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寒城市公园的冬季使用偏爱研究——以沈阳为例

2021-04-01单鹏宇

关键词:城市公园人群群体

孙 莞,单鹏宇

严寒城市公园的冬季使用偏爱研究——以沈阳为例

孙 莞,单鹏宇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9

严寒城市冬季参与到城市公园活动的人数大幅下降,但是每个公园都有冬季人们喜欢聚集的场地,找到这些场地的特征,便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冬季景观的营造与改建。本文研究人们对于城市公园的冬季空间使用偏爱,通过参与观察的方式,找到公园内人们冬季的使用情况,运用Depthmap软件,分析空间关系,得到具体的量化数值,找到那些最受欢迎的空间的共同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严寒城市公园冬季的设计建议。

严寒城市; 城市公园; 使用偏爱

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受季节影响,冬季参与其中活动的人数锐减,很多景观空间在冬季都是闲置的,失去了其使用的价值。但是调研发现,即便是冬季,公园中也依旧有一些空间热闹非凡,其它一些空间无人问津。找出这些受人欢迎的空间的特征以及它们与公园整体的关系,也许会找到特定人群偏爱的空间类型,进而更好的营造适合严寒城市居民活动的城市公园,同时节约资源,有针对性的对重点空间进行冬季的营造。

1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参与观察得到人们在冬季如何使用城市公园,以及为什么使用的相关信息。进而,通过Depthmap软件分析公园各个空间的空间关系,得到具体的量化数值,二者结合找到人们冬季对于城市公园的空间偏爱。

1.1 样本选择

在深入的调研之前,笔者在冬季走访了沈阳市的11个城市公园,包括南湖公园、中山公园、青年公园、万柳塘公园、碧塘公园、万泉公园、劳动公园、丁香湖公园、铁西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长白岛公园。发现严寒城市的冬季人们多集中在老城区的城市公园活动,新建区域的公园在冬季几乎无人参与。究其原因,一方面老城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另一方面,老城区居住的老年人相对较多,他们是冬季参与到城市公园的主要群体。因为本文关注人们冬季对于城市公园的空间选择,因此,将那些无人或者很少人参与的公园剔除,最终选取了南湖公园、中山公园、万柳塘公园、万泉公园与劳动公园这5个类型和尺度相近,冬季较为热闹的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观察。

1.2 数据采集

调研首先选取了沈阳市南湖公园进行了3 d连续的行为观察预调研,时间为2016.11.20-11.22日,每天10:00-15:00。在得到了一些初步的人们冬季对于公园的使用特征后,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对其它四个公园使用进行了参与式观察。每个空间分别在工作日和周末的上午和下午进行观察,共四次,记录天气情况与污染指数,记录自己在其间的感受,并且对于其中活动的人群进行观察记录。观察人们喜欢在公园中的哪些场地聚集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进行行为标记,同时进行访谈,找到一些关于使用上的习惯与需求。

2 参与式观察的结果

2.1 冬季使用人群趋同

对于南湖公园的初步调研发现,不论气温高低,公园全天都有固定的人群活动,人群年龄多集中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基本上维持在1:1,每天都在清晨5:00-7:00、上午9:00-12:00、下午1:00-4:00的固定时间来到公园,进行固定的活动,包括跳舞、聊天、踢毽、打牌等。采访得知,他们无论多冷,是否降雪都会风雨无阻的出来活动。此外,南湖公园每天中午还会有附近工作的人群在12:00-13:30出来散步,年龄多集中在30至50岁之间,采访得知,他们的出行时间不固定,多会受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对其他四个公园分别进行观察,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情况。因此,笔者将严寒城市公共间中逗留的人群分为固定活动群体、半固定活动群体和非固定活动群体[2]。其中,固定活动群体是严寒城市冬季公园中的主要群体,他们以中老年人为主,基本上都没有工作或者已经退休。无论调研时的天气如何基本上都不妨碍他们外出,而且他们的外出时间、逗留时间、活动地点、行为模式非常固定。采访得知,这部分群体的家庭背景、收入相对比较一致,他们相对缺少社会支持,在冬天负担不起环境更好的收费活动空间,更需要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社会交往。人类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各种社会连接,这种始终与社会维持连接是人们的毕生需求,与我们的生理需求同等重要,到了成年晚期,个体变得越来越孤独,老年人可能较少与外界进行社会交往,与社会的连接得不到满足[1]。

2.2 冬季行为模式一致

市民冬季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包括健身、聊天、打牌、看热闹、拍照等。其中,在每个公园中都会有的群体就是聊天的群体和看热闹的群体,打牌、跳舞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健身也是主要的行为,但并不是每个公园中都会出现。打牌、跳舞等群体在进行这些行为活动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出现聊天和看热闹的行为,因此,聊天和看热闹这两大行为模式构成了冬季活动的主要驱动力。

2.3 冬季活动地点集中

对五个公园的观察发现,虽然公园中划分若干功能场地,但是并不是所有空间都有人活动,人们冬季选择活动场地是有一定倾向的。冬季人们在公园选择场地的时候,固定活动群体并不会首先选择小环境最好的地方或者景色最优美的地方,他们更加关注场地中的活动和聚在一起的人[2]。因此,能否看到不同的活动,发生不同的活动的场地可能是最受她们偏爱的环境。五个公园中,都有固定活动群体喜欢聚集的场地。找出这些冬季受人欢迎的空间的特征,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公园的改造,对于严寒城市来说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3 空间句法分析

空间句法理论多用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方面,但是对于小尺度空间的城市公园的研究,同样适用。考虑到公园中有一些可见但不可达的空间,不适于视线分析的方法,因此选用凸多边形法来分析公园中各个空间的组织关系[3]。运用Depthmap软件抽象公园空间组成,创建分析地图及空间连接关系,绘制Depthmap凸边形地图,可以得到公园中各场地的空间关系的量化指标。

凸多边形分析主要依靠四个指标,场地的连接度高代表它的开放程度高,与更多的空间相连,更方便看热闹。场地的集成度高意味着可达性更好,有更好的吸引到达的能力,能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度高代表场地可能出现的穿越越高,有更多的人流穿行,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碰见更多的人,可以增加展示自己的机会。控制度高意味着场地对与其相连的其它场地影响高,代表场地是公园中的主要空间,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会看见[4]。

图 1 劳动公园凸多边形

图 2 中山公园凸多边形

劳动公园(图1)中,冬季人群聚集最多的空间B的连接值、控制值、选择度和集成度都是公园中最高的,由这一空间人们可以渗透进公园深处的任何地方。聚集人群第二多的空间A与空间C位于入口处,从公元内部的角度来说各个值不是最高的,但是从城市的角度,它是整个公园与周边区域连接度与选择度最高的空间。同时,具有最好的阳光和屏蔽北风的背景墙,ABC这三处空间连起来汇聚了公园中最多样的行为。

图 3 南湖公园凸多边形

图 4 万柳塘公园凸多边形

中山公园中,冬季人群最密集的下沉场地E的连接值、控制值、选择度和集成度都是最高的,其间活的人最多,发生的行为也最多样。其次是喷泉广场与连廊之间的一处空地H,这里的集成度与连接值与南部下沉广场一样都是最高的,控制值和选择度也较其它场地高(图2)。

南湖公园中,冬季人群最密集的中日友谊钟广场B的连接值、控制值和集成度是整个公园中最高的,这里是整个公园内活动人数最多,行为最多样的空间。其次是连接卧波桥的一处广场,这里的选择度、连接值、控制值和集成度排第二(图3)。

万柳塘公园是几个公园中白天相对人较少的,这个公园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有较多的健身器材,冬季人群多集中在场地E活动,这里的连解值、选择度、整合度与控制值都是公园内最高的,另外场地B与C也有人活动,这三块场地均是健身器材,场地D也集中了部分人群,这里是一处围合乒乓球场,微环境比较舒适(图4)。

万泉公园中,冬季人群最多的主雕塑广场E的控制值、选择度、集成度和连接值都是公园中最高的,其次是连廊处D和靠近主入口与连廊的一处空地B,连廊处的连接值与整合度排第二,旁边空地的选择度与控制值排第二(图5)。

图 5 万泉公园凸多边形

4 冬季城市公园人们偏爱的场地特征

4.1 连接度和选择度都高的场地

综合五个公园发现,冬季白天活动人群最多的场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选择度和连接度均为所在公园中最高。这也符合白天呆在公园中活动的人群的特征,固定群体白天大多数都是在进行各种形式锻炼的同时看热闹,行为以不怕被打扰的社会交往为主。因此,能够碰见更多人,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选择度与连接度二者都高的空间更受这部分群体青睐。万柳塘公园中的空间j(图4)拥有最高的选择度,但是它的连接度极地,这里无人活动,南湖公园的场地J(图3)拥有最高的连接度,但是选择度很低,这里也无人活动,万柳塘公园入口A的连接值、整合度与控制值也是最高的,但选择度不高,无人活动。因此,高连接度与选择度是人们人们偏爱的场地特征。

同时,连接度与选择度是绝对值,可以进行公园之间的横向比较,劳动公园的与万泉公园的各个场地的这两个指标都明显高于其它公园的场地,南湖公园的场地这两个指标最低,中山公园与万柳塘公园居中。现场调研也可以看到,劳动公园与万泉公园在冬季活动的人群最多,最热闹,除了量化指标最高的场地集中了最多的人群外,公园中其他的空间也有人聚集。

4.2 特殊功能的场地

还有一些场地的连接值和选择度都不高,但是也聚集了部分人群,这类场地都是有特定功能的。劳动公园中空间H(图1)是儿童可以滑雪滑梯的地方,小孩子参与冰上运动也从这里进入湖中,虽然各个值不高,但是这一地方人也相对较多,并且周边有围观的群体。中山公园中空间K(图2)位置很偏,两个值都很低,但是人比较多,因为这里是健身器材集中摆放的功能空间,即便各个值都很低,也吸引了部分群体。观察发现这部分人群也有着固定的交往关系,他们每天相约来此,一边健身一边聊天。因此,对于场地有特殊功能需求的人群,即便场地很偏,人们也会选择在此活动,并且,在进行相应的健身运动的同时进行社会交往。

4.3 环境舒适的场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空间连接度和选择度都很低,但是也聚集了部分群体。这类场地的共同点是小环境的舒适度很高,暖阳并且无风是这里的典型特征。万泉公园的空间I(图5),位置比较偏,各个值都很低,但是这里有一面可以屏蔽冷风的墙,还有充足的阳光,微环境很舒适,坐在墙根下晒太阳觉得很温暖,因此没有具体的功能,没有开阔的视野,也没有热闹的人群,却聚集了很多以静态活动为主的人,包括打牌、聊天和晒太阳。

不同需求的固定群体,会在公园中选择相应的场地逗留,连接度与选择度均为最高的场地聚集了最多的人群,其次是提供特殊功能的场地以及那些无风的阳光场地,这三类空间是冬季人们选择公园的主要空间特征。

5 设计建议

5.1 改善空间的拓补关系

空间的拓补关系决定了各个场地的连接度与选择度,呈现开放的、网络式布局、游览路线多样的公园更适宜社会交往,因此在冬季是更吸引人的。呈线性布局,游览路线单一的空间人群相对要少。从公园的整体来说,改善公园的拓补关系,整体提升各空间的连接度与选择度,在排除区位因素影响下,吸引更多的人。而从公园内部的空间关系来说,具有越高的连接值与选择度的场地更易形成社会交往,更易在冬季聚集更多的人群。尽量加强公园中的核心场地与周边场地的联系,以提高场地的连接度与选择度,可以提高重点空间的利用率,更有针对性的集中冬季的建设力度。

笔者此前对于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使用影响因子的分析的研究也得出,影响人们冬季使用的因子之一是场地中活动的人群[5]。这也印证了能否有机会见到更多的人、与更多的人发生连接,对于人们冬季选择公园中活动场地是很重要的。

5.2 重视附属的冗余空间

通过凸多边形分析以及现场观察发现,那些受人欢迎的场地中有一些是看似无用的,并不是特意设计的场地,或是一些大空间的附属,是冗余的空间。这类受人欢迎的附属的冗余空间多位于核心空间的周边,连接了几个主要的空间,作为几个空间的交集,这里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空间的二次创造,因而使得该冗余空间变得变得核心化。冬季城市公园中的固定活动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参与到城市公园具有潜在的社会交往目的,他们的行为灵活多样,更多的会发生在不同空间的混合处,或者发生在人们自发形成的空间中,而冗余的空间正好可以提供给他们发挥的空间。还可以使得不同活动的人群聚在一起时,不互相影响,更加和谐。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于不同场地的交集或者场地之间的过渡区域给与足够的重视,这类空间有可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成为新的和核心空间。

5.3 三个特征相结合

不论是那些在高选择度和连接度活动的人群,还是在特殊功能区活动的人群,亦或是晒太阳的群体,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社会交往,因此将三类空间特征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冬季的社交需求。

对于新建公园来说,在规划之初,就应该把最易获得冬季舒适度的区域规划为冬季活动核心区,在设计的时候提高这一区域的连接度与选择度,并且将功能空间与核心空间相结合,让不同需求的人群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针对现有高连接度与高选择度的空间,改造的时候可以在周围增加健身器材,并且提供可以挡风的矮墙,为固定活动群体提供更为舒适的冬季活动空间。

6 结语

针对五个公园冬季的使用调研,结合空间句法分析,发现同时具有高连接度与高选择度的空间是固定群体喜欢聚集的空间,这类空间更适宜社会交往。其次是那些具有特殊功能以及那些小环境舒适度很高的场地。

[1] 马修·利伯曼.社交天性[M].贾拥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5

[2] 孙莞,张伶伶,单鹏宇.人群差异对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需求的影响分析[J].中国园林,2017(5):48-52

[3] 翟宇佳.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城市公园空间组织分析与设计管理应用—凸边形地图分析方法初探[J].中国园 林,2016(3):80-84

[4] 侯韫婧,赵晓龙,张波.集体晨练运动与城市公园空间组织特征显著性研究—以哈尔滨市四个城市公园为例[J].风 景园林,2017(2):109-116

[5] 孙莞,张伶伶,单鹏宇.严寒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冬季景观使用影响因子分析[J].现代城市及研究,2018(1):78-85

Study on the Motion Preference in Urban Parks of Cold Cities in Winter——A case in Shenyang Park

SUN Wan, SHAN Peng-yu

110819,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go to the city park for activities in the cold city in winter is greatly reduced. However, people in each park like to gather in the preferred site. According to these preference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to meet the needs of citizens for fitness activities in winter. This paper collected data through field research to obtain specific quantitative values through Depthmap software analysis to find the common ground of the most popular space, and then proposed the design proposal of the cold city park in winter.

Cold city; urban park; motion preference

G246

A

1000-2324(2021)01-0158-05

10.3969/j.issn.1000-2324.2021.01.028

2019-02--24

2019-04-07

孙莞(1982-),女,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 E-mail:15940555428@163.com

网络首发:http://www.cnki.net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人群群体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体育资源评价体系及实证探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我走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