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的机制研究*

2021-03-31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砖瓦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院校智能

古 俊(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产业集群的趋势,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专业化的人才进入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来,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更应该以国家的人才培养为发展目标,通过建设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促进人才的培养。本项目研究将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探索集团化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的机制,希望能够促进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的发展。

1 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机制的基本特征

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研究,发现优质的专业群存在着以下的一些基本特征,因此也将其作为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机制的基本特征。

1.1 存在较强的联合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智能小区和专业群的建设就是将学校的某一个或多个教学资源丰富、办学能力强的专业作为核心的专业,也就是重点建设的专业,其中各个学科的培养目标和基本内涵存在较高的相似之处,学科基础也要相当。在智能小区和专业群的机制中,各个专业之间往往相似程度比较高,或许是技术领域,或许是工程对象。

如某一高职院校的智能小区和专业群设置中以机电为主要的专业,其机电专业的特色就非常明显。在相关的工作进行之前,学校的相关部门针对专业及其对应的行业岗位等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调查和研究,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与当地的一家企业进行了联合,在强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智能小区和专业群中的专业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培养,使得其能够更加适应行业的岗位需求。

1.2 存在明显的集体效应

智能小区和专业群中的一些专业很多都是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长期的经验积累下产生的,这些学科的基础非常牢固,拥有着更加稳固的教学资源,通过长时间的开发和建设,逐渐形成的一个专业大类。这些专业之间能够共同地进行培养,面向区域和企业进行发展,共同使用同样的实训基地和实践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部分的基础性课程是相似或者相同的,其在高校中也会是相同的教师来进行教学,因此,各个智能小区和专业群的专业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集体效应。

如某职业学院的专业建设就是上述的这种情况,其在学校成立之处就拟定了重点建设的专业,在之后的办学和教学过程中,重点专业不断地发展和建立起来,并且带动了相似的一些专业的共同发展,后来形成了有特色并且优势较强的专业群,专业群中的各个专业利用基本相同的教学资源,其在企业的实训基地也是能够通用的,甚至于一些专业之间还能够享受一样的教学团队,一起上课等,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是非常密切的,这也体现出了专业之间的集群效应。

1.3 存在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体系的发展也更加趋向于完善和成熟,这也带来了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也是因为这样,高职院校就需要以人力资源发展为重要的建设目标,为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提供专业化的高质素人才。

如湖南的某一所高职院校就是采用的以上的办学原则,这所学校虽然是一所全日制的民办高职院校,但其在成立之初就以为社会和企业输出高质量的专业性人才为宗旨,通过对当前产业过程中的人才需要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最后决定成立以理工科为主的学科建设,并且通过智能小区和专业群的建设来实现其人才培养的目标。

1.4 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教学资源,若是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过于分散的话,则会导致其在实训方面和师资方面需要更加多的人才的引入,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是具有更高的难度的。而设置相近的学科和智能小区与专业群机制就能够很好地整合教学和教育资源,实现对资源合力的发挥,从而使专业之间能够实现互助发展。通过智能小区与专业群建设,则能够从实训资源和师资资源方面进行资源的合理化利用,通过提升实训室和实验室的利用率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长沙某一高职院校则主要建设财会类的专业,将相关的专业联合进行培养,打造智能小区与专业群的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一方面,通过企业的需求进行学院学科的建设,将职业标准纳入学生的培养模式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等;另一方面,则通过相似专业的联合培养,在学生的实践、实训和授课等方面都使用相同的教学设备和资源等,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的机制分析

2.1 专业群存在自组织性特征

从系统的演化过程来看,智能小区和专业群的演化和发展过程来看,其究竟是自发自我组织的过程还是受到特定的指令而发展的过程呢?若是将这个专业群组织当作是一个系统来看,西方人更倾向于将其认定为是特定的指令推动的结果,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曾提出“第一推力”理论等。而中国的相关理论则与之相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一个自然演化的一种理论。而从科学的证据来看,我们所处的自然界实际上是一个从简单到负责、从低级向高级的自我组织的过程,因此,对于智能小区和服务专业群来说,更倾向于将其认定为自组织性发展的结果。

从系统的自组织原理来看,一些学者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一个组织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运动等,也是自组织的发展运动过程,社会的各个系统的具体发展过程,大多数也都是自组织性的发展过程,因此很多人将智能小区和专业群的发展也当成是自组织的发展过程。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可以说是一项客观的现象,其处于自发地运动、组织和发展过程之中。

综上可知,智能小区和专业群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社会系统,其必然也是自发组织的过程。智能小区和专业群的建设也应该要走向自发性的组织才能实现长期的发展,但对于其发展来说又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需要系统内部的因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才能健康发展。

2.2 专业群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都是渐进式的过程。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一般认为会经历初期、发展、发展高级、渐变和质变这五个阶段,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组织结构方式是不同的。而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发展和变化过程,这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而组织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力,一个方面的作用力是外部的作用力,另一方面是内部的作用力,智能小区和专业群的发展过程来源于外部动力机制的支持。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也就是说要建设一批具有专业发展特色、办学条件优良、产学合作密切、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的高职院校和智能小区与专业群。这个阶段已经是专业群的发展阶段了,早在2006年国家就提出了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计划,并且为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的建设带来了比较强的外部力量。其一是政策的引导,其二是资金的支持,其三是对职业院校发展的规划。

原本的专业群发展更多体现的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学科进行联合办学形成的专业群,但在国家的支持下,则变为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育和发展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体现出了专业群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

2.3 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整合

高职院校的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是教学资源整合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整合值的就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智能小区和专业群中的各项有利的教学资源的吸收、整合、管理和不断优化的过程。高职院校的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中的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个部分: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等。

高职院校在信息资源方面通过建设教学的共享资源库等,跨专业甚至是跨学校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在人力资源方面,高职院校积极地进行校企合作,将企业的专业人员和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团队共同纳入到了师资力量中来;在硬件资源方面,不仅实现了院校内部的资源整合,通过建设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实现专业之间的硬件资源共享,还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部分硬件资源纳入教学的硬件资源中来,实现了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机制具备了较强的联合性、集体效应、市场适应性和资源合理运用等特征,系统内部的运行具备自发组织性,专业群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利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双高计划”,积极投入到智能小区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建设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院校智能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