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干栏木构建筑技艺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1-03-31张欣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0
张欣(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0)
壮族传统干栏木构建筑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干栏建筑的梁柱、枋橼及瓦石都是当地民族特色的重要符号,将生态文化与产业经济及永续发展等理念融入壮族传统干栏木构建筑技艺的传承发展研究中,更利于加速技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为传承干栏建筑历史文脉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干栏民居建筑在空间形态与构筑形态上的生态特性,寻求传统民居建筑永续发展的道路,应当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特色与价值的探索力度,将其与科技及自然等领域融合发展,不断传承干栏建筑历史文脉,并促进经济增长。
1 干栏木构建筑的特点
干栏木构建筑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石料、木材及泥土等,在材料方面具有简单、丰富及低廉等特征,可降低房屋建造的成本。干栏建筑迎合当地的地势特征,通常依坡而建并隐匿谷底,形成了独具当地民族特色的村落风景。从干栏木构建筑技艺入手分析,灵活运用了拉力及杠杆等原理,利用叉柱造技术与榫卯技术等木构技术,形成了井干式、抬梁式及穿斗式等建筑艺术。虽然取材简单且木材长短不规则,但构造的房屋建筑相对稳固,充分反映了木构建筑艺术的高超性。干栏建筑的脚架高,适合当地的多虫与多雨潮湿等环境特征。干栏建筑通常分为上层、中层及阁楼等部分,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不同,干栏建筑通常以木质构架为主,由正立面木墙石柱面和三面木骨泥墙围合而成,外形具有鲜明的质朴与古拙等民族标识。干栏木构建筑技艺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特征、建筑技术和材料等要素的影响。根据干栏建筑的空间特色与基本型制,可有效研究其景观艺术形象、群组空间形态及建筑营构形式等要素,对现代建筑的特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参照等作用。
2 壮族传统干栏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
作为壮族社会体系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壮族传统干栏建筑也是壮族社会的文化标志符号与维持社会发展的纽带。壮族传统干栏建筑营造技艺的产生,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等不无关系,更是当地人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的象征,是当地人民智慧与勇气的结晶。保护干栏木构建筑与木构技艺,是丰富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及增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工作。
2.1 非物质文化保护
干栏建筑技艺是当地典型的非物质文化代表,根植于传统的社会土壤,以活态的文化形式呈现当地文明,并以师徒等方式传承。因此,代表性传承人承担起了技艺保护传承的重担。要想完善传承机制与体系,还需建立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管理及保障等机制,实现技艺发展的秩序性与系统性。从认定机制入手分析,及时明确认定的程序、原则及标准,通常采取分类申报与统一评审等方法进行认定。通过资料收集与搜集民众意见等措施,根据代表作品的影响力,择优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建立各级木构技艺的名录体系,通过表彰奖励与授予称号等方式,提高其传承技艺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传承人的档案等资料数据库,根据传承的计划与目标,合理开展技艺传承、技艺交流及作品展示等活动。完善定期审核制度,量化考评传承人的传习工作成效及社会影响等,落实奖励传习活动效果佳的传承人,提供申报高级荣誉称号的机会。对不履行条款规定或无故不作为的传承人,采取取消传承人资格等措施。完善保障机制,对传承人施行政策上的关爱与支持,通过低息贷款、减免税收及加强宣传等措施,提高行业的社会表现力及影响力。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与技艺传承基地等措施,引导传承人带徒授艺。通过打造网络平台的方式,推动传承工作与时俱进。
2.2 物质文化保护
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与精神,对壮族地区传统村落及其干栏建筑群建立层次化的保护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第一类是文物级建筑,针对古壮寨中的百年老屋等典型代表的传统建筑,严格明确保护要求,采取保护、抢救及管理等措施,尽可能地维持其真实性等特征。第二类是壮族传统干栏木构建筑群,本着成片完整保存的原则,充分考虑民居建筑群与村巷形态及村落环境空间和古树名木等综合要素的群体价值,对保护区内的建筑处理,如拆建与新建等规划,需征得相关部门的同意批准,新建需本着符合原片区风貌特征的原则进行。建筑保护中的外观不做改动,内部可适当进行调整更改。百年老屋通常按原状保存,用作博物馆或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不能轻易进行添建、损毁或改建等处理,文物级民居建筑的维护保养,需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政府出资修缮百年老屋,保持室内外空间的原真性,定期进行防潮与防腐等处理,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定期保养干栏民居,对于倾斜的干栏民居,通过垂直校正与架空层做立面维护等措施处理。针对传统干栏民居防水与防火性能差的情况,通常在干栏建筑的侧后方,用砖混结构砌筑空间,通过房屋结构的新旧嫁接,作卫生间与厨房等区域功能。通过混合结构的方式,解决建筑的防火与防水渗透及倾斜等问题。混合结构的砖混墙体,通过采取双飞粉刮白处理的措施,解决材料变黑引起的室内光线不足等问题。严格建立与执行防火安全保障方案,做好壮族传统村落的防火工作。任何保护措施都需遵循保护条例的原则进行,以切实提升建筑的环境质量。
3 壮族传统干栏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创新
3.1 引入科技力量
随着材料传统应用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的融合发展,需从传统材料的优点入手挖掘研究,通过传统材料的创新运用方法,将其嫁接在现代科技上,挖掘生土与木材等技术的潜能,赋予木构技术的时代气息,从而充分体现出干栏建筑的物质文化内涵与精神文化品质。在传统村落振兴建设的发展战略中,从科技手段入手探索干栏建筑的合理性营造技术,以逐步提升村落的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市场化检验的方式,考察其研究成果是否达到该区域的适宜性营建技术标准,多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推广当地居民认可并符合市场需求的营建技术方法。
3.2 丰富传承创新方式
在壮族传统干栏建筑的传承创新发展进程中,对各类型村落建筑采取差异化与针对性的传承创新措施,对纳入广西传统村落与中国传统村落等名录的壮族村落及建筑,传承任务以完整保护其历史风貌与传统格局为主,严格按照保护条例等规定要求,还原传统村落建设中已有的方盒子建筑等异化建筑,促使异化建筑与村落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本着原真性的原则,还原建筑的穿斗木构架等真实结构特征。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在建筑结构处理上,采取混合干栏结构的方式,拓展卫生间等功能区域。堂屋与卧室采用传统技艺营造,如砖混结构的外墙,用木材穿插拼接等传统方式营造,确保建筑整体外观协调。外观保证协调统一,内部空间环境可进行调整更新,利用现代科技,依据文物保护法或保护条例等规定,调整修正内部空间的防火、防水及采光或倾斜等问题,确保其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对于尚未纳入名录的村落,可采取大胆的传承创新手段,修缮保存相对完整的部分民居建筑,对异化建筑,征得居住者同意后,从经济性等原则入手,通过适宜性技术手段展开改善修建,保持壮族村寨建设的特色,留住乡村文化记忆。建筑的适宜性技术手段,主要从使用功能、外观形态及地方性材料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全面分析建筑的传承创新方法。迎合信息化的时代发展步伐,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壮族传统干栏建筑技艺保护与传承创新的宣传,弘扬壮族干栏民居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入社会力量推动壮族传统干栏建筑技艺实现可持续发展,广泛收集大众的意见与社会资源的支持,促使壮族传统干栏建筑技艺传承保护工作顺利展开。
3.3 发展特色旅游
壮族传统村落开展旅游的条件优越,包括喀斯特地形地貌与文物级的民居建筑等,挖掘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利于形成独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游客参观各种文化资源,可充分感受壮族传统村落的精神风貌及民族文化内涵,推动村落特色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协同发展,可拓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如龙胜龙脊古壮寨与龙脊梯田景区的融合,可依靠喀斯特地理特征与村落等人文景观吸引大批游客。通过自然与人文等资源的整合优化及高效利用,融合发展观光型与体验型等类型的旅游,更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实际上,壮族传统村落普遍存在脏、乱、差等现象,随处可见禽畜乱跑、圈舍乱搭及垃圾乱倒等问题。加强乡村规划,通过完善垃圾池、公共卫生间、排水排污系统和河岸景观带等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文明的传统村落。通过各项乡村规划措施,保护农村自然生态与壮族民居干栏文化特征,实现民居建筑室内外的环境质量持续改进,打造符合当代健康生活需求的村落。注重乡土味道与农村特点的挖掘保留,还原乡村的环境与建筑风貌,突出乡村的地域性特点,满足旅游发展与收入名录村落建设标准等要求,以夯实壮族传统干栏建筑技艺升级发展的保障基础。
4 结语
加强对壮族传统干栏建筑技艺的保护传承,对完善建筑文化体系与增进文化的丰富性等有着积极意义。在传承保护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走旅游、收入名录及科技创新等发展道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摒弃传统大拆大建的方式及理念,避免出现文化迷失等问题,保留村落的民居建筑与环境风貌,不断发展有民族特色与地域性特点的美丽乡村。