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021-03-31马伟文
尹 丽 杨 凯 马伟文
(1.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1 目前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增强,在现代化的施工中也逐渐应用了一些新的施工技术、手段和管理系统等,如BIM、Projet等现代施工管理软件已经逐步被应用到了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逐渐趋于信息化。职业技术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场所,必须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无法满足现有学生的学习和使用需求,因此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除此之外,在职业技术院校中也缺乏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够应用到实践施工中,没有体现出见习教学的有效性。
1.2 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
国内建筑行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而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不能够根据实时情况进行及时地更新,这也就导致了教学的有效性较低。例如,现阶段课程教学内容中,对于BIM施工动态模拟技术和装配式住宅等技术并没有进行详细地介绍和讲解,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这两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未来几年后也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学内容的滞后导致了教学与实际的脱轨,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实际,限制了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在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中,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对逐渐被淘汰的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如手工绘制横道图等,这些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建筑施工的需求。
1.3 缺乏实践性教学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基础设施尚未建设完全,对于教学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教学方式来看,施工类的课程在教学上仍然以传统的课程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结合图片等进行相关技术理论的教学,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虽然能够对施工技术产生理论上的认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在理论上的知识会与实际施工实践产生一定的出入,不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系统性的实践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施工技术实践能力。现阶段,在职业技术学院中尚未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性的教学环境,大部分学校都是先集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再组织学生集中进行短期实践教学,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的时间很短,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1.4 教师素质仍需提高
职业技术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跟教师的教学有直接关系。教师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自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专业教学的需求逐渐增加,导致部分院校中的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这将会对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产生影响。
1.5 考核方式较为传统
职业技术院校在考核方式上仍然较为单一和传统,采用以笔试为主的考核形式,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察,这就导致最终的考试成绩并不能够全面地反应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容易让学生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产生“重学轻用”的观念。
2 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相关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较为薄弱,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施工类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第一,职业技术院校应结合目前相关技术发展的现状,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购进相关的学习软件。例如,职业技术院校可以购买一些网络版的软件,并对学生宿舍的IP进行授权,以满足学生日常学习和使用的需求;第二,职业技术院校应进一步加强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满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要求。
2.2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大环境下,对于施工类课程的教学应及时结合现有的实际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的更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适当减少理论教学部分的内容,施工技术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实践经验的要求较高,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够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二方面是适当增加施工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增添一些与BIM技术相关的内容;第三方面是适当删除一些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适用的教学内容,如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等。除此之外,还应在教学中加入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让学生能够感性地对施工工艺进行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3 逐步完善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却并不完全是一门实践课程,也需要学生学习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还是应加强对实践方面的教学部分,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一大核心。首先,职业技术院校可以和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开展一些合作和交流活动,给学生创建一个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的场所,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职业技术院校应利用校内基建工程为学生提供在校内学习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进行施工技术的实践学习;最后,职业技术院校应逐步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注重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也注重对实践施工技术的教学,这也是施工技术教学的一个良好模式。
2.4 建立新型的教学团队
职业技术院校可以组织学校的教师定期去合作企业进行参观、交流和学习,并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除此之外,职业技术院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到学校中去进行讲解,并聘请技术人员与教师一起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建立新型的教学团体,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2.5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课程进行考核,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例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就使用了全新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闭卷考试转化为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全面的表示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例如针对某门基础课,学生最后的成绩计算方法: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30%+实践操作×15%+实践报告×5%,这样通过加权计算可以综合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实现科学赋分,让考核结果更加科学化。
3 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对教学方式和内容等进行及时地更新和改革,增强在施工技术课程中对于实践内容的教学部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