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2021-03-31柳长生中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00
柳长生 (中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沥青道路作为现在各大城市主流道路,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通过分析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具体施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性、合理性、节约性,能够在耗能相当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证工程质量、加大工程进度,有利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进步。
1 市政道路使用沥青路面的优势
市政道路大多为城市主干道和“毛细血管”般的内部道路,使用频次较多,排水难度较大。在市政道路铺设材质的选择上,沥青材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以下优势。
1.1 高温情况下具有抗变性
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普通材质的路面在高温暴晒以及车流过多、车重过大等情况下,极易出现路面褶皱、波浪纹、推移纹等情形,会造成路面结构损坏,随着雨水渗入从而影响地基结构,严重时会造成地基塌陷;同时,路面褶皱严重时会影响行车安全,对路过车辆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危险;而沥青材质在高温情形下的强度可以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路面形变的可能,同时,其在高温条件下对路面受到的挤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收性,降低了道路形变的发生概率。
1.2 低温情况下具有抗裂性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时温度可降至0℃以下,普通材质的路面抗低温能力低,在极端寒冷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开裂情形,危害过往车辆行车安全,而对于沥青材质来说,由于其构造的特殊性,在低温时具有抵抗收缩裂缝的性能。
1.3 具有更好的摩擦性和耐疲劳性
沥青材质与一般材料相比,在与汽车轮胎接触时,可以产生更大的摩擦性,虽然一定程度增加了油耗,但是对于汽车行驶来说更加安全,抓地力更强,避免车轮打滑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沥青材质在反复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更强,结构强度衰变系数较小,相对于普通材质具有更好的耐疲劳性。
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随着城市加大建设的步伐,市政道路作为增强城市通达性、提高人民满意度的重要工程,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强,通过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发掘出更好的施工方法,下面就沥青施工过程中关键节点相关技术进行探析。
2.1 路面垫层与路基构造技术
许多城市路面地形较为复杂,路面底部接触面的组成结构多样化,因此,沥青路面要设置垫层,可以通过在路基上铺设材料的方式将路面和路底接触面隔离开来,在材质的选择上一般采用级配砂砾,一般要求级配砂砾的压碎值不高于30%,砂砾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6cm,粒径在5cm以下的颗粒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路基构造方面,可通过压路槽、运输铺开整平、湿润碾压、基本养护等五个工序来实现;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通过反复碾压的方式将路基做稳做实,并且对路基精心复查和试验,以达到沥青最好的铺设效果;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路面压实度、宽度、边坡度进行随时测量,并且详细记录,如果有不符合设计的情况要及时反映。
2.2 沥青拌和技术
在完成路面垫层与路基的构造后,可对沥青材料进行拌和,在实施前应当有准确的拌和比例以及分析计量方法,并且检查气道、输送管、机械装置等一切机械设备是否可靠,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在对材料目检不合格情况下可通过机械测量的方式进行确定,若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按要求汇报,必要时可停工;沥青拌和混合过程应当在配套设施齐备、监督人员到位的情况下进行,同时需要制定必备的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2.3 沥青运输相关技术
沥青完成拌和后,需要从生产地运往路基所在地,运输过程要综合考虑两地距离、路况、重量等因素,根据公司相关车辆的数量和效率来进行合理科学的匹配,降低不必要的时间、人力消耗;对于运送沥青的车辆,要随时进行必要检查,在车厢内部需要涂抹防止沥青粘连的润滑剂,定期检查中发现润滑剂减少或消失的要及时补充;运输前后要对沥青材质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跟踪,以确定物料状态是否完好,未达到施工条件的沥青严禁铺设。
2.4 沥青铺设摊铺技术
在此阶段的施工中,要运用到的机器主要是摊铺机,利用机器施工可以尽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摊铺机可以减少人接触沥青毒气的危害、克服沥青高粘度、抵抗铺设粘性阻力;摊铺过程中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60℃左右,在机器开动过程中要尽量均匀前进,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另外,由于沥青材质的高粘稠性,在摊铺机内的沥青储备材料,要利用螺旋杆反复搅拌,避免材料粘结;在机器无法触及的边缘地区可由工人来铺设,并在整体工程完工后进行人工检查,避免工程出现漏铺、多铺的瑕疵。
2.5 沥青铺设碾压技术
不同的沥青道路等级要对应不同的压路机,通过对工程现场情况以及摊铺厚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压路设备,并调试好对应的振幅,保证在道路稳固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在碾压顺序方面,可采用先两边后中间,通过三次压实来保证道路稳固,其中第一次压实后,路面会呈现一个基本的平稳状态;第二次压实后,路面可变得紧实、成型;第三次压实后,路面可消除过往压路机产生的压痕,让路面整体稳固。
2.6 路面排水技术
沥青道路施工中的排水工程要根据施工地理环境的特点来综合设计,在排水工程施工中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排水,做好前期地质探勘工作,尽量避免水源地,若必须经过水源地,要通过排、堵、截等方式减少水源影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比,提高材料与矿料的粘合力,在路面质量达标情况下提高路面的孔隙率;在必要地段,可通过路底设置排水层的方式进行排水。
3 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
如何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水平,对于每一个市政工程施工人员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3.1 加强材料及施工管控力度
针对许多地方出现沥青材料偷工减料的情况,工程发包单位要高度重视,通过加设巡查岗、签订保质合同等方式对施工单位进行约束,以确保实际使用的材料能达到预设的质量标准;在施工人员的管理上,甲乙双方要共促共进,达成相互管理,互相牵制的管理制度,不让任何违规施工的行为存在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强工程的可控性,落实监督实效。
3.2 加强行业内部技术交流
沥青材料在道路使用材质中属于“优等生”,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关单位以及科研院所要以促进道路工程发展为己任,通过开办行业论坛、成立研发基金会、建立研发联盟等方式促进行业内部交流;可由行业内具有技术优势的单位或企业带头,建设沥青材料研发数据的储备库,以方便各大企业在实际过程中借鉴学习,同时不断深入研究具体施工流程,又能够给数据储备库提供新的材料,形成技术与运用齐头并进、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4 结语
沥青材料在道路材质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这体现了市场的需求导向,也说明了沥青材质对于市政道路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作为行业人员,要立足于工作实际、敢于探索钻研,通过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不断研究和探讨,促进行业的共同发展,为市政工程建设更好更多的优质道路助力,为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更佳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