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2021-03-31吴宇航
吴宇航 宋 朝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重庆 400000)
1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1 高支模施工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泛指,在建筑工程中搭设高度超过8m、跨度在18m 及以上的模板,或是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m2、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的模板,可将其作为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具体技术措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随着楼层数量的增多、以及建筑结构高度的提升,对模板安装质量、规格尺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施工背景下,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展露出了广阔应用前景。
1.2 方案设计
高支模施工技术涉及诸多施工领域,且多数工程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应组织开展施工现场勘察工作,根据勘察报告与已知工程信息来科学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
1.2.1 材料选择
常用高支模分为胶合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类型,不同类型模板的采购价格、承载性能、自重量存在明显差异。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类型的模板。以胶合板为例,由竹片、木单板等材料复合制成,具有表面光滑、耐磨性强、耐久可靠、板缝少的优势,使用胶合模板时,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同时,还需明确材料的性能指标与规格,如门字架、对拉螺栓、木方、钢管等材料的规格尺寸。
1.2.2 数值计算
为保证搭设高支模板可以满足施工需求,预防模板结构变形、混凝土漏浆等施工问题的出现,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工程情况准确计算各项施工数值。以模板承载力计算为例,在已知工程信息上,导入特定计算公式,将静荷载与动荷载数值相加,乘以安全系数,即可获取施工荷载值,根据荷载值计算出高支模板的承载力。同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量、高支模板使用损耗量、周转次数等因素,适当上调高支模板极限承载力,预留出一定空间。
1.2.3 支撑结构设计
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当高支模板承受混凝土冲击力或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时,易出现模板倾斜失稳问题。需要搭设配套的支撑结构,可选择设置门式钢管支撑架,将龙骨、立杆作为受力杆件,或是采取扣接方式搭设剪刀撑。
1.3 高支模安装
在高支模安装环节,需提前开展施工测量作业。测量人员对梁线位置、水平控制线、框架核心线等位置进行标记,将位置偏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同时,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定期对模板位置、垂直度进行测量校正;施工人员参照设计图纸、按特定顺序对高支模、支撑结构进行安装,禁止私自篡改支模顺序;对模板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如模板结构稳固性、与支撑架连接情况;对模板拼缝进行处理,填充海绵胶条等密封材料;清除模板表面、内壁附着灰尘与积水,在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此外,在安装不同部位高支模板时,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要点,具体如下:
在安装柱模板时,重点对对角线、柱箍安装情况、模板垂直度、长度差等参数进行测量校正。配置18mm厚胶合模板即可满足柱模板施工需求。要求所支设高支模板与建筑柱体构件二者规格尺寸相同,在梁柱构件接头区域中对高支模板采取开槽处理措施,对梁柱模板接口处进行密实处理。
在安装梁模板时,严格遵循特定施工顺序,依次开展支撑架搭设、柱头高支模板安装、铺设底部板材、拉线找平、封侧模板等作业。随后,对所安装梁模板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确定模板位置等。参数与技术方案符合,大小龙骨骨架跨距、支架立柱跨距二者相同后,方可完成梁模板安装作业。
1.4 高支模检查
在高支模安装完毕后,为保证后续模板施工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需要开展全面性的模板检查工作,标记、处理所存在问题,具体检查内容为:对模板中各处构件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检查高支模板表面平整性与结构稳固性、检查各处立杆是否处于落地状态、检查并清除模板内分布的杂物、检查支架间契合度。在高支模板检查通过或是所发现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后,再将高支模板投入使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
1.5 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环节,提前开展试浇筑作业,根据施工情况对混凝土浇筑速度、浇筑高度等参数进行调整,避免高支模板承受过大荷载出现变形倾斜问题或是预埋件移位。同时,开展施工监测作业,重点对模板结构情况、位移量、垂直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当出现异常问题后,停止混凝土浇筑,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将高支模板中心区域作为混凝土浇筑起始点,逐渐向四周进行延伸浇筑;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避免形成施工缝;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控制振捣棒与预埋件及高支模板内壁的安全间隔距离,如若振捣棒插入深度过大或是振捣力度过大,有可能出现模板变形、预埋件移位等施工问题;在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冒出后,再结束振捣作业,确保不会出现混凝土麻面、内部孔隙问题。
1.6 高支模拆除
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定期对混凝土试块强度进行检测,在试块强度达到相应标准后,再开展拆模作业;明确高支模板拆模顺序,优先对非承重部位模板进行拆除、先拆除后安装的模板构件。在模板拆除完毕后,再拆除配套支撑结构;对高支模板拆模过程、情况进行记录备份;将所拆卸模板进行分类管理,清除模板表面残留浮浆,在后续施工中循环使用模板板材与各类构件。
2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 高支模设计方案审核与专家论证
现阶段,由于高支模板的高度、跨度较大,加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偶尔出现模板倾斜失稳、滑塌等工程事故。在高支模施工准备环节,需要将所制定高支模设计方案提交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方案论证工作。专家团队根据工程情况、方案内容提出修改意见,施工企业根据汇总意见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深化设计。待方案审核通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再开展后续施工活动。同时,还应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对缺项漏项问题进行解决,保证技术方案得到全部落实。
2.2 材料管理
在部分建筑工程中,由于所使用工程材料良品率较低,部分材料性能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在实际施工中,偶尔出现高支模板倾斜失稳、模板变形、模板与混凝土粘连等问题,不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做好材料管理工作,筛除、更换劣质工程材料,满足工程施工需求。例如,在入场环节,对各批次工程材料的规格参数与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如板材是否霉变、螺栓等配件是否存在裂纹等质量缺陷。审核相关资料文件、随机抽取少量材料进行检测。将工程材料分类管理,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中进行贮存,或是在材料表面覆盖油毡,预防钢筋生锈、木模板霉变问题出现。在高支模施工前,做好材料预处理工作,如钢筋除锈作业、清除模板表面毛刺。
2.3 加强人员培训力度
与传统模板技术相比,高支模施工技术体系较为复杂,涉及诸多理论知识,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要求。目前来看,在多数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施工人员专业培训不足的问题,未得到系统性、全面性培训,没有全面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内容与各项操作要点。在工程实际施工中,出现违章操作、操作错误问题,导致高支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例如,在拆模环节,由于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有限,很难根据现场情况准确计算上层支撑架荷载重力,模板拆卸施工步骤不合理,没有做到对荷载的平稳下移。所以,企业应加强人员专业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将高支模施工技术体系、理论知识、同类工程施工情况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同时,定期开展人员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评估培训效果、调整培训内容。在实际施工中,开展现场旁站监理工作,监理人员既可以实时监管施工过程、及时处理突发问题,还可向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2.4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高支模工程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偶尔出现模板倾斜失稳、滑塌等工程事故。虽然在方案制定、审核环节通过专家论证可以降低各类工程事故的出现率,但却无法彻底消除施工风险与不确定因素。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目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应及早构建起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预防各项问题出现,具体措施包括:在施工准备环节,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从业资质、专业素养进行考核,开展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工程参建人员具备一定素养与施工技能;要求施工人员遵循相关规范穿戴各类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服。同时,储备一定数量的安全防护装备作为备品,定期对磨损老化严重的防护设备进行更换;在恶劣气候下,禁止开展高支模施工活动,对高支模板采取加固防护措施;组建专职安全团队,定期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巡查,如检查高支模板固定情况、螺栓等配件紧固程度;同步开展施工监测作业,当检测到高支模板位移量过大或是出现结构变形等问题时,技术人员快速分析问题产生原因、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必要情况下组织人员设备退场。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切实满足工程施工需求,提供良好施工条件。企业必须明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标准,提高技术应用力度,有效把握工艺要点及技术质量控制关键,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做到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发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