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研究

2021-03-31王鹏通

居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王鹏通

(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1 市政工程阐述

市政工程具有比较广泛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政府在城区、城乡规划设计中施工建设的建筑物,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相关设施设备完善等多个方面都属于市政工程,大部分都是属于无偿服务。市政项目包含自身独特的特点,施工建设周期较长、具有比较繁杂的施工工艺、投入较多的资金,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涉及较多的相关部门。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每个施工建设环节对参建方和设计方等各个方面进行良好的处理和协调。另外,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人员的重要作用,增强质量管控,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将具体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在每项施工工作中,对项目管理重点进行准确把握[1]。

2 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缺乏安全质量管理意识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国家和政府对民生的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进而需要项目相关参与人员增强安全质量思想意识,在每个施工建设阶段需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完成工作,保证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建设服务,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但是,当前市政工程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工程数量,促进市政工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2.2 施工队伍综合素养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建设成本,聘用大量的农民工参与到施工建设中,受到他们自身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影响,对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和操作技巧等学习和掌握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技术指导,降低了项目施工管理效率。市政项目的施工现场通常情况下周边具有较高的人口密集度,建设面积受到一定的约束,对监督管理力度存在相应的影响[2]。如,肯尼亚红山路工程项目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全长5.8km,双向4车道,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标段内地势起伏较大并有多条公路与之相交,对现有碎石路面进行重建和升级。肯尼亚市政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项目施工过程中只有17名中方员工,技术工作人员50人,机械手、大车司机25人。这些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20%,专科学历30%,大专以下学历50%,他们的综合能力水平和素养较弱,对项目施工图纸理解不透,对工程管理具有较大影响。

2.3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市政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方式的创新,同时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对施工人员在施工建设中的每个环节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造成施工安全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对这个项目建设的质量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甚至不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出现重建和返工的现象,对施工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4 监管力度不足

市政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通常包含多项繁杂的施工工序、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工程量较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市政工程建设行业中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主要是市政相关主管部门按照专人实行监督管理,造成项目施工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定,造成项目施工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

3 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措施研究

3.1 增强安全质量意识

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是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较强的安全质量意识,存在较多的不规范行为,带来了较多的安全风险隐患。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开展安全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项目参与人员的安全操作思想意识。市政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为因素,带来一系列安全质量问题。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举办安全讲座等活动,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安全事故发生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外,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开展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评估合格的施工和管理人员才可以正式上岗参与到项目施工建设中,增强工作人员安全质量意识,使其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同时增强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3.2 注重专业作业队伍的建设

市政工程主要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直接关系,在施工建设中包含繁杂的施工环节、较强的工作量和压力。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技术水平对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注重专业施工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个队伍整体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项目建设打下良好的服务基础。施工人员需要对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全面了解,明白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抱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保证每项施工环节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全面落实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需要在项目正式开工之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逐项开展安全检查,保证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和设计方案等的安全准确性,开展正式施工建设。

3.3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全面了解和掌握,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促进施工人员自觉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性的开展施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岗位的职责。管理人员需要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该制度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保证其完善性、科学合理性,组织专业人员对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全面审核,对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质量管控重难点进行明确。另外,管理人员要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充分展现出管理制度的完善有效性,全面发挥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如,管理人员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进行不断的完善,包含对材料的选择、采购、储存等多个环节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对不同质量和规格的材料进行归类管理,同时派遣专业人员结合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管理,避免由于管理不当造成施工原材料出现过期、变质、质量不达标等现象,造成大量材料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项目的施工建设成本。

3.4 加强监管力度

项目建设的监管人员需要增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施工环节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保证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监管人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实效性,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严格管控,通过网络化管理平台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制定完善的监管体系,防止出现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和材料等各项资源的浪费现象,保证监管信息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实现理想的项目质量监管效果。如,某城市市政桥梁工程浇筑选用落地支架搭设方式开展施工工作,并将箱梁与地面的距离控制在72m,具有较大施工难度。施工企业选择的是400m预应力管柱,将其作为支架基础结构。引桥位置处于河滩附近,整个河滩面的标高为227.5m,箱梁底标高为234.15m~234.55m。因此,管理人员对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架体、模板、钢梁钢筋和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监管制度,对施工全过程实时监控,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4 结 语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质量问题和缺陷。因此,单位要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增强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技术水平,建设高素质、高质量的施工队伍,同时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