体场景一部分,既承担背景角色,又同步展开剧情,不失为虚实结合的戏剧表演。
三、VR教学角色扮演
VR戏剧治疗实践表明,虚拟现实技术特质适用于辅助心理治疗,VR戏剧治疗实验对于实验对象(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治疗)起到明显缓解效果。VR技术改善戏剧治疗体验,参与者们愉快地体验戏剧治疗活动,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提高。VR戏剧治疗有助于改善学生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发严重。据保守估计,我国有3 000多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整个社会未来发展。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为了说明VR戏剧治疗教学效果,以两组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为例,其中一组参加戏剧治疗,而另一组则接受传统心理治疗。每周两组均要求接受2小时治疗。为避免个体影响,戏剧剧本根据抑郁症青少年共性问题设计。为了判断戏剧疗法是否有效,并与传统心理疗法进行比较,每周治疗后都要通过定量感觉测试(QST),评估两组所有受试者的心理状态。实验数据表明,戏剧治疗组相对于传统心理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优。开始时,戏剧治疗组患者定量感觉测试(QST)得分比传统心理治疗组低。随着排练深入开展,VR电光等声响效果及情节深深抓住参与者注意力,其全情投入引起后续良好反馈,从而建立起沟通透明的课堂氛围,戏剧治疗组QST明显高于传统心理治疗组。
VR戏剧治疗亦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源于中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徒关系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中国古代形成了基于儒学思想的尊师重学社会氛围,并深刻影响现代师生关系。调查显示,七成学生害怕与老师交谈[6]。在较贫困农村地区,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甚至会手抖,师生关系与学生教育密切相关。运用角色扮演进行早期干预,改善紧张师生关系。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同时让教师体验当代学生生活,增强相互了解,形成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成长。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拥有教师某些职责“权力”,可以对其他同学的作业或行为发表见解和处理方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教师,就某篇文章或观点以讲授方式对全班同学进行展示。角色扮演环节促使学生理解“教师”并非高高在上,无需敬而远之;也能体会教师职业不易,从而积极配合教师工作;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语言和文字定期总结和反馈,让师生都有意识地感受到学习过程中个人情感体验的存在,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利用积极因素。教师通过扮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听课,完成课程作业等。这样,教师也能从学生视角、视域体验日常学习情境,体会学生所想所为,从而融入教学相长体系中。戏剧治疗角色扮演技术无疑可以改善中国当代师生关系,构建良好学习氛围,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
四、结语
将戏剧治疗引入课堂,结合VR强大技术支持,对学生学习和人格发展十分有益,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戏剧治疗学习意味着合作,通过小组开展活动,学会协商与处理冲突,改善心理健康。为了实现期望效果,教师应当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新教学模式储备必要戏剧治疗知识,将语言功能目标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参与全新课堂模式,真正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