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开学生手脚,让他们自由翱翔

2021-03-31刘凤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模式化转变观念作文教学

刘凤玲

摘  要:写作是大部分学生最头疼的事情,改作则是老师们最费心的地方。单一的模式化教学,或者是任务式教学禁锢了学生思维。作文就是要千人有千面,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放开学生手脚,让他们在自己的天空翱翔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情感。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要求老师可以先转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

关键词:作文教学    模式化   转变观念

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必修课,在中学生的考试中,作文分数对他们来说是半壁江山,对老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一个考验。针对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而对于老师来说,改作是老师们最费心的地方。学生害怕写作,成为他们心中讲不出的痛,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学生写作题材单一化、生搬硬套、“雷同”等等现象。学生出现这种情况,跟老师平时进行单一的模式化教学,或者是任务式教学是分不开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的思维钻进死胡同,长久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也会下降,这个现象应该要引起语文老师的重视。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现象,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新的尝试!

一、大胆转变观念,还学生写作自由

很多语文老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比如:很多老师会把作文选或者网上的文章中比较好的开头让学生借鉴:或者建议用排比句开头,或者建议引用名句俗语,或者建议开门见山等方法。在教学生写结尾部分时则强调适当抒情,或者写一些感受比较强烈的句子深化中心等等。最后老师再把比较好的作品念一念,供同学欣赏,再指出写作上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将修辞运用不妥当的地方修改修改,比如应用名言名句不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了这位老师的教法,并将这种模式固定下了。这样下去,学生即使不会对写作产生厌恶感,那学生的作文思维也已经局限在开头结尾等这些细枝末节上了。可能很多老师上完一节作文辅导课后会发现:觉得有些同学能够学以致用,但同时很多学生也会因此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其实,这样的作文课终究还是没有告诉学生写什么、表达什么,反之是在禁锢他们的思维了,作文从此成为学生眼中的苦差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老师可以先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

(一)师生齐写共勉

平时写作,一般都是老师辅导一節课,学生写一节,我们可以试着和学生同样一节课去写写文章,在写作中出现的毛病和学生一起来探讨研究,这样才能更好指导学生。学生也会更有兴趣发现老师下水作文的不足,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发现的不足或者欠缺之处总结出比较好的写作经验或规律给学生,这样就能够达到写思双赢的效果。辅导学生的目的也到达了,学生也不会没有话题可说。

(二)给学生自由,把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教学需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文化存在着差异,阅历水平也不同,我们为什么要将学生变成一个模子出来的呢?学生如果会写,好过他们自己乱写。“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就是很好的借鉴啊!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生活阅历才能够真真正正写出自己的文章,写文章时才会有话可说、有感情要表达。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就是让学生回归到生活的本身,而作文教学就应以生活为本源,让生命回归生活。学生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对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生活的美,写出属于自己个性的文章,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先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自己自由表达,写出自己的心声。

二、激发学生多阅读,博览群书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历发现:那些写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往往都是阅读量很大的,而且比较喜欢读书,无论是天文还是地理,或者是历史故事,以及名著、诗词和一些当下的文学作品,他们都会去涉及。有了阅读的基础,才有信手拈来的词句,才有自由表达的情感,才有打破思维定势的变通能力。有些学生的阅读还远远超过教师的阅读习惯。但是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可能马上立竿见影。但我想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现在很多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抄袭,考试连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直接把试卷的阅读文章写在作文格子里,甚至出现不会写的现状以及留白现象呢?原因就是词语匮乏,素材少,生活阅历不多,懒散不学,心态不端正。而且很多事情以及事例都是通过网上或者电视看到的,只写个大概,根本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因此要写作时他们就生搬硬套,出现模式化的作文,没有一点新意。动不动就写师生情,比如:老师生病了带病上课、深夜伏案改作、雨中送伞、甚至是半夜送医院等等。难道一个老师就没有其他不同的地方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关注吗?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比如推荐一些文学作品、名著、《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等这些书籍都应该让学生去接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学生如果平时注重积累和阅读,多动笔写写,知识面自然会广,素材多了,自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三、打破思维定势,要有求异思维

其实我们教师也清楚,初中生的阅历确实很浅,在学校除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外,很少有学生回去关注日常生活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因此,遇到一个题目,题目往往是朝着一个方向走的,因此写出来的作文都是一个样。所以平时作文训练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有求异思维,突破常规,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就会发现有不同的路子可以走。例如一次作文课上,我写了一个题目:《最           》大多数学生都写《最可爱的人》、《最可恨的人》、《最喜欢/讨厌的人》、《最难忘的一件事》,而有位学生拟的题目却是《最让我失望的自己》,这个题目拟的挺不错的,因为写起来的时候很有针对性,而且题目不会雷同。作文最后收上来的时候,我先拿出这位学生的作品,反复看了两遍,事情很朴实,但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让读者读的很舒服,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之感,真的是我手写我心。而那天的作文也很少有雷同的故事,学生没有很牵强要求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平,都实实在在写出了自己平凡的经历,效果反而很好。

还有一次作文课就是写《我的初中生活》,大部分学生写的是日常生活中有关饭堂吃饭就餐问题、考试考差了父母的暴风骤雨、身体不好老师同学的关心体贴、学习成绩不突出内心纠结、三个不同年级的心态转变类型的文章。有一位同学就构思很特别。廖惠广同学也是选取了三个画面:就餐的愉悦——课间的休闲一刻——晚修课的拼搏,一看都是我们学生日常生活的经历,但在笔者手中,却变成了一幅幅有意义的画面,比起其他学生写的流水文章,更加让人赏心悦目,感情真挚,内容真实。文笔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文章却真实可信。在笔者的心里,那些都是他初中生活中最有回忆价值的财富。

总之,作文本身就没有什么模式可套,真正的艺术品,它不可能由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俗话说: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够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学生写作也是同样道理,作文就是要千人有千面,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放开学生手脚,让他们在自己的天空翱翔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王春勤,作文新思维:材料的加工与创新2008年08期

[2]王洁,《中学教学语英版》2012年第10期

(广东省惠东县白花联进中学)

猜你喜欢

模式化转变观念作文教学
透气感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化探索与实践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