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1-03-31朱菁琳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300000
朱菁琳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 300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工程造价管理逐步步入信息化时代。如何更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加高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相对缓慢,在控制成本和效率方面还有待改善。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还能增强投资者和承包商在经济利益方面的竞争能力。由此看来,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在建筑行业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的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 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现状
1.1 以国家、政府为主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随着体制的改革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已从最初的直接管理转变为现在的间接管理,政府不再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唯一投资者。在宏观调控下,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转变至以政府的相关规定为主导思想,初步达到了政府控制价格、企业自主报价这一阶段。在定价模式方面,我国实施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确定了统一的计价标准和项目代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过中国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网来定期公布并更新价格、材料、机械、人工以及相关的政策和信息,以便各类企业和各地有关部门可通过网络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1.2 地方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立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建筑行业区域性的特点,使得不同区域的工程造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本地区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通过政府发布的价格信息,实时调整价格和指标,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再由造价网站或期刊发布当地的一些造价指标,以此反映当地建筑市场的发展。目前,这样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已在我国许多地区建立起来。
1.3 企业和公司将相关工作外包已成趋势
随着2016年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虽有效扩大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范围,但由于承包商缺乏自主报价的能力,企业也没有完整的企业定额,以至于要将手上有关工程造价的工作外包至专业的工程造价公司,因此建筑行业应急需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成本数据库。
2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数据不够统一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使其本身具备区域性的特点。不同地方的数据孤立,难以统一、集中,使其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交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停滞不前,相关信息资源相互封闭,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
2.2 信息网络建设有待完善
工程造价信息本就具有系统性,但如今信息网络在工程造价方面仅限于政府管理,企业及公司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在信息网络上的利用暂未体现,跨区域查询造价信息的管理系统也未实现,整体还有待完善及加强。
2.3 信息利用率低
由于工程造价信息更新时间缓慢,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求,缺乏时效性和约束力,使其利用率有所影响。再加上信息网络建设的不完善,所呈现出的信息全面性和准确性都有待提高。其次,由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在政策方面的不完善,使现有数据无法直接利用。而技术方面的落后,也导致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仍旧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处理方法。
2.4 资源的获取及处理手段较为落后
由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具有技术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特征,再加上基础项目的庞大,让这项综合性工作的难度和强度都大大增加。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技术落后、采集工作耗时长、消耗人力大、采集信息不够实时,使工程造价的动态难以准确收集。
3 发达国家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模式
3.1 美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不同于中国,美国没有一个基于统一标准定额的成本管理系统。相关政府部门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工程造价鉴定标准,而更趋于一个市场化价格。在美国,联邦、州或地方政府根据收集到的工程造价信息,并参考各工程咨询公司提供的造价信息,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造价评估。相关部门有责任和制度的规定,为行业提供造价信息资料,并要求其检查员到施工现场记录相关造价信息,造价师结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至于他们工程造价信息的发布与收集,一般是由新闻媒介,咨询公司,以及行业机构来进行,再由各个区域下面的协会组织制定,制定出来的信息将作为依据,向市场公布。这些工程造价信息科学、准确、公正,并且是建立在实际工程资料基础上的,因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3.2 英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在英国,对于工程造价信息的来源,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政府发布、专业发布和企业发布。即工程造价信息是一个由政府主管部门发布、工商部门建立、建筑业管理部门实施造价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建筑领域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信息,估算各类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指标和费用指标,发布各类建筑工程的招标指标和费用指数,并定期进行定额指导,确定标准工程的造价。专业发布是指有一些专业的测量师团队,除了提供工程测量服务外,还会发布一些造价信息。他们通过对市场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可以给出行业造价以及价格的变化趋势。企业发布是指大型工程的承包商以及咨询公司所发布的信息。对于已经完成的工程造价信息,他们收集整理成数据库,以备将来使用。企业根据实际工程所获得的数据,不但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又能贴近市场,是准确判断工程造价的重要保证。
3.3 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美国、和英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方面都有一个共同处:既注重政府等权威方面发布的信息和政策,也并未忽视市场方面以及企业的需求。根据这一点,我国可以建造更加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加强地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完善专业机构和企业对于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政府掌握全局,发布重要指标、造价指数和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专业机构把握市场,针对不同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预测价格变化趋势。企业注重细节,收集已有的数据建立完善的信息库,供自己工程建设使用。政府、专业机构和企业对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三方管理才能使工程造价信息更加真实、实时、有效,并逐步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
4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
4.1 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是建立在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者所具备的信息意识上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部门应根据信息的宏观调控,制定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大力宣传信息的重要性,加强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2 拟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方案
想要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更加全面的发展,首先就是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方案,按照统一的规划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在此方案中,应明确方案的目的,由此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要素价格、工程信息、计价依据、行业动态、维护机制,以便分步实施。
4.3 建立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
要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必须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数据库。它不仅仅是工程造价信息的流通地,还是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需求者进行信息交换和实现价值的重要场所。为工程造价信息的流通和传播提供了积极发展。为此,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4.4 健全工程造价信息政策环境与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网络标准缺乏统一,系统缺乏分类,导致已有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并不能充分利用和充分联系。因此,为了加强工程造价信息横向、纵向的联系,我国应建立或完善一系列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工程造价软件的版权、信息资源的保护等,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提供一个权威、规范的政策环境与标准体系。
4.5 加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
加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一大核心是人力资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就必须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要求他们既要懂得信息技术,又要懂得工程造价,更能良好地将两个专业结合、运用、发展。因此发展这样有一支专业性极强的队伍才是重中之重。
5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在工程造价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国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控制系统,实现以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完成相关工作。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开发、利用、交流等提供资源,实现了计算机与网络系统资源共享,打破了因区域性而无法形成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的局面,完善了工程造价信息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使工程造价管理更标准、更有效、更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