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韧性社区建设路径研究
2021-03-31刘娜
刘 娜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1 研究背景
2001年,联合国提出了“发展以社区为核心的减灾战略”。2005年,世界减灾大会和亚洲减灾大会都将社区列为减灾的重要内容。社区层面的减灾越来越受重视。从2012年起,我国学术界对韧性城市的关注度慢慢提升,尤其是近两年,韧性社区逐渐被众多学者所关注。与国外相比,我国韧性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在韧性社区理论方面,我国还存在欠缺。
吴晓林提出,有必要将韧性理论纳入社区建设,将韧性城市建设和韧性社区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构建韧性社区目的在于提高社区对危机的积极影响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承受灾害和风险的“第一现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韧性社区概述
随着“韧性”概念引入城市建设和防灾减灾的领域,各界学者对韧性社区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韧性”这一概念并非直接源于城市韧性,而是经历了生态韧性—工程韧性—社会韧性。韧性这一概念越来越丰富,但我国对于何谓韧性社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层组织、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的发展是城市健康运行的重要指标。当面临灾害与风险时,缺乏韧性的社区将难以抵御灾害所带来的影响,有的社区甚至在经历重大灾害与风险后,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面临消失。因此,在面临重大灾害,防灾减灾韧性社区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王世福、黎子铭认为,韧性社区是指“能够凭自身力量在抵御灾害时快速调配资源并恢复正常,且拥有通过应灾学习而主动创新的综合能力的社区”;朱华桂认为,韧性社区是“社区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成功适应和应对社会风险,迅速恢复功能,达到过硬水平的能力”。由此可见,韧性社区就是在社区共同行动的基础上,连接内外有效资源,抵御灾害与风险,快速适应灾害带来的新环境,并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3 城市韧性社区建设现存问题
3.1 社区居民应急知识及能力不足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当社区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居民自身的应急能力是否达标,决定了社区应急水平和韧性尺度。在收集其他学者有关资料时发现,居民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养对社区的建设有直接的关系。而当今更多城市社区中,受教育水平等因素限制,居民对应急知识的了解尚处在浅层阶段,居民对应急知识和能力的重视度还不够高,导致面临突发灾难时,居民的应急能力不足,出现慌乱、惊慌、不理智等行为,加大了社区应急管理的难度。
3.2 社区资源缺乏
社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社区资源缺乏将不利于社区的长期发展。物力资源方面,要求社区能够有效应对灾害,能迅速恢复并保持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方面,要求既要保证岗位有人,又要保证其工作能力;文化资源作为社区的精神支柱,是连接居民与居民、居民与居民委员会之间的桥梁;财力资源是社区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保证社区其他资源丰富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前众多社区财力资源都比较欠缺;组织资源是社区最容易忽视的资源,部分社区还没有意识到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社区资源充分,社区应急基础有保证,才能平稳地进行社区灾后恢复和发展。
3.3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低
社区居民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是受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等影响,居民之间不愿意主动交流。居民作为社区的活动主体,但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未参与到社区活动当中。有些社区参加活动的居民一直都是固定的人群,活动主体固定为少数人,其他居民被排斥在外。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其积极性、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社区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城市社区韧性提升路径
4.1 增大环境韧性
4.1.1 规划社区防灾地建设,保障居民基础安全
随着我国城市多年的发展,老旧小区占比较大,其环境韧性严重不足,存在社区内基础设施差、公园绿地缺失等问题。当面临重大灾难和风险时,社区应急措施将会受到制约。因此,要加强社区环境的韧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医疗服务等,规划社区专用防灾地,增大公共空地面积,让社区环境更加丰富多样。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居民不能随意外出,只能在本社区内活动,如果社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园空地完善,既可减轻社区管理压力,又能缓解居民因不能外出产生的焦虑。
4.1.2 促进居民自主更新,完善社区防灾地
我国城市主要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更新,更新的主体多为开发商或者政府,难以满足居民需求;若一味地忽视居民实际需求,将会让社区失去居民的认同感,这对于社区是一种破坏。因此,要不断探索居民自主更新的方式,多采纳社区的意见,完善社区防灾地及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大众需求,让居民始终有社区主体的意识。
4.2 加强制度韧性
4.2.1 实施“三社联动”,鼓励居民参与
“三社联动”是指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5]。我国社区长期存在着自治功能不强、居民参与程度低、社区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对社区的发展形成阻碍。但仅仅靠社区自身动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介入。但是,对第三方社会工作人员的要求应比一般社区要求较高,以避免其在工作中因能力不足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介入下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社会工作可以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加强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联系,调动居民热情,激发社区活力,形成社区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4.2.2 加强“官学民”三方合作,促进社区长期发展
在面临灾害与风险时,我国往往采取政府主导、志愿者参与的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减轻了灾害所带来的影响,但是效率低下、缺少灵活性。因此,可以建立“官学民”三方合作机制,以居民为主体,政府提供政策、补助及法律支撑等,专家提供技术等支持,让三方共同交流合作。在这一模式中,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发展协议会主体参与社区发展规划,政府出台政策和计划(财政、补助计划及法律支持),为灾后重建提供支持,专家与民间团体协作参与灾后重建,并设立社区咨询中心。
虽然实施“三社联动”,但是第三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学识水平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众问题,因此,可在社区内设立专家点,专家不仅为居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在生活及其他方面也提供帮助和支持,专家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长期保持交流合作状态,才能促进社区长期可持续发展。
4.3 提高个体韧性
4.3.1 牢固精神韧性,促进思想交融
社区不仅是各群众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空间关系,更是不同群众之间自由交往、相互包容的精神、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深层关系。即使在空间上形成了共融,但在心理上没有形成共融,没有把自己当成社区一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那么该社区就不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应多开展如“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鼓励学习普通话,在语言上形成无障碍沟通;开展文化习俗交流活动,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共同学习国家民族政策,消除心理差异等,在精神上完全共融,才能在行动上促进社区发展。
4.3.2 开展防灾教育,提高居民知识水平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学校的防灾教育,开展防灾演练并提高应急能力,但在社区层面往往不够重视,也因为种种因素制约,社区内的防灾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社区的防灾教育。尤其是老旧小区,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防灾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在面临灾害时,往往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必须加大防灾教育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规定,要求社区内专家及社会组织开展居民灾害演练、组织讲座传播有关应急知识、编印防灾手册做到人手一册,让居民熟知社区内防灾地及应急通道等使用方法,不断提升居民自助、互助意识及能力。
5 结语
当城市面临各种灾害与风险时,社区作为居民长期生活场所,提升社区韧性,完善社区抗灾能力,是保证社区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增强城市社区应急能力,本文基于韧性社区理论,从环境韧性、制度韧性和个体韧性3个方面,为我国建设城市韧性社区拓展新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