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1-04-01沈义
沈义
摘 要:与以往利用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不同,数据的获取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员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两者的关系中加入组织承诺和员工内部身份感知两个变量进行探讨。得到如下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绩效呈正向影响关系,组织承诺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在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的关系中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员工绩效;组织承诺;内部人身份感知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6-0141-03
一、研究背景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经济和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在政府积极做出应对政策的同时,企业做出的决策关乎企业的生存。这对中国境内企业提出了新挑战,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效益。研究者一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为企业及其股东创造了价值[1]。虽然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实际上企业对于员工的社会责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受到限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仍积极配合和支持政府的各种行动。同时在企业内部,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员工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员工对组织忠诚度,提高组织承诺、归属感等,进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绩效。国内外学者在就业的问题上更多的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政府政策上面,少部分学者会关注到企业本身态度和责任。如,企业的组织韧性如何通过管理创新去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研究[2]。本文通过小范围地区进行数据调研,这使我们能够研究从企业社会责任到员工绩效的因果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框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组织承诺及员工绩效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及假设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承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到企业社会责任[3]。根据一个西方学者Carroll认可的定义,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社会对组织的经济、法律、道德和自由裁量期望。学者就社会责任展开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在社会责任上追加投资,会获得更高的资金回报,同时获得更高的恢复发展的能力[4]。学者们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更多的将其分为企业内部社会责任感知和企业外部社会责任感知。在Turker的研究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具体细化为两类,第一类是企业外部社会责任,第二类是企业内部社会责任[5]。员工将组织成功视为自己的个人成功,并将自己的组织与其他组织进行比较。如上所述,群体价值观和实践的积极独特性可直接影响认同。作为一名对社会负责的成员,可以反映出组织价值观和实践中的积极独特性[5]。在当前的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被定义为旨在积极影响利益相关者并超越其经济利益的企业行为。显然,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密切相关。
假设1: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感知对员工组织承诺具有正向影响。
(二)组织承諾与员工绩效
在组织承诺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国内和国外都展开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组织承诺较高的组织员工,有较强的分享工作的意愿[6]。在组织的管理中,组织提高的员工组织承诺,会较低员工的离职意愿[7]。较高的组织承诺帮助组织生态有序的发展,同时组织员工的发展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主要聚焦于知识共享、绩效、创新等方面[8]。在学者的研究中,企业的管理与员工的绩效直接挂钩。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其最终目的都是探究提高员工绩效。人力资源功能柔性对员工任务绩效和职业承诺具有跨层次的正向促进作用[9]。
假设2:组织承诺对员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3:组织承诺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绩效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
(三)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员工绩效
基于诱因和贡献理论(Simon),员工应该感到有义务为组织做更多的工作,做出更多的努力,而不是没有获得这些机会的员工,随着这一诱导—贡献周期的持续,它在员工感知方面产生了差异。内部人身份感知较高的员工,会更加积极投入到组织的生产当中,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行为有积极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是员工将自己视作企业自己人的一种感知,视作内部人或局外人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员工的绩效[10]。内部人身份感知影响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并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员工的正向行为[11]。
假设4:内部人身份感知在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调研与数据采集
为了验证本文的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收回问卷总计200份问卷,将答题时间较短的问卷剔除后,剩余问卷187份,问卷有效收回率为93.5%。
(二)变量测量
研究模型有4个潜变量,分别为企业社会责任、组织承诺、内部人身份感知感知和员工绩效。变量采用Likert7点量表进行测量。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含企业内部社会责任感知、企业外部社会责任感知两个维度,参考刘凤军等[12]开发的量表。组织承诺选用国外学者Meyer和Allen等[13]的量表并结合具体情景。内部人身份感知选用Stamper和Masterson[14]开发的量表。员工绩效选用Van Dyne和Lepine[15]开发的量表。
本研究采用SPSS 26.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可靠性检验,最后根据有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程序进行假设检验,得出相应结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为检验企业社会责任、组织承诺、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员工绩效等几个变量的一致性程度,本文分析了上述几个变量的信度,本文所涉及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13—0.902,均大于标准0.70,说明具有较好的信度如表1所示。
本研究所设计的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内部责任感知与组织承诺(r=0.534,p<0.01),外部责任感知与组织承诺(r=0.515,p<0.01)呈显著正相关。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r=0.569,p<0.01)显著正相关。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员工绩效(r=0.577,p<0.01)显著正相关,员工绩效与企业内部责任感知(r=0.528,p<0.01)、企业外部责任感知(r=0.606,p<0.01)均显著正相关。
为了进一步验证文中组织承诺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绩效的中介作用,企业内部责任感知对组织承诺(β=0.527,p<0.001)、企业外部责任对组织承诺(β=0.413,p<0.001)均显著正相关,同时变组织承诺对员工绩效(β=0.577,p<0.001)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利用Bootstrap方法,抽样5000次检验间接效应的显著水平。当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时,企业内部责任感知、企业外部责任感知对员工绩效的间接效应大小分别为0.233、0.153,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125,0.381]、[0.066,0.275],均不包含0,说明组织承诺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本研究采用PROCESS,对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组织承诺在高内部人身份感知的调节作用下,其员工绩效显著增强。内部人部身份感知对组织承诺知与员工绩效(β=0.162,p<0.01)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结语
本文旨在为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方面提供参考。在以往的社会研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一直是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考察,本研究是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得到的数据,较以往的研究,数据的来源有一定的拓展。本文在理论上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绩效联系起来,数据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无论是内部社会责任还是外部社会责任,都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越高对企业员工的绩效影响越高,反之则越低。其中,企业社会责任还会通过员工的组织承诺来影响员工绩效。另外,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还会影响组织承诺和员工绩效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Rui A.,Yrjo K.,Yang S.,et al.Resiliency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ocks:An Analysis of the Exogenous COVID-19MarketCrash[J].The Review of Corporate FinanceStudies,2020,(3):593-621.
[2] 陳红川,魏璐璐,李云健,韦璐青.管理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组织韧性与政府支持的作用[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5):90-102.
[3] Dhaliwal D.S.,Li O.Z.,Tsang A.,et al.Voluntary Non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The Initi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1):59-100.
[4] Huang Wenchuan,Chen Shouming,Nguyen Luu Thi.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o COVID-19 Crisis: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Firms[J].Sustainability,2020,(21):8970-8970.
[5] Turker D..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luence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2):189-204.
[6] 卢珂,吴价宝.基于组织承诺视角的知识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J].企业经济,2013,(12):42-46.
[7] 张莉,夏莹,孙达.基于集体主义情境的变革型领导、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研究[J].管理学报,2013,(9).
[8] 李秀凤,郑淑伟.高承诺工作系统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及其理论基础[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6):132-143.
[9] 李敏,方芳,关翩翩.人力资源功能柔性对员工绩效和承诺的影响——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25-34.
[10] Huang Wenchuan,Chen Shouming,Nguyen Luu Thi.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o COVID-19 Crisis: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Firms[J].Sustainability,2020,(21):8970-8970.
[11] 王永跃,王慧娟,王晓辰.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遵从权威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5,(4).
[12] 刘凤军,朱国超,李辉.企业内部责任外显机制研究:内部责任感知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J].营销科学学报,2016,(4):89-108.
[13] Meyer,John P.,Allen,Natalie J.,Smith,Catherine A..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Extension and test of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3,(4):538-551.
[14] Christina L.Stamper,Suzanne S.Masterson.Insider or Outsider? How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Insider Status Affect Their Work Behavi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2,(23).
[15] Linn Van Dyne,Jeffrey A.LePine.Helping and Voice Extra-Role Behaviors: Evidence of Construc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1).
Abstract: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using data from listed companies,the data is obtained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s.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identity,an empirical study is conduct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re add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Discuss the two variables of employees internal identity perception.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employee performance,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lays a part of the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and employee perception of insider identity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
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mployee performance;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insider identity per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