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04-01刘鑫
刘鑫
摘 要:基于对武汉市854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偏好。运用Logit二元回归模型,从大学生与城市两个维度剖析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仍倾向选择到一线城市就业,大学生与备择城市两方面因素均对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产生影响,推动我国大学生就业健康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武汉市;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6-0130-05
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完善与中东西部发展战略相配套的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布局,引导各类人才合理分布。”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并且能在合理的配置条件下相互促进。如何将大学生的人力资本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合理配置双赢成为热议话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三个特征: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存在一定程度结构性失业;人才地域流向不平衡,一线城市吸引力大;欠发达城市纷纷发力,引发人才争夺战争。一直以来,学术界都颇为关注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问题,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的地区分布、就业流向趋势的原因分析、如何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现状三个方向。尽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以上研究仍存在改进的空间,存在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动因的实证研究、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因素讨论不够深入、引导大学生合理选择就业区域的对策建议缺乏针对性和体系化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对武汉市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不同层次的7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率73%,有效问卷为854份。
(二)变量设计
因变量为“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是指在综合考虑自身因素与计划前往的城市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后,选择前往某一个城市就业创业的意愿,本研究中具体表现为是否选择武汉作为就业城市,为二分类变量。其中,0=否,1=是。自变量是指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城市因素,城市因素方面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对大学生对城市的各方面因素的重视程度进行测量,具体如表1所示。
(三)结构模型
“大学生是否选择武汉作为就业城市”为非连续性二分变量,因变量与自变量呈非线性关系,故采取二元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假设: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城市因素均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意愿产生影响。模型如下:
Y=β0+β1Xa1+β2Xa2+β3Xa3+…+β0Xb1+β1Xb2+β2Xb3+…+u
式中,Y为大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意愿,Xan指大学生自身自变量因素(其中1≤n≤15),包括性别、专业、受教育程度、学校层析、家乡;Xbm指城市方面因素(其中1≤m≤15),分为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城市文化;βi指变量系数(i=1,2,3,4,5……);β0表示常数项;U代表随机干扰项。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据分析,可靠性统计资料的Cronbach的Alpha系数结果为0.883,接近0.9,表示问卷及数据信度较高,内在一致性较强,分析结果具有意义。
(一)武汉市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现状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大学生倾向到相对发达的城市就业,415人毕业之后选择留在武汉,332人毕业之后选择留在家乡。
(二)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探究——以武汉市为例
为检测模型是否可行,对各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VIF≤5,因此不存在共线性情况,模型有效。为进一步检验模型稳健度,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依次加入不同类型的自变量,结果如下页表3所示。
根据以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对大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意愿产生稳健影响的因素有性别、专业、教育程度、学校层次、家乡等大学生自身因素,同时也受到包括晋升空间、薪酬与平均消费比、人才政策、气候、文化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城市文化与生态环境等城市因素的影响,基本证明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设。
从大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大学生都选择武汉作为就业城市与性别显著相关,男生更加倾向于留在武汉工作,可能与女生与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家乡的依恋程度更深有关。从专业上来看,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工科更加倾向于留在武汉工作。相较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武汉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倾向于重工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对于工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學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找到工作。学校层次与是否选择武汉作为就业城市显著相关,学校层次越高,留汉意愿越大。受教育程度也具有显著相关性,学历越高越愿意留在武汉,这可能与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有关。
从城市因素方面来看,在经济发展方面,薪资与平均消费比与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明显相关。不难理解,大学生就业后的物质生活不仅取决于工资的高低,还与消费水平有关。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一比值越大,其物质生活条件富足;物质生活越优越,大学生自然更加愿意到这个城市创业就业。在政府政策方面,人才政策与大学生是否选择留在武汉显著相关。武汉市政府的人才政策力度越大,大学生选择该城市就业的可能性和意愿越大。在城市文化方面,武汉市的文化氛围与大学生选择是否选择武汉作为就业城市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文化氛围越好越能获得大学生的青睐。最后,大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意愿还与城市的气候有关。
三、思考與总结
当前,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特点,若要实现人才与区域的合理配置,大学生与就业城市双方都应不断优化影响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影响因素。城市需要不断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制定相关人才政策,并且积极组织落实到位;注重文化氛围培养,打造具有文化吸引力的城市形象;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条件。而大学生自身则首先需要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自身思想认识水平,逐步从“精英认知”走向“大众认知”、从“奔赴高塔单位”走向“选择基层做起”、从“单一选择”走向“多元选择”;其次,从专业基础和综合素养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个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锐.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7,(5):75-78.
[2] 符茂.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的缺失及成因[J].继续教育研究,2016,(5):57-59.
[3] 孙荣山,范小燕.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特点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6,(2):77-80.
[4] 云绍辉.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研究现状与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43-47.
[5] 易善芝.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现状调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256.
[6] 朱迪.北上广还是二线?——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96-102.
[7] 柴天姿.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是外力推动还是内力驱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24-129+167.
[8] 孙祥,操云霞.基于结构方程建模的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2-125.
[9] 常俊红.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基于ERG视角[J].学理论,2012,(13):124-125+197.
[10] 王学峰.刍议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与对策[C].2011年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1.
Abstract:Based on a survey of 854 college students in Wuhan,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reference for employment city choices; using the Logit binary regression model,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ity choices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ities. The study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still tend to choose first-tier cities for employment. Both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lternative cities have an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employment c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t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both sid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 employment and demand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my country.
Key words:Wuhan City;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city choice;willingness;influencing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