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若羌县白山中段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2021-03-31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变带热液矿化

马 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工作区大地构造单元划为Ⅲ级构造单元塔里木—华北板块、Ⅲ1塔里木微陆块、Ⅲ16北山古生代裂谷系。其成矿带位置属Ⅳ塔里木成矿省,Ⅳ-4磁海—公婆泉(裂谷系)Fe-Cu-Ni-Au-Pb-Zn-Mn-Co-W-Sn-VU-磷—盐类成矿带,Ⅳ-4-②中坡山—红十井(裂谷系)Cu-Ni-Au-Fe-Mn-Pb-Zn矿带。

1 地质特征

工作区主要出露地层:上石炭统干泉组,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少量灰岩建造;下二叠统红柳河组,以玄武岩为主的基性火山岩,和少量火山碎屑岩、微晶灰岩组合;中二叠统骆驼沟组,为一套粗碎屑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工作区以北东东向—东西向断裂为主,形成一个“弓形”形态的骨架断裂,伴随发育北东向与北西向扭性断裂,断裂带内普遍发育硅化、褐铁矿化、碳酸岩化及绢云母化。断裂带附近蚀变破碎带较为发育。北东—南西向断层以及次级断裂构造是重要控矿、导矿构造。

工作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主要分布于工作区东南部,向东延伸出工作区,呈不规则椭圆形岩基产出,面积约0.34km2,

2 化探异常特征

通过1∶1万土壤测量,对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的综合研究,工作区中Au、As元素属于强富集,且含量变化极不均匀,表面工作区内Au、As元素含量迁移富集能力和富集成矿可能性较大,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发生了明显分异富集,极易在工作区成矿有利地段形成了富集,工作区主成矿元素Au、As异常十分发育,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各元素之间套和性较好。

3 金矿化体特征

通过1∶1万土壤测量及异常查证,在工作区内圈定金矿化体2条。

Ⅰ号金矿化体:产于上石炭统干泉组地层中,围岩岩性为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矿化体产于受F12断裂控制的破碎蚀变带中,带内岩石有碎裂凝灰质砂岩、石英细脉、碳酸岩网脉,普遍发育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含矿岩性为产于构造蚀变带中的褐铁矿化石英脉,顶底板岩性均为灰黑色凝灰质砂岩。矿化体走向190°,倾角近直立,略向东倾,含金石英脉在蚀变带中呈网脉状产出,脉宽5~80cm,长约15m,矿化体局部具膨大、收缩现象,其产状、厚度较稳定,金品位变化较大。本次工作中对矿化体采用刻线采样法,对矿化体及两侧围岩均进行了系统采样,其中褐铁矿化石英脉中金品位为1.03g/t,两侧围岩中金品位较低,平均品位0.029g/t。

Ⅱ号金矿化体:处于下石炭统干泉组地层中,出露主要岩性为蚀变玄武岩、枕状玄武岩等。金矿化体受F10断裂控制,产于F10断裂的次级构造破碎蚀变带中,蚀变带内岩石为玄武岩,主要蚀变类型有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等。矿化体走向近南北,倾角70°~85°,东倾,宽0.3~1.5m,长约80m,含金石英脉在蚀变带中呈细脉状分布,矿体在走向和倾向未拉断,而是基本连续产出,局部有透镜化现象存在,但尖灭后很快又再现。本次工作中运用刻线采样法对矿化体及两侧围岩进行了采样,矿化体中化学样金品位为0.19~1.04g/t,围岩中金品位较低,平均品位0.060g/t。

4 成矿条件分析

工作区所处的新疆北山古生代陆内裂谷是在塔里木陆壳板块的基础上,经历了拉张—聚合—固结—重新活化—封闭等构造演化阶段而发展起来的,同时伴随着多期次的火山—岩浆活动。此演化过程不仅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而且使成矿物质经历了多次活化—迁移—富集。这种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演化过程,为工作区内金矿化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条件。

(1)地层控制。工作区内金矿化体产于上石炭统干泉组地层中,是区内金矿化的控矿地层,化探成果显示,其中的有益元素Au、Ag、As、Pb、Sb含量明显偏高,为热液中成矿元素浓度的加大提供了较丰富的物质来源;同时,金、银矿化体产状东倾,倾角在75°~80°之间,控矿的上石炭统干泉组地层整体产状南倾,倾角约65°~75°之间,低于矿化体倾角,二者倾向存在差异,因此,矿化体与地层产状有一定夹角相交,矿体有斜切地层产状的现象存在,这将有利于热液在运移过程中,能够充分淬取地层中的金成矿元素,使热液中的成矿元素浓度不断增加,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矿质来源。由此,显示出地层对成矿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2)岩浆控制。工作区东南部的花岗闪长岩较发育,呈不规则椭圆形岩基产出,少量分布于工作区西南部,呈小规模的岩脉状侵入于晚石炭世干泉组地层中。工作区的金矿化体均产于花岗闪长岩体的北部,对区内金矿化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金矿化体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岩浆侵入为成矿提供了热力来源。在后期岩体侵入作用,和不断增高的热流驱动下,工作区内含矿热液沿断裂带的裂隙系统中上移,在运移过程中,含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是含矿流体溶解度降低,在构造应力变化的陡变带金元素沉淀聚集成矿,岩浆侵入为热液型矿产提供了期后热液,是热液型矿产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由此认为,金矿化体是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直接产物,

(3)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向:一是为成矿热液运移提供通道及矿体的赋存空间,区内矿体多产于南北向构造蚀变带中,这些蚀变带均受深大断裂控制,蚀变带内岩石因受断层构造的影响,糜棱岩化、片理化强烈,如此发育的断裂带是区域构造强应力长期作用的产物。这种构造薄弱带为形成金矿化体的含矿热液后期充填于构造裂隙中,提供了有利通道及赋存空间,使主成矿元素金在适宜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条件下富集成矿;二是为成矿元素的富集提供有利条件,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破碎带能起到增加矿液浓度的作用,即含矿热液在破碎带运移过程中,破碎的岩石能够提供更多碎裂面积与热液接触,为热液更加充分溶解、交代岩石中的成矿元素提供了有利条件,使金元素不断从破碎的岩石中通过溶解、交代作用进入到热液中,使热液中的金元素浓度不断增大,从而为成矿提供更多的矿质。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带及其次级构造与区内成矿作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5 结论

本次通过对若羌县白山中段地质特征分析,结合土壤测量化探成果,对工作区内金矿化体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工作区上石炭统干泉组地层为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花岗闪长岩体为金成矿提供了热力来源,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带及其次级构造、破碎蚀变带是含矿热液沉淀富集成矿的有利部位。

猜你喜欢

变带热液矿化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山东邹平王家庄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铁矾渣中有价金属的微生物矿化-浮选回收可能性和前景
浅析广东省阳山县大坪铅锌矿沙山仔区段Ⅱ号矿体连接问题
焦家金矿深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含蚀变带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