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以来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概况与多样表达

2021-03-31袁晶晶周毅刚

重庆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建筑师传统建筑

袁晶晶,周毅刚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

0 引言

邹德侬、张向炜、戴路编著的《中国现代建筑史》中曾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 地域性建筑乃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有活力和成就的建筑创作领域。 ”自我国建筑师诞生之日起,就在家国情怀与民族责任的驱使下, 自觉投入到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和变革当中。 早期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探索,后来在政治与经济的影响下自觉深入到对地方建筑特点的寻求中,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经历了从“形似”到“神似”的探索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内外理论思潮的推动和影响下,渐渐将对传统与革新的讨论转向对建筑本体及环境和人身上,探索的方向也更加多元化。

1 我国地域性建筑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发端可以追溯至抗日战争以前。 1929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在西方折衷主义盛行以及“民族本位”“中国本位”等思想的影响下,曾制定“首都计划”,明确指定国内公署和公共建筑物要采用“中国固有形式”。 因而,在1927—1937 年间,出现了一波中国古典复兴的高潮。 抗日战争期间,建筑师卢毓骏还曾“主张建筑式样应当因地制宜、尊重地方性,他认为:‘式样尽可谈国际化,但仍须顾及适应地方性’”[1]。 这可以说是中国建筑师较早提出对“国际式”建筑地方性的反思与注意了。 建国以后,我国的地域性建筑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的阶段:

1.1 民族形式的探索与自我萌芽:1949—1959

这一阶段经历了几个比较大的转折时期。 建国之初,建筑师迎来了难得的自由创作的机会,较少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适应经济的条件下创作了一批以现代主义原则进行设计的优秀经典作品。 其中夏昌世的广州中山医学院建筑群等,已经表现出基于地方气候的研究而呈现的亚热带建筑地方特点。 此后,国内政治运动趋于频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思想始终渗透到包括经济、文化和艺术等各个领域。1953 年后,我国派代表参加了在华沙召开的波兰建筑师协会,开始了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对现代主义的排斥以及对“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探索。 后来在经历了以大屋顶为特征的民族形式探索,以及“反浪费运动”后对“复古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批判后,很多建筑师开始提倡应该向地方建筑学习。 1956 年,建筑工程部与建筑科学研究院举办中国建筑座谈会,提出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应以民居为重点。 此后,民居研究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阶段地域性建筑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建筑形式特点的模仿,如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1950—1954)。 大会堂的屋顶吸取了闽南民居屋顶样式并加以扩大,屋檐起翘,屋脊曲线明显,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还吸收了西洋古典柱式,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

1.2 地方风格的集体探寻与局部繁荣:1959—1977

1959 年, 上海举行了 “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问题座谈会”。 会上,梁思成对地方风格的探索表达了赞赏;刘敦桢提出在继承传统时要考虑地方气候的影响, 要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哈维文则明确提出要“树立地方风格”;时任建筑工程部部长的刘秀峰以《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一文发表总结报告,他指出“中国的就是指我们的民族风格、地方特点和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此后,地方风格得到了全面重视。1961 年建筑学界开展“百家争鸣”,活跃了建筑界关于建筑理论问题的讨论,各个省市的学会先后组织了规模不同的70 余次讨论会,探讨如何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 但是60 年代前后,中国建筑界出现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再加上60 年代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中苏交恶等一系列事件,全国的建设呈现近乎停滞状态,国家大幅度削减基建的投资,只有少部分类型的建筑项目得以兴建,国内建筑师普遍缺乏实践机会。 特别是到60 年代中期以后,在国内政治的影响下,正常的建设活动基本停顿,全国的设计单位也基本瘫痪。

这一期间,广州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直作为中国的对外窗口,加上远离北京的政治中心,有着相对宽松的建设环境。 在全国建设近乎停滞的状态下,广州却迎来了地域性建筑探索的大发展时期。1961 年,广东省建筑学会主办“南方建筑风格”座谈会,对南方建筑风格的认识基本达成共识。 在60 到70 年代全国建设相对停滞的时期里, 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和广交会的举办地,得以建设了很多展览馆、宾馆和接待建筑,给了广州建筑师们更多的实践的机会。 他们通过对亚热带地区气候、岭南庭园及民居等的研究走出了一条较为新颖的道路。 如夏昌世、陈伯齐等人针对亚热带地区展开的建筑遮阳隔热实践和理论探索, 莫伯治、郑祖良、佘畯南、陈伟廉等建筑师将庭园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作了北园酒家(1957)、泮溪酒家(1960)、南园酒家(1962)、山庄旅社(1962)、双溪别墅(1963)、东方宾馆新楼(1972)、矿泉旅舍(1976)等建筑,具有明显的地方风格特点。 20 世纪70 年代,建筑师尚廓在桂林芦笛岩设计的一批风景建筑将现代建筑与地方民居样式相结合,也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成功革新的典范,具有鲜明的现代感与地方特色。

1.3 批判反思与多元探索:1978—1989

随着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纲领。 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国外的建筑师纷纷来到中国参与建筑实践,我国建筑师也有机会接触和运用西方的建筑理论和思想了。 1979 年8 月,全国勘察设计工作会议在大连举行, 提出 “繁荣建筑创作” 的口号。1982 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上提出“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2]。随着1981 年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82 年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的翻译和1983 年贝聿铭香山饭店的建成, 后现代主义由于其历史和传统的概念、易于模仿的手法,以及多元论的思想有助于反抗建筑千篇一律的现象,而受到部分中国建筑师的青睐,这一时期建筑师们对后现代主义和“文脉”的讨论非常广泛。

1987 年,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将年会上的讨论主题由“民族形式”转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讨论[3]。 这一转变也预示着长期以来曾困扰中国建筑师的讨论核心的变化,不少建筑师对当时建筑创作所表现的单一模式进行反思,开始呼吁创作的多样性与建筑含义的广义性。 1989 年,吴良镛先生出版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广义建筑学》,他将传统的建筑学扩展到更广泛的学科群,分为“聚居论” “地区论” “文化论” “科技论” “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等。 在地区论中不仅对地域性(由于翻译的差异,书中原文为地区性)进行了解释,并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地域性的重要性,开始用理论来支撑实践[4]。

一方面, 国内建筑师受到国际上各种流派和主义的影响,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地方风格的总结,以此开创“中国自己的建筑学派”。此时各地区的创作方向也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点。如北京的菊儿胡同改造 (吴良镛,1988—1990)、 上海的何陋轩 (冯纪忠,1980)、广州白天鹅宾馆(佘畯南、莫伯治、蔡德道、谭卓枝等,1979—1983)等。 菊儿胡同改造以“类四合院”的新街坊概念,对北京的四合院住宅做有机更新,既改善了原有的居住环境,也延续了传统的人文环境;何陋轩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对地方传统生活的延续,屋顶的造型来自于上海市郊农舍四坡顶弯屋脊形式。 竹结构大草棚呈现出一种悠然的古意,新型结构与传统形式的结合被王澍称为是“‘中国性’建筑的第一次原型实验”[5];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将现代的高层楼房与岭南的庭园相结合,成为六七十年代广州建筑师对岭南建筑新风格的再探索。1984 年,曾昭奋发表《建筑评论的思考与期待——兼及 “京派”“广派”“海派”》, 将北京、广州、上海的创作称为“京派”“广派”“海派”。 90 年代末,随着《北京的当代建筑》(赵冬日,1989)、《上海建筑风格与上海文化》(罗小未,1989)、《神似之路——岭南建筑学派四十年》(艾定增,1989)等文章的发表,出现了总结各地区建筑创作的高潮。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旅游业正快速地发展着。 以此为契机,很多地方开始了地区建筑景点和风景区的建设,也带来了对乡土建筑的重视和研究,出现一些非常有地域色彩的建筑尝试与探索,如福建的武夷山庄(齐康,1981—1983),浙江习习山庄 (葛如亮,1980—1982)、 吐鲁番宾馆新楼 (刘谞,1992—1993)等。 但是此时的建筑创作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仍多表现为对传统符号的直接运用或抽象提炼,或者局限于对传统建筑形式的模仿与地方材料的使用等。

1.4 理论建构与环境意识的觉醒:1990 年代

90 年代前后,中国建筑师受国际建筑界不同主义和流派的影响开始了理论的探寻,如吴良镛对“广义建筑学”的补充和完善,布正伟的“自在生成论”,王小东的“群衍性”等。 与我国自发对地方风格进行研究并发展的同时,国外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来对抗全球化。 1981 年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教授楚尼斯与夫人丽莲·勒费夫尔(Liane Lefaivre)基于康德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首次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 他们不仅反对现代主义所形成的国际化趋同,也反对后现代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浅薄做法。 他们提倡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充分尊重基础之上的现代主义,实际上是对现代主义的修正。 之后,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发展了这一思想,他更强调建筑的在地性,也反对孤立的强调乡土文化和传统精神,他提出的“批判的地域主义”肯定了场所精神,以及地形、气候、光线等自然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建筑材料视觉和触觉的同等重要性。

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的建筑师如C·柯里亚(Charles Correa)1和H·法赛(Hassan Fathy)2等通过对传统文化、地方材料、乡土建筑、 科学技术的探索而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建筑师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另一方面,国外对于地域主义和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思考与我国自发的地方风格的探索不谋而合。 这一时期,建筑师们对国外地域主义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地域性的讨论越来越多,也在此基础上开始发展本国的地域建筑理论。 早在1989 年,吴良镛在《广义建筑学》中已对国际上地域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1993 年关肇邺教授的学生狄红波在建筑学报上发表《建筑设计中的地区主义》,介绍了地区主义的概念和创作原则。1995 年楚尼斯的中国弟子李晓东在《建筑师》杂志上介绍了他老师的理论。同年,何镜堂先生在建筑学报上发表《环境·文脉·时代特色——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创作随笔》, 不久后在参加优秀建筑设计评选后提出《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之后发展完善成“两观三性”的理论。 从词汇的变化可以看出地域建筑理论对我国建筑师的影响。 1996 年日本东京举办了一次展览,主题为“根:亚洲当代建筑的传统与创新——环境的根、文化的根、多样的根”, 是探索亚洲建筑的地域性的一次集中的交流与展示[6]。面对全球化对地域文化的挑战,吴良镛先生在1997 年提出“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1998 年,曾坚先生提出“广义地域性建筑”,他认为利用现代材料与科技手段,融汇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某种气候条件设计的带有某些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能够在相类似的地区使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有更大的适应性[7]。 这些将地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观点,成为地域文化适应全球化的一种途径,也与国外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相一致。

60 年代以后, 国际上与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同时行进着的,还有环境意识的觉醒。 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 年联合国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0 年代,国际上的环境意识已从狭义的建筑内外环境和广义的城市空间环境,走向应用环境科学和生态技术的层次。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短视的开发行为形成了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我国建筑师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主要表现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创造体现人文景观的场所,以及生态节能技术的运用。 环境意识的表现与地域性建筑的发展相辅相成, 相较于90 年代以前地域性建筑多表现为对形式的追求来说, 此时的建筑创作展现出较好的环境观和技术观,如齐康先生的福建武夷山九曲宾馆(1993),罗启德、赵晦鸣等设计的织金洞国家级风景名胜接待厅(1990—1992),刘家琨在建筑创作早期设计的一系列艺术家工作室, 包括犀苑休闲营地(1995—1996)、 罗中立工作室 (1993—1996)、 何多苓工作室(1995—1997)等等。

1.5 多样表达与理论创新:2000—2010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更深层次的开放。 之后,北京、上海、广州相继取得2008 年奥运会、2010 年世博会、2010 年亚运会的举办权。 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留学海外的建筑师也纷纷回国成立事务所。 新一波的建设浪潮和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也对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国家大剧院、CCTV 央视大楼、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等建筑的建成引起了国内建筑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同时,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能源匮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全球化的冲击带动了我国建筑师对于对地域性建筑理论研究的深入,如何挖掘本土文化特色,也成为建筑师所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一方面,一些老一辈的建筑师继续丰富和总结自己的创作思想,如程泰宁提出“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和“天人合一,理象合一,情境合一”的创作观,张锦秋提出“和谐建筑”等等。 另一方面,一些中青年建筑师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地域性建筑探索的一员。

2001 年9 月,张永和、刘家琨、马清运、王澍、张雷等建筑师参加了德国柏林举办的“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成为中国实验建筑师在国际上的第一次集体亮相[8]。 2002 年,随着“建筑丛书”第一辑——包括张永和《非常建筑》、崔恺《工程报告》、王澍《设计的开始》、刘家琨《此时此地》、汤桦《建筑乌托邦》等书籍的出版,中国实验建筑师慢慢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这一阶段,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地方和传统文化的持续性挖掘。 建筑师们不再仅仅局限在形式表现层面,而是更加深入地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等进行思考,对传统建筑技术进行保护与提升,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解读等等。有的建筑师如王澍、董豫赣、王欣、金秋野等,通过对传统技术和园林、山水画的研究去探索本土的结构语言、空间语言和视觉语言[9],如象山美术学院的校区(2001—2004),滕头馆(2010)等;有的建筑师如祝晓峰、李兴钢等通过对传统材料和形式语言的当代转化表达传统的意向, 如朱家角人文艺术馆(2010)、绩溪博物馆(2009—2013)等。

(2) 结合国际理论和本土实践的理论创新。 通过对具体的现实生活关怀,将地域性的设计观作为一种基本的思想和态度贯穿于建筑设计之中。 何镜堂先生在1995 年至2003 年间完整建构了“两观三性”理论,将地域性作为建筑设计考虑因素之一,通过空间、形式、技术等多方面的整体表达来体现地域性。 崔恺院士自2009 年出版《本土设计》作品集以来,不断地建构和完善他提出的“本土设计”的概念,他指出本土设计的内涵远远大于“传统” “民族”的概念,包括了人文与自然、历史和当代的要素,只要能影响到建筑所处的环境要素都在其中[10]。他认为相比于地域主义,本土设计更强调某种立场和方法论;相比于泛指的地域,本土立足于很具体的建设场地;同时,相较于“批判的地域主义”名词的模糊性,本土设计更易理解。

(3) 基于建筑本体的研究。 通过回归建筑的基本观念,基于空间、建构、材料等建筑学基本命题,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对地域性建筑的理解。 有的建筑师关注传统空间模式的转译,如张永和的二分宅(2000—2002)将传统四合院的住宅转译为只需两面的院落,环境与建筑自然围合,被围合的传统院落成为半私密的空间,同时适应山地地形;有的建筑师突出对建构的强调,自2001 年王骏阳“解读弗兰姆普敦的《建构文化研究》系列之一、二”文章的发表以及南大建筑首次展开对建构理论的专题介绍,“建构”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大多建筑师的视野里,并逐渐得到众多建筑师的共鸣。 华黎设计的云南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2008)采用了当地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做法及当地常用材料, 并完全由当地工匠营建。他在介绍博物馆的建造理念时提到:“建造——而不是形式——才是建筑的地域性最本质的出发点”。 在建造的过程中,建筑师们或通过对地方和自然的材料的使用,或通过对地方工艺的挖掘提升等方式来表达地域性和对环境的协调,如张永和在二分宅中使用胶合木框架和夯土墙作为结构体系,成为我国传统土木建造的当代诠释,马清运“父亲的宅”(2003)中对地方材料的使用和建造方式的提升创新,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体现的“低技策略”,李晓东北京篱苑书屋(2011)采用当地的柴火棍作为外围护材料等等;有的建筑师通过高科技来探索传统材料的形式表现,如袁烽在成都国际非物质遗产文化公园兰溪亭项目(2011)中设计的“水墙”以及J-office 办公空间(2009—2011)中的“稠墙”的使用等。 他将本土材料与数字化设计相结合,赋予了传统建筑材料新的表现力。

在这一阶段, 地域性的实现不再是对传统文化的单向度探索,而是包含对地方环境的协调、对乡土建筑的学习、以及基于建筑本体理论的创作,体现了更多的现代性。

1.6 边缘到主流与社会性强调:2010 年以来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一体化”以来,我国对建设新的城乡关系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从而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2017 年,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同时,随着国内城市建设的放缓,许多大城市陆续发布了城市更新保护办法,改造项目逐渐增多。以及2008 年,汶川8.0 级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灾后重建工作也让建筑师们开始反思城市高速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现实, 建筑师一方面沿着之前的探索继续前进,手法也更加多元和成熟。 如华黎在“四分院”(2014—2015)的设计中将传统的四合院空间进行转化, 既保证了个人生活的私密性,也更适应如今的生活模式的变化; 李道德在牛背山志愿者之家(2014)改造项目中通过数字化加工和控制,实现了木结构和瓦的异形表现等等。

另一方面, 建筑师面对现实问题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筑作品体现出了对社会性的关注。 李晓东设计的桥上书屋(2009)借鉴中医的“针刺疗法”,将一个现代的书屋介入到两个古老的圆形土楼之间,形成一个交流的空间和具有精神凝聚力的场所。 建筑采用现代的技术语言和朴素的建筑材料建造,在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的同时激发了村落的活力;祝晓峰设计的“金陶村村民活动室”(2011), 经过调研选择置入一个公共活动空间来丰富村民的生活,建筑不定义具体的功能,也不界定室内室外,成为一个未完成的半开放性的场所,交由村民界定;刘家琨因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而研发了 “再生砖”。 他设计的西村·贝森大院(2015)一反城市综合体常见的中心体量,采用外环内空的布局围合出超大院落,园内设置竹林院落,延续了成都人民的生活方式,其公共性更是辐射周边社区,成为民众的休闲生活乐园;张轲的微杂院(2012—2014)通过一种复杂和有启发意义的“共生式”更新探讨北京胡同改造模式,企图对抗过去房地产“大拆大建”式的粗暴行为。 他通过保留原有大杂院的空间特质、地方性特质的建筑材料——“墨汁混凝土” 和回收旧砖, 来融于传统的胡同环境中。 建成后的儿童活动空间服务于周边的社区,成为共享的场所。

2010 年,李晓东凭借桥上书屋成为我国获得阿卡汉建筑奖的第一人;2012 年, 王澍成为我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2016年张轲凭借项目“微杂院”也获得了阿卡汉建筑奖。 我国建筑师频频获奖的消息也让基于本土创作的道路获得了普遍关注与认同。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大家接收信息的速度大大增快了。一些先锋性的探索得以快速被大家认知,出现了很多明星建筑师和网红建筑。 随着实践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更多的建筑师加入了探索的潮流之中,边缘性的建筑实践也慢慢成为了主流。

2019 年,天津大学建筑学术周以“中国青年建筑实践展”为主题策划了一个展览,其目的是以发掘中国当代建筑界未来的“青年之星”为目标。 参展人之一王灏在江浙一带的乡村进行着传统民居结构美学的回归和探索,致力于传统木结构的改良创新。 上海建筑师范蓓蕾的作品“一庭亭”项目则表现出了对空间、材料的深入考虑,以及对细节设计的精确把控[11]。

在国内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成为了当代青年建筑师的试验场,更多的建筑师选择小体量的项目及人为外在因素干扰较少的地方进行实践。 他们或从宏观上表现出人文关怀和社会性,或从微观上体现出对细部构造的重视和极致美学的追求。

2 结语

总体看来,近代中国的地域建筑创作表现为早期对传统的单一寻求到如今的多样化表达。 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与复杂变化的设计需求,建筑学也从单一的学科拓展到城市学、社会学等多领域。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文化、经济、历史演变的过程都有着较多的差异,然而在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差异逐渐减小,出现了趋同现象。 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是如今两大重要的发展方向,我国的建设也从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在乡村建设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当代建筑语言,深入挖掘不同地区的特点,适应人的现代生活方式,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注:

1 1984 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1990 年,获国际建筑师协会(UIA)金奖。

2 1980 年获阿卡·汉建筑奖的主席奖;1984 年获国际建筑师协会(UIA)金奖。

猜你喜欢

建筑师传统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