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
2021-04-01徐翊
徐 翊
(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广东 阳春529600)
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运作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因此我国在关注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真正实现两者齐头并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环境被破坏,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初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思想观念的转变,许多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积极地参与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一定程度上有力推动了这一工作的有效改进。但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仍不够理想,整体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仍较低,缺乏相应的管理资源,因此需重新调整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体现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核心要求。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工作难度偏高,对管理工作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管理层需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症下药,促进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1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在对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发现,大部分管理工作均是直接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及多样性保护为重点,灵活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及手段,以维护野生动植物的完整性、安全性[1]。但从目前来看,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并不充分,未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致使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表1所示,为我国珍稀林业野生植物现状表。
1.1 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复杂,包含的工作环节较多,涉及许多细节要素,因此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和挑战。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是重点,相关管理部门需明确目前的管理内容及考核工作要求,确保对症下药,法务制度体系的构建最为重要,只有真正建立起自然保护区,促进整个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维护生物物种多样性[2]。但从目前来看,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有限,缺乏全方位的管理意识,无视管理制度的有效约束,难以全面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导致难以实现动植物持续繁衍。
表1 我国珍稀林业野生植物现状
1.2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在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法律法规的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环保政策及相应法律法规的调整、完善及有效落实。政府部门需着眼于工作现状,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依据,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域的管理及调整,严格按照目前的管理机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中,捕杀野生动植物及乱砍滥伐等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法律法规的完善需以此为依据和重要方向,加强对这一行为的有效遏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3-4]。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环境破坏现象及野生动植物交易现象时有发生。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不足,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加之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指导,因此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与预期目标存在明显的差距。
2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对策
2.1 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包含的工作环节较多,工作难度偏高,因此只有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更好地体现这一工作的社会价值及意义。管理工作人员需始终坚持预期的管理目标,了解管理现状,通过灵活调整及优化组合来确保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改进及落实,真正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前期设计及规划非常关键,管理层需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面积,关注与野生动植物生长及繁殖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便为野生动植物的生长营造安全稳定的空间[5-7]。基础设施建设不容忽略,这一点要求管理工作人员需根据目前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类困境,促进各类宣传工作的有效落实,确保社会主体均能参与其中,全面提升公众的思想意识,在共同努力下高效落实前期基础工作。自然保护区监管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管理工作人员自身需注重不断学习及调整,积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及培训方式,以促进野生植物的有效繁衍,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关管理部门需加大资金投入,明确目前的信息管理要求,搭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积极加强对不同信息数据的有效处理及协调,确保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科学化及精细化开展。
2.2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部门需意识到法律法规完善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要着眼于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实问题,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的分析,积极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1979年2月23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4年10月9日,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8年11月8日,我国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其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作为重要法律法规,国家层面围绕野生动物保护制定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等,各地区在中央出台的行政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法律法规,使得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另外,环保政策的落实及实施不容忽略,政府相关部门需参与其中,真正实现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外部监督及协调过程中确保法律法规能得以有效完善[8]。针对不法分子顶风作案,最终导致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停滞不前的现象,执法部门需加大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打击力度,以此为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的法律空间及制度空间,真正实现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有效规避各种负面影响因素[9]。
2.3 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难度相对偏高,对工作人员个人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工作人员一方面需关注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另一方面需主动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积极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我国政府需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各个地区也需了解与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相关的要求,分析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调整管理思路和管理方略。资金投入有助于解决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后顾之忧,因此应尽量避免资金链断裂问题的产生,以确保野生动植物产业稳定发展,真正维护自然生态环境[10]。另外,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不容忽略,管理层及政府需立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细节要求,以动物养殖业及植物种植业的稳定发展为依据,加大对这两个产业的投入,明确不同阶段的管理要求,以保障野生动植物产业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容忽略的一个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工作的有效落实能真正维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